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村落烟雨中
2015-05-22王世隆甄丽娜倪蕾赵清
王世隆 甄丽娜 倪蕾 赵清
【摘 要】基于党和国家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要求,鉴于苏州历史源远流长,古村落资源丰富,却有部分未及时妥当处理,对苏州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刻不容缓。团队成员通过对当地居民的拜访,对前往游客的采访,以问卷、照片、拍摄等方式进行记录,真实呈现出古村落的过去和现在、居民的真实生活状态等。
【关键词】古村落;保护发展;和谐;吴文化
一、调研背景
(一)党和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政策
1.研究制定了古村落保护的政府规章。2005年6月,市政府公布实施了《苏州市古村落保护办法》
2.明确了政府在古村落保护中的主导作用。我市专门成立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管理委员会,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3.编制了古村落保护规划。组织开展了古村落和文物普查工作,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发现了一批有较高价值的古村落、古建筑。
4.组织实施了修复保护工程。为推动古村落和古建筑保护工作,苏州市财政连续两年每年下拨万元专项补助经费。
(二)苏州古村落的基本现状
苏州目前大约有18个古村落,其中有14个古村落被列为控制保护古村落。大多古村落中都保存着元、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古建筑,但由于其经济动力小,政府投入少以及其他自然和人为原因,这些古建大都处于危险状态。近年来,各级古村落保护已累计投入数亿元,其中,吴中区的陆巷、明月湾已率先完成了古村落的修复保护工程。然而,目前,古村落保护仍面临着资金等许多困境。一方面,部分古村落古建筑群保存完整、文化价值高,改造相对合理;另一方面,部分古村落无法满足现代化的功能需求,展示内容单薄,服务空间狭窄,发展情况不佳。
(三)苏州古村落存在的问题
1.保护力度不够
古村落保护主体不明确,自然损毁严重。由于对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不够,当地村民对历史建筑保护不够重视,对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利用好文化资源缺乏认识。古物破坏和流失问题严重。
2.政府投入经费缺乏
古村落投入不足,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资金的缺乏导致政府只能对一些重要的建筑进行修缮,其他大量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无法顾及。投资不足还造成了古村落的交通闭塞问题。另外,古建流转问题也较严重。古建大多是历史原因和继承关系取得,但涉及拆迁时如何处理古建无相应规定。
3.过度开发
古村落缺乏整体规划,保护开发水平低。古村落旁圈地开发,破坏生态资源,造成了环境污染。原始风貌所剩寥寥,商业气息过于浓重。开发形式存在盲目复制重建、风格形式单一、缺少历史文化特色。
4.利益分配不均
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缺乏社区参与,保护、开发的成本与利益未处理好,政府、投资商和村民之间的分配不合理,成本共担与利益共享存在问题。
二、调研目的
实现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苏州市政府也对苏州古村落保护和发展实施了相应的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望本次调查能够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对古村落的居民带来切身的利益,为他们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以促进居民对古建的保护和传承的热情;并呼吁人们一同保护吴文化,发展和传承中国文化。
三、调研结果分析
(一)调研结论
经过对陆巷、东村、明月湾、杨湾、堂里等古村落的调研,基于团队初定的调查方法和目的,大致归纳总结出了四个典型的例子。
首先,陆巷古村,它古建众多,发展充分,知名度高并且是苏州市重点文化保护和旅游单位。陆巷中的许多建筑都保有原汁原味且各种雕刻很是精美,文化价值极高。而且陆巷的民俗旅游产品是典型的“访问式”的深度游,中外游客们走进居家与作坊为一体(前店后坊)的“民俗家庭”,村民们还自发开设了20多家家庭式乡村旅店,接待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但是陆巷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就是经营管理水平低,不能适应市场化发展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加深,政府投入减少,市场化运作的成分提高,而陆巷旅游作为在“村级”层次发展起来的产业,在资金、人才、产品开发能力和营销能力、管理技术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弱势和不足产业规模发展慢、盈利模式设计不科学等也就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
明月湾从其在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角度来分析,也的确存在一些资源本身的客观原因。一是空间规模不大,旅游容时量小。游客滞留时间短,相关消费量也很少。二是建筑载体规模小,可用空间受到局限。村内所有的建筑基本上都属于平民化的民居建筑,建筑载体本身不存在丰度大的文化内涵,也无法承载其他内容较丰富的文化旅游主题。三是文化积淀深厚,但文化内涵、表现形式“旅游性”较差。
东村存在的问题也颇让人深思。一是旅游开发主题和主体的误区。现在东村的开发仅是把徐家祠堂、永安桥、东园公祠等大祠堂进行开发利用,而忽视了具有众多明清古宅的东村本身。二是消极保护和社区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老建筑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许多村民私自翻修、改变老民居,政府的保护也造成了与村民的矛盾,长此以往,村民看不到希望。三是产业要素不完整,旅游开发的社会效益不明显。杨湾这类较古村原风貌有较大改变的村子则亟需对相关历史文物进行博物馆式集中保护。
(二)苏州古村落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古村落既是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华文化瑰宝中一颗璀璨的明星,只有我们真正做到关注古村落,保护古村落文化,珍视中华文化,才能让古村落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建议因地制宜的开展保护和发展工作:
1.明月湾这类古村可以实行村民集体行为规范,实行居民旅游分红以减少其商业化程度;
2.东村就应在古村修复的同时重点解决其交通问题,方便的交通是游客前来参观的前提;
3.杨湾的修复难度高,不适合以上的旅游式开发,更适合收集有价值文物建设杨湾古村博物馆,展现其古建文化、风土人情及民风民俗,发展博物馆式保护。希望针对不同的古村采取更适合它们的保护和发展模式,使吴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1]王德刚.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北方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典型案例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3.
[2]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
[3]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苏州市古村落保护条例[Z].2013-11-29.
[4]沈庆年.苏州历史建筑文化丛书-古村遗韵:苏州市控制保护古村落寻踪[M].苏州:文汇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