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与父母相处的行为困扰因素调查

2015-05-22王威贤李荣遥

智富时代 2015年3期
关键词:父母大学生

王威贤 李荣遥

【摘 要】目的:了解大学生与父母相处的行为困扰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方法:应用《大学生与父母关系状况诊断量表》对石家庄学院60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21.7%的大学生在与父母相处中存在中等或仅个别问题困扰;78.3%的大学生在与父母相处中存在轻微困扰;不存在有严重困扰的群体。其中,父母对子女期望太高、家里为钱发愁、父母把子女当小孩看待、父母啰嗦等4项入选率最高。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存在显著差异(p<0.05),独生子女与父母相处相对更和谐。

【关键词】大学生;父母;行为困扰

一、引言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备受关注,大学生中受心理问题困扰的群体呈增长趋势,家庭是个体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生活环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相关研究显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主要有:父母抚养方式、亲子沟通、家庭的社会生活背景三个方面。其中“亲子沟通”这一因素逐渐受到重视。本研究试图了解大学生与父母的沟通状况,以及干扰亲子沟通的因素,以期为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新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石家庄学院教育系的60名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

(二)研究工具

《大学生与父母关系状况诊断量表》该问卷共20个项目。答是得1分,否得0分,总分越高者与父母相处行为困扰越大。

(三)数理统计

采用试笔测验,团体施测,所有回收的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处理。

三、结果

(一)大学生与父母相处困扰程度分布

对大学生与父母相处行为困扰程度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见表1::

(二)不同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将不同性别、年级、来源、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困扰总分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见表2:

由表2可见:性别、来源、年级三个变量的两个水平在总分上无显著差异。而在是否独生这一变量上差异显著(p<0.05),非独生子女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

(三)大学生与父母相处困扰的典型行为

被试在各个项目的选择率显示,被试认为自己最相符的内容涉及到2、 4、19和5;被试认为与自己最不相符的内容涉及14、18、3、8、9。这些表明大学生与父母相处的行为困扰因素主要有父母期望过高、家里经济状况、渴望成长等方面。

四、讨论

从结果可知,第一:大学生与父母相处中不存在严重困扰,大部分学生与父母相处存在轻微困扰,可见随着时代的变革,人们的教育理念在不断更新,当代的学生家长开始重视亲子沟通问题,双方开始站在理性的角度相互包容和理解,大部分亲子之间能够避免一些严重的相处困扰问题。第二:独生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亲子沟通较非独生子女更好一些。这可能是由于他们在家庭中得到的关爱比非独生子女要多。在中国特定的家族文化因素影响下,往往出现父母在养育孩子期间对独生子女的高度供给。由于非独生子女无法得到父母全部的爱,父母也可能偏向其中一个,在这种状况下亲子沟通易出现问题。第三:半数以上的被试认为父母对自己抱有过高的期望。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依然存在,特别是贫困家庭中的大学生,父母将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给孩子增加了压力。而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毕业即失业,面对现实的激烈竞争,父母的高期望便成为影响亲子沟通的重要因素。第四:大学生独立意识的增强是与父母冲突的最大影响因素。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快速发展,独立意识和独立性逐渐增强,他们的亲情的理解也随之变化,即由完全依赖亲人,认同亲人的经济支持逐渐向追求自立自强转变。但到目前为止,大学生的个人教育及生活费用的支出大部分仍来自于家庭。因此在亲情关系上对支持自己上大学的亲人产生了负债感,调查中也有超过半数的被试选了“家里常为钱发愁”这一项,有可能是本次调查中的被试大多来自于农村,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好的结果。但依笔者看来,更主要的是大学生本身强烈的独立意识与经济上的依赖构成的矛盾所至。

五、建议

对于父母来讲,一方面要多倾听、少唠叨。父母应当尊重大学生子女的主体地位,了解他们各时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真正的需求,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更新教育理念,采取科学的教育手段与孩子相处。例如可以通应用微信、qq等网络途径了解和观察孩子的心理状态,适时留言给予关心。另一方面要多放手、少代办。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有一定的封闭性和反叛心理,父母应该适当放手以留给孩子独立思考和行动的时间。

对于大学生来说,一方面要多理解、多尊重父母。子女对父母的理解是促进亲子关系良性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条件。大学生应该意识到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多重代际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在价值观、文化程度、生活环境等一系列因素上,因此不能要求父母完全理解和支持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另一方面要多交流、多分享。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亲子双方沟通的结果。大学生要有意识的主动增进与父母的交流沟通,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以及对事物的看法,能与父母求同存异。

【参考文献】

[1]熊维娜,邵二辉.农村大学生代际沟通的阻碍探析[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4.9(3).

[2]温义媛,曾建国.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人格及心理健康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10(2).

[3]何亚凤.大学生亲子关系与教育研究[M].安徽农业大学.2012,05.

[4]雷静辉.浅析亲子关系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 (3).

[5]唐利平,风笑天.青少年亲子关系研究现状与评价[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2).

[6]王楠.现代青少年亲子关系产生冲突的原因及解决策略[J].时代教育,2009,1,33.

猜你喜欢

父母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去除“父母”的身份,他们是怎样的人
浅谈幼儿英语学习中父母的参与
年过六旬再做“父母”,不幸孩子串起8000人的家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