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5-05-22方馨王敬

智富时代 2015年3期
关键词:跨境电商难题物流

方馨++王敬

【摘 要】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跨境电商得到迅速发展,同时带动了跨境物流行业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跨境电商及物流的发展仍存在一系列难题,本文针对跨境电商物流发展中面临的法律法规的健全、基础设施的建设、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跨境电商;物流;难题;对策

一、我国跨境电商发展对跨境电商物流的影响

作为物流产业中的一股新兴势力,跨境电商物流在近几年得益于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正以爆发式增长的态势跻身于物流行业的前列。据统计,2013年底我国从事跨境电商的企业数有20多万家。

图1可看出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例逐渐增大。此现象源于人们购物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在给跨境电商物流行业带来巨大市场前景的同时也使我国跨境电商物流企业面临了巨大挑战。

二、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发展面临的难题

(一)我国物流发展水平与跨境电商市场需求差距较大

跨境电商市场的快速发展,需要强大的物流系统与之相匹配,但我国从事跨境电商的企业还相对较少,如此大规模的购物需求量只依靠国际快递企业还远远满足不了需求,这也使得购物旺季所带来的爆仓及快件积压事件频发,有时配送周期长达30-60天,这一现象严重制约了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

(二)政府对跨境电商物流发展的扶持政策不完善

虽然我国针对跨境电商的发展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这些政策主要针对如何规范跨境电商市场的发展。例如,从事电子商务活动的企业和个人,均须在交易后向管理平台提交关于仓储、支付、交易及物流等信息。对从事跨境电商物流的企业并没有进行针对性的扶持政策,与发达国家良好的政策扶持还有较大的差距。

(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提高

由于涉及到跨越国境的仓储、运输、配送、计税等诸多环节,迫使跨境电商物流企业具备完善和高效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包裹运输过程中的高效性,便捷性,低成本性。我国跨境电商主要依靠的国际快递及邮政小包,而这些物流方式存在跨境运输时间长、成本高昂等现象,这与跨境电商高效节约发展的目的大相径庭。

(四)与国际信息化对接不畅

跨境电商物流的主要输送路径分为境内部分和境外部分两段。伴随国内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境内部分物流信息的查询较为顺畅,但境外部分由于语言以及条码标准的不匹配问题造成信息查询较为困难,这种信息的障碍性阻碍了国内外输送阶段对运输物品高效实时的信息跟踪。因此专业化的信息对接技术在跨境电商物流的发展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五)通关服务急需改进

通过跨境电商进行交易的物品多为小型物品,且品种较为丰富,采购的周期较短,多数以邮寄的方式进行运输。2012年海关总署为了规范邮寄方式,规定利用EMS清关派送物品的境外快递企业,不按进境邮寄物品办理清关。没有进出口经营权和报关单,致使在运输过程中产生损坏、产品本身存在质量问题以及与订单不符而进行退货处理的订单产品,却被作为进口商品来缴纳国税,无法享受退税的优惠政策,增加了跨境电商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使得入不敷出的企业退出跨境交易市场。

三、发展我国跨境电商物流的路径

(一)建立跨境电商物流环节战略联盟

对于跨境电商企业,采用自建物流的方式会严重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进行战略联盟是其优质的选择。诸多企业在国内外分别设立一个仓储中心,联盟企业在海外买家下订单后将包裹集中到国内仓储中心,统一向国外仓储中心进行运输,由海外配送中心根据收货人信息进行最终配送,这种“共同配送”的运输方式可以大大降低企业成本。

(二)健全跨境电商物流的政策支持

法律法规是约束跨境电商企业、消费者及其他市场参与者行为的有效保障,进而保证跨境电商物流市场的良性发展。海关总署、国税、检验检疫局应在政府的协调下制订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对相关跨境电商物流企业进行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对货物的通关出口检验时间予以缩短,必要时可给予一定程度的返税扶持,鼓励和吸引更多物流企业加入到跨境市场。

(三)加快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应通过引导跨境电商企业进行海外仓、边境仓的建设,配送中心和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合理化建设。政府还应从整体规划出发,对铁路枢纽、机场和港口等基础设施做出科学规划,提高运输效率。

(四)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信息流与物流的无缝对接

政府对从事电子商务的平台予以政策支持,鼓励其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FID)、电子数据交换(EDI)、全球定位系统(GPS)等)对跨境电商平台进行建设,在交易平台提供服务的同时整合国际资源,开展规范化的经营,使消费者对包裹的信息流进行时时监控,提高客户购物的满意度。

(五)提高对通关、支付及结汇等服务水平

一方面,由海关总署对进出口货物依据个人物品监管方式进行监管,对直接进口、网购报税、进口退换货等进一步完善,节省通关时间,对企业产生的报关单进行定期核发。另一方面,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实现货物与资金流的匹配,取消结汇金额的限制,由跨境电商企业上传相关的物流信息和支付信息,使电子进出口岸的退税、结汇系统与跨境电商企业的信息平台实现信息的共享与对接,允许支付企业办理境外的收付和结汇业务,为支付、结汇及退税提供服务保证。

(六)重视跨境电商物流人才的培养

人才的培养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国际结算、进出口报检、国际贸易、相关通关法律、外语水平等因素是跨境电商交易过程顺利进行的保证。通过对高校进行政策扶持,鼓励开展相关专业课,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校企合作,使得高校人才学以致用,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高跨境电商物流企业从业人员对外贸易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曹淑艳,李振欣.跨境电商第三方物流模式研究[J].电子商务,2013(3):23-25.

[2]杨坚争,杨立钒.国际电子商务教程(第2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3]陶峥,张兰.国内电子商务物流市场需求发展趋势研究[J].电子商务,2014(07).

猜你喜欢

跨境电商难题物流
借调难题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