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
2015-05-22范佳佳
范佳佳
【摘 要】本文根据对地方师范类大学生、教育用人单位的访谈以及对师范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分析,对受教育政策影响较大、就业观念传统、就业技能单一的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类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就业能力以及该如何提升其就业能力,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师范类;大学生;就业能力
位于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系中第三层次的各地师范学院、具有教师教育的新建地方本科综合性院校,曾为各地方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优秀教师。随着基础教育生源的减少,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实行和教师资格认证机制的变革,教师行业的准入专业的限制被打破,教师不再是师范生专属职业。原本就业较为困难的师范生在新政策的冲击下,又要面对新的问题。此外,在计划生育政策作用下,人口出生率低,入学人数下降,地方师范生就业的主要市场—地方基层教育机构出现合并、撤办等现象,为地方师范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又增加了困难。
中国高校通用就业能力研究团队对2014年用人单位校园招聘真实考试数据及国内高校毕业生中的求职群体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大学生通用就业能力仍有待加强”。地方高校师范类大学生,在中国大学毕业生中是个特殊的群体。其所修专业属于教育方向,高校培养目标比较明确,即到各级各类学校或教育机构从事教学管理工作,是未来教师的预备者。针对师范生就业困难的现象,有学者认为师范生就业困难的问题主要是就业技能单一、择业观念趋同、受制于政策变化等。
因此,研究地方高校师范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结构及培养策略,对于促进地方师范类大学生成功就业有着积极的实践意义。
一、地方高师院校及高师院校师范类大学生特点
(一)地方高师院校
地方高师院校一般为公办二本院校,生源主要是本省各地级市、州的高考生,毕业生就业主要是区域核心城市之外的中小城市以及农村乡镇的学校。
地方高师院校多为当地地方办学时间较长的教育学院、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合并而成,具有悠久的师范生培养历史,但是师范生的培养思路和方法较为传统。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凸显,免费师范生以及省属重点师范院校师范生就业选择的基层转移,地方高师院校开始削减师范生招收规模,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从单一的师范类专业向多学科、综合化发展。师范类专业在地方高师院校开始边缘化、冷门化。
(二)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类大学生特点
(1)生源质量较低。根据学生反映,选择地方高师院校是因为报考省重点师范院校不成功而选择地方师范类院校。地方高师院校的大学生生源质量低于省重点师范学院。
(2)就业目标明确。根据本文研究者对地方师范院校招生数据分析,地方师范院校师范类学生农村生源占整个专业生源的60%以上,其次为小城镇生源,中等城市和大城市生源较少。农村生源和小城镇生源学生选择师范类专业的动机比较明确,即为了获得教师这一既稳定又受人尊敬的职业。
(3)受制于政策导向,落实工作的时效性差。在教师认证机制的变革和“凡进必考”招聘制度下,地方师范类专业学生进入公办教育机构及教育管理机构的唯一途径就是“公招考试”。因此,各地方基础教育单位的招聘人数、招聘岗位、招聘时间、考核方式变动,对地方师范生的影响较大。
(4)就业技能单一。据地方教育用人单位的回馈,地方师范类毕业生相较于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省属重点院校毕业生就业技能单一,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只会教语文,朗诵课、诗词欣赏课就有点棘手,不太适应素质教育课堂的需要。
二、就业能力内涵及师范生就业能力结构
就业能力,是由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于1909年首先提出,他认为就业力即“可雇用性”,是指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知识、培养综合素质而具备的获得工作机会,并在工作中持续发展的能力。就业能力不单指在就业市场获取工作的能力,还包括在工作中适应工作、维持工作的能力和发挥自己的才智在工作中有所贡献、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
师范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和普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要求不同。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就业市场的变化、地方师范专业特点和地方基层教育单位用人要求,本文认为地方师范生就业能力应该包括职业通用能力、教师职业技能。
职业通用能力是获取职业的基础,包括基础工作能力和求职能力。基础工作能力,即就业者从事任何一种职业的基本能力要求,是用人单位用以判断其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否称职。根据本文作者对多家学校招聘负责人的访谈得知,在现代技术教育条件下,作为老师应该具备的基本工作能力包括: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互联网多媒体使用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个人适应能力、职业期待和最优化能力。
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是就业者对书面文字、口语的理解、表达和运用能力。语言是知识信息的载体,人类知识信息的传递文字语言与声音语言承担了重要的作用。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要借助于规范、标准的职业语言传播。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的强弱、词汇量的多少、情感的充沛与否都对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影响到学生自身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的培养。
多媒体使用能力,即利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获取信息、传播信息和使用多媒体设备辅助课堂教学的能力。利用互联网进行搜寻信息、传播信息已经现代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在现代课堂教学中,基于电脑互联网技术的多媒体设备改变了传统教学单一呈现方式,出现图像、声音、三维动画等多种途径呈现知识,实现了知识理解与体验的结合。
沟通与合作能力,是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是能建立和利用人际网络开展工作,在工作中能够利用各种沟通技能协调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利益关系等。当今,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已成为职场生存的必备能力之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要求,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作为教师必须具备了较强的沟通与合作能力,才能引导学生,教育学生。
个人适应能力,指能够在工作和组织之间灵活转移,适应就业市场各种改变的能力。适应能力强的个人,会把改变看作挑战,会主动地通过努力改善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环境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职业期待和最优化能力,是劳动者对某项职业的向往,并主动以个性化、创造性的方式为实现期待而努力。即,地方高校师范生向往教师职业,为实现职业理想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必备的职业技能。
求职能力,指获取一项职业所需要的能力,主要是体现在大学生就职过程中能扬长避短,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良好素质,赢得用人单位的赞赏而获得录用的一种社会活动能力。求职力包括就业信息的获取能力、简历制作能力、面试应对能力、平衡能力、自信力。
教师职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教师或相关职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师范生取得教师或相关工作并能持续这项工作的基本能力。教师职业能力是教师从师任教的基本能力,是教师“传道授业”的基本载体,教师职业能力的强弱会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学成果的好坏。正如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董泽芳所说:“教师的专业发展既有赖于专业知识的充实和专业情意的培养,更有赖于专业技能的提高。”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综合型”教师的新要求,笔者认为,服务于现代基础教育的地方师范生必须具备以下职业能力:道德力、执教能力、人文艺术素养拓展能力、科研能力、职业理想的追求能力。
道德力。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道德,是一种“律”,能对个人行为产生较强的约束能力;道德也是一种“志”,能够纯净人的灵魂,引导人们追求至善至美。教师除了传播知识、技能,也是一项陶冶人之心灵的职业,从事这项职业要以学生为本,为人师表,师德为重,通过言传身教实现教学目的。
执教能力,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操作的技能,是教师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也是衡量教师执教水平的客观要素。⑨执教能力包括教师的备课能力、知识讲解能力、板书能力、课堂气氛调动能力、与学生互动能力等。
人文艺术素养拓展能力,即具备基本的人文艺术修养,能够使用艺术作品或方法陶冶学生的情操,开发学生的智力,丰富学生的感觉,促进学生精神品格的发展。
科研能力,指在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或创新。教育是为社会发展培养未来栋梁的工作。要搞好教育工作,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就必须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并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使教育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地方师范院校培养的师范生是未来地方基础教育工作者,面对的学生群体成长背景、智力开发程度、性格特点迥异,甚至还有“单独”家庭学生、“留守儿童”,要把他们培养成才,需要教师调动科学分析的能力,因材施教。
三、对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类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途径的思考
地方师范类大学生主要就业渠道是地方各级基础教育机构(公办、民办)、教育管理机构等。提升地方师范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地方教育市场需要的人才,是破解地方师范生就业难的关键。但是师范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作,需要学校、学生、教育主管机构、社会多方面合力共同努力。本文对于地方师范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从教学、学习、社会支持三个方面论述。
(一)教学方面
(1)根据教育市场的人才需求变化,设置就业能力培养及提升课程。学校要重视对地方教育机构人才需求,根据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增设或撤换课程。例如,针对地方师范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亟须提高问题,学校可以增设演讲课程。
(2)严格师范生培养标准,培养高质量的师范毕业生。各地方高师院校应该加强对各级师范生就业能力的测评,设置严格的奖惩制度,对于多次测评不合格的学生实行劝退、转换专业或引导其改变就业方向或就业期望。
(3)开设融合课程和分梯次开设基本技能提升课程。根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变单一的知识灌输为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内在情感体验,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要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地方高师院校就要加大人文素养课程与艺术素养课程的融合,科学课程与人文素养课程的融合,科学课程与艺术素养课程的融合,以此来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养。另一方面,地方高师院校可以根据学生人文艺术修养水平,分梯次开设形式多样的人文艺术选修课程。
(4)搭建各种平台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作为地方高师院校可以把就业能力的锻炼融合于课堂教学,创设教学情境、语言表达情境,要求学生参与,并给予及时的点评和指导。
(5)利用榜样的激励力量。邀请各地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到高校开讲座传授教学经验,或聘请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做地方师范高校的专职教学技能指导教师,对师范生职业技能的提高进行专业的指导。
(二)自我能力提升方面
能力的提升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具有教师职业倾向,具有教师职业倾向的学生,会主动以个性化、创造性的方式为实现职业期待而努力。对于教师职业倾向不明的学生,着重引导他们培养就业通用能力,以应对未来的职业改变。
针对于大学生,在学习中要学会使用一定的学习策略,这样有助于他们高效学习,并顺利达到预期的效果。(1)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要主动学习。主动查询教师职业就业信息,教育机构对教师职业要求的变化动态,结合自身的情况,主动地弥补不足的能力。(2)积极参与学校提供的锻炼项目。学生要学会体验式学习,参与到学校提供的各种教学情境模拟平台上,收获“做中学”或“赛中学”的学习效果。根据本文研究者对地方师范生访谈得知,在学校参加过师范技能大赛、演讲比赛等情境模拟项目的同学,就业单位对其的就业能力测评普遍较高。(3)提高向优秀者学习的能力。见贤思齐,通过虚心向优秀者学习,学习者也会变得优秀。
(三)社会支持方面
地方师范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和帮助。(1)地方主管教育机构要重视地方高师院校的就业能力提升问题,为地方师范生实习提供平台和支持。如,创设家教服务平台,为当地师范生与家教需求家庭搭建桥梁。(2)为高校就业能力培养指引方向和提供政策信息服务。帮助地方高校把握各地方教育机构人才需求变动的政策,从而有针对性的培养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3)出台政策,鼓励师范类大学生从事教育服务类行业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办教育服务类机构。
四、结语
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类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是个复杂、系统的工作,但是是解决地方高师院校解决师范类大学生结构性就业困难问题的关键。随着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凸显,地方高师院校在师范生招生培养方面的投入力度在逐年降低,师范类高校的培养特色也随之消失。但是,本文研究者认为,与其千篇一律地向综合型大学转变,不如加强对师范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使其成为自己的品牌特色。因此,地方师范高校师范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使用社会学研究中的定量研究方法,去分析影响地方师范生就业的其他能力要素。
【参考文献】
[1]通用就业力,你准备了哪些[DB/OL].光明网,2015.04.http://news.gmw.cn/2015-04/02/content_15266146.htm.
[2]宁攀. 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困惑及应对方略[J]. 工会论坛,2007(4):108-109.
[3]方德志,李斌. 新建地方综合性高校师范类专业边缘化趋势及其出路[J].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3(03): 56-60.
[4]ATA考试教育测评专家,网易教育. 2013中国高校通用就业力白皮书[DB/OL] . 2013-12-12. http://edu.163.com/special/2103employment/.
[5]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组编.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78.
[6]马敏,王坤庆. 变革中的教师教育:华中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1.
[7]肖春艳,主编. 当代核心价值与教学评价体系 2012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研讨会论文集[C].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47.
[8]高占祥,王青青. 道德力[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
[9]孟宪东,高东. 应用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