APP下载

浅谈注意规律在一年级新生教学中的运用

2015-05-22张廷辰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2期
关键词:一年级运用

张廷辰

【摘要】小学一年级新生的课堂常常给人“乱哄哄”的感觉。如何使一年级的课堂做到乱而有序,使学生在“乱”中主动的参与、积极的思维、踊跃的发言?关键在于教学中要利用一年级儿童的注意特点,把注意规律充分的运用于组织教学中。一年级学生无意注意占优,所以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特点组织教学,如运用直观形象的刺激使学生进入无意注意学习状态;运用活动、变化的刺激使学生进入无意注意学习状态等。另外,一年级学生的有意注意也在发展,所以教学中要合理利用儿童的注意品质明确学习的目的要求、加强学习目的性教学以及加强常规性训练等。

【关键词】注意规律 一年级 运用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016-02

走进一年级的课堂,很多课给人的感觉都是“乱哄哄”的。但“乱”却给人截然不同的两种感受。一种“乱”是学生从一开始上课就无目的的乱动,或参与教学活动时一会儿也不能坚持,具体表现为:自个儿玩耍的、专注于自己某项活动的、东张西望的、互相说话的、相互打闹的、大喊乱叫的、做鬼脸的、吃手指的、无所事事的、若有所思的、甚至于爬在桌子上、蹲到凳子上的。这种乱给人明显的感觉是无序而混乱。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没有体现出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学生在随心所欲中也无法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有的只是玩闹的“自由”与“乐趣”。而另外一种“乱”则是:学生积极的参与、踊跃的发言、思维的碰撞以及兴高采烈时的“手舞足蹈”和“得意忘形”。这种课给人的感觉是师生互动下儿童天性的释放,是儿童学习快乐的自我张扬。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呢?归根结底是课任教师是否很好的利用了一年级儿童注意的特点,把注意规律充分的运用在组织教学中。

一、一年级学生无意注意占优,所以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无意注意的特点组织教学

一年级学生由于神经系统活动的内抑制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因此无意注意在他们的生活中仍起重要作用,学习中他们容易被一些“无意注意”的因素所吸引,所以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个特点,把他们的注意力“无意”的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

要利用无意注意,我们就要根据能引起无意注意的主客观因素,在教材处理和教学方式方法上下功夫。容易引起无意注意的刺激往往是直观形象的、活动变化的、新颖奇异的、对比强烈的和能调动学生情绪和兴趣的,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就要充分利用好这些刺激,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

1.运用直观形象的刺激使学生进入无意注意状态

刚入学的一年级儿童具体形象思维占很大优势。直观形象的事物,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所以教学中首先要尽可能使教学内容直观现象化,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直观形象化除了教学用具等具体物的直观形象化外,师生的言语直观及形体直观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言语直观主要指教学活动时师生赋予具体教学内容以形象化的语言,学生不同的形(神)态和举止也在向教师传递一些信息,是兴奋、投入,疲惫、厌烦,还是疑惑、无助,教师应及时捕捉学生的这些情绪变化,并根据变化及时调整教学活动。

2.运用活动、变化的刺激使学生进入无意注意状态

一年级教材注重课程的活动化,即课程以活动化方式呈现给学生,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态度情感的培养都是在活动中完成。所以,教师要结合教材,丰富教材活动方式,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基础上,把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但活动时一定要注意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要充分的体现课程的“三维”目标。

变化的刺激包括教学方式的变化、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教学组织手段的变化和言语呈现方式的变化等。

(1)教学方式的变化。教学方式的变化包括教学方法的变化和教学情境的变化。教学情境的变化即教师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设置适宜学生学习的情境,用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设置的情境可以是故事、问题、表演、模拟,也可以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根据“生成”自然设置。

(2)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强调集体教学,新课程下,即使是一年级也应该尝试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形式组织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学会自我约束和互相帮助。

(3)教学组织手段的变化。教学组织手段的变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尽可能的运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教具组织教学,二是指在组织教学过程中,组织教学的形式和手段应该多样化,如学生坐不住了,不能总用“看谁能向我这样坐(教师示范)……”,鼓励学生时也不能总用“棒、棒、棒,你真棒……”,而是应该用多种变化来组织教学:用律动的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消除注意的分散或暂时的疲劳、用儿歌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其集中注意、用慷慨的激励性评价及时鼓励学生、用形体语言的恰当表现给学生以积极暗示、也可以用有意注意的方式加以强调和要求。切忌组织教学简单重复、或对儿童的各种行为表现熟视无睹。

(4)言语呈现方式的变化。言语呈现方式的变化主要指教师在教学活动时语言的亲切动人、平和感染和富于童化以及语调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和富有情感。

无意注意可以为教学服务,但也可以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在运用无意注意为教学服务的同时,我们也要防止或消除无意注意刺激因呈现不当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二、一年级学生有意注意在发展,所以必须加强学习目的性教学

学习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学习材料、学习过程不可能都是儿童感兴趣的,通过形象直观、活动变化等方式吸引儿童的无意注意一方面不可能不断的运用,长久维持儿童的注意,另一方面,我们教育的主要目的还是要培养儿童的自制能力和克服困难的坚持性,所以,一年级教师的首要任务还是要根据教育教学的目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

1.明确学习的目的要求

一年级儿童有意注意的能力较差,不善于强迫或有意识的去注意一件事,常常要靠老师引导。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对学生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怎么听、怎么看、怎么做告诉学生,使学生自觉的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师所要求的教学活动上。

2.加强常规训练

一年级学生常规训练的内容很多。几乎学校的所有要求都是他们常规训练的内容。但课堂中学习常规的训练是最基本的训练。学习常规的训练主要包括:(1)制定行为规范。结合教师的实际和对学生的了解制定切实可行的行为规范。如每节课上课前必须准备好学习用具,把书本、学具等放在指定的位置上。上课时跟着老师的要求进行活动等。(2)严格要求。(3)注意方式方法。如在各种鼓励和激励中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而不是强迫和批评。(4)做到持之以恒。一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日积月累持之以恒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所以切忌急躁。(5)形成“动力定型”,即从儿童入学开始时就严格要求使其“习惯化”。如我们在某一小学听课时发现,刚入学不久的一年级小学生有问题时自觉举手,回答问题时自然从课桌旁出列发言。(6)形成良好班风。在各种要求和习惯化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班风,使学习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在良好班风或班级群体舆论压力下自然消失。

运用有意注意教学时还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如特别多动的孩子,入学年龄较小的孩子应给予不同的要求。

三、合理利用注意品质

注意品质包括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一年级儿童注意的范围比较狭窄,往往注意了这个忘了那个(或无法顾及那个),所以教学时涉及的注意范围一定要少,要让儿童都能够注意到。如看图说话学拼音,出示一幅图后,应该指导学生有目的、有重点、有顺序的观察,而不是让学生笼统的去看,笼统的看,只能是主次不明,不能突出教学的重点,即“学拼音”学哪个?注意的稳定性就是在一定时间内把注意集中在某一事物或活动上。一年级儿童注意的稳定性一般在10~15分钟,所以教学时要防止单调刺激引起学生学习的疲劳,要通过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不断转换调控学生,使学生把注意力始终保持在学习内容上。一年级的儿童还不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往往表现为不能同时注意学习的任务和自己的行为。如老师要求他写字或看书要坐直时,他一集中写字,就不再注意坐的姿势了。一年级儿童注意的转移性也较差,往往一项活动在兴头上时,很难转移到另外一项活动上,所以,对于一年级儿童注意的合理分配和转移,重在经常化的训练。

从以上所谈我们可以看出无序而乱哄哄的课堂,既没有加强对学生有意注意的教育,也没有在教学活动中合理利用无意注意的刺激。相反,学生全身心投入“活动”的课堂则充分利用了一年级儿童注意的特点,并在教学中很好的运用了注意的规律。

猜你喜欢

一年级运用
《一年级》看片花成毅回应公司发通稿过度宣传
幽默、缓慢、有趣
一年级数量关系有效教学策略的探讨
原创校园纪实节目《一年级·大学季》特色分析及发展趋势
看偶像养成类真人秀 如何养成“叙事文本”
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应对方案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