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农村特岗教师职业发展调查

2015-05-22毕月李文仙

智富时代 2015年3期
关键词:调查

毕月++李文仙

【摘 要】云南省“特岗计划”的实施,改善了农村、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资失短缺的状况,提高这些地区教师的质量,为我省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小组成员同心协力,共同调研了特岗教师的生存现状和职业发展情况,最终根据调查结果,就"特岗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根源进行符合人性实质的分析。为深入了解云南各农村教育状况开启一扇窗口,密切基础教育与农村教育事业建设之间的联系;以此引导和鼓励更多的大学生毕业后积极投身特岗教师行列,一方面可以缓解严峻的就业压力和就业形势,另一方面也为我省基层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更好地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关键词】云南滇西地区;特岗教师;职业状况;调查

一、前言

中央“特岗计划”自2006年启动实施以来引起了广泛关注,但从实地考察访谈角度来关注“特岗计划”的研究成果不多。因此,此次创新训练项目主要对云南民族大学毕业的特岗教师为进行调研,以云南民族大学“特岗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设计问卷调查的方式来研究“特岗教师”生存状况。通过前期的调查和了解,云南民族大学毕业的特岗教师多集中在云南滇西,滇东地区,而滇西地区是我省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也是人口较少民族的主要聚居区,地理环境较为复杂,也是目前我国比较贫困的地区之一。因此,调研小组选择滇西地区特岗教师作为调研主题对象,重点以滇西地区为调研点展开调研工作,以此折射云南省各地特岗教师基本现状,进一步呼吁并强调关注“特岗教师”生存状况的重要性的同时,推动大学生“服务家乡报党恩”向纵深发展。

最后,我们通过对云南各农村特岗教师职业发展状况分析形成此次调查报告,希望能为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参考意见,为云南省高校大学生学生学习和就业提供参考指南。

二、研究背景

云南省“特岗计划”的实施范围为县镇及以下农村学校,以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为主,适当兼顾学前教育的幼儿园,小学学校和高中阶段学校。特岗计划在云南省历时9年,面向全国28个省区共招聘中央特岗教师5.08万名(另有地方特岗教师2000余名),特岗教师占全省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总数的14.4%,分布在全省100多个县(市、区)的2000多所农村中小学。2010年以来,我省招聘的特岗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均达到70%以上。服务期满特岗教师留任率均超过90%,已有2.7万人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转为当地在职在编教师。

云南民族大学以服务边疆、服务基层发展为己任,累计向社会培养输送了10多万名高级人才。而滇西边境山区是我国目前最贫困地区之一,是我国重要生态功能区、人口较少民族主要聚集区和边境地区。滇西地区包括云南省保山、丽江、普洱、临沧、楚雄、红河、西双版纳、大理、德宏、怒江10市州,共56个县,其中4/5的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民人均受教育年限仅5.2年,素质性贫困问题十分严重。滇西地区与缅甸、老挝、越南三国接壤,国际区位优势明显,保证该地区经济社会稳定十分重要。因此,扶贫和开展基层教育工作意义重大,因而成为本课题研究样本的不二选择。据统计,2013年在云南民族大学举行全省“特岗教师”公开招聘专场报名会,云南省81个县计划招聘特岗教师7336名,共吸引了近3万人报考。其中约八成报名者都报考了原籍家乡的学校。且我省实施特岗教师计划7年来,争取到的中央计划逐年递增,2013年已达7000余人,比去年增加近500人。毕业生踊跃报考特岗教师,使该项目在我省基层就业中最具吸引力。

三、调查过程和方法

从2014年7月至今,外国语学院赴滇西地区调研特岗教师小分队(含带队老师)按活动前的部署和分配,分别前往滇西地区保山,德宏,临沧的三个小组成员在带队老师的指导和各片区负责人的统一管理和安排之下,按预计目标对滇西各地部分特岗教师进行了实地调研考察。本次采取交流面谈和问卷调查并行的方式。经统计,提前取得联系的滇西各片区就职云南民族大学毕业在岗教师共计30名,师范类专业毕业生主要集中于教育学院,其余非师范类毕业教师主要人文学院汉语言,社会学,新闻学,广告学,社会工作。其中12名教师采取访谈方式进行,其余教师则采取问卷调查方式进行。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滇西地区特岗教师现状分析(通过整合问卷调查)以此折射云南省部分特岗教师基本现状。分析结果如下:

(一)特岗教师的人员构成情况

1.个人年龄、性别和婚姻状况

特岗教师普遍较为年轻,总体来说,女教师多于男教师,大多数人未婚。年龄在22-26岁的为主,占总数的34.3%,27岁以上的教师只占65.7%。其中男教师占16.7%,女教师占83.3%;已婚34.3%,未婚65.7%。

2.学历与专业

特岗教师的学历大多为本科生,专科学历的只占少数比例,且多为师范专业毕业生。调查显示,本科学历占67.7%,专科学历的占32.3%,;特岗教师中师范专业毕业的为80%。

3.教学对象

特岗教师多从事小学教育和初级中学教育,肩负约4个班以上的教学,且大部分都担任班主任工作。

4.家庭与分布

特岗教师大多分布在乡镇,且各乡镇学校的特岗教师分布都相对集中,多数的教师都选择留在原籍家乡任教。问卷调查显示,家庭所在地在本区县的占66.7%。在报考特岗教师时,大多数毕业生都志愿回到家乡工作。据省教育厅人事处的预计,大概有近80%的报名者希望回到原籍任教,有很多还报考了自己的母校,打算为家乡的基础教育贡献一份力量;部分调查表明,经济条件发展较好的地区,能留在家乡的人相对少一些,而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地区,能留在家乡的人则多一些。

(二)特岗教师的工资收入和生活情况

1.工资收入情况

按照“特岗计划”,特岗教师在聘任期间,年收入水平原则上不低于当地同等条件公办教师年收入水平。滇西地区特岗教师的工资大多数固定在2000元左右。

2.日常生活情况

虽然大多数特岗教师都能迅速适应所在学校的生活,频繁断水断电及单调的课后生活使特岗教师十分苦恼。

(三)特岗教师的工作情况

1.工作量情况

多数特岗教师都愿意同时承担管理和教学任务。在教学中,多数感到工作任务安排适量,教学任务也相对适中;部分特岗教师还承担着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特岗教师都可以承担班主任和多门学科教学。其余的可以承担教研组长,大队辅导员或者宿舍管理员等。

2.工作困难及解决方式

半数以上的特岗教师对自己目前的教学工作稍感不满意。在实际的工作中,他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为解决这些难题,他们大多都选择向同事请教。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特岗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感到不满意,满意的只占到约20%。他们急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有:缺乏实践经验(83.3%),教学资源不足(50%),生源太差(16.7%),教学设施落后(50%)。面对诸如此类的教学疑难时,85.3%的教师选择向同事请教,14.7%的教师选择自己查资料琢磨解决。

3.现代教学能力

特岗教师大多数都是刚走出大学校门毕业生,有较强的教学能力,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所在学校工作条件的限制和束缚。问卷调查显示,特岗教师获取教学资源的主要方式如下:依靠教参(85.3%),通过互联网(80%),自己琢磨(50%),通过书刊杂志(16.7%),参加培训学习(85%)。

4.工作积极性

绝大多数特岗教师对待工作都非常敬业,积极性高,责任心强。调查显示,容易降低特岗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因素是理想与信念的衰减(16.7%),待遇低收入少(15.7%),前途渺茫(16.7%),条件艰苦(66.7%)。

(四)特岗教师的自我认识

1.对特岗计划的态度

特岗教师大多支持特岗计划。问卷调查显示,支持特岗计划的教师就占到了95%以上,90%的调查对象认同特岗教师招聘的目的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同时改善农村教育水平。因此,95%的人都表明会鼓励他人加入特岗教师的行列。

2.选择特岗教师的原因

调查显示, 在为何选择特岗教师这一职业的原因中,60%以上的特岗教师是出于解决就业问题,40%左右的特岗教师是认为自身的知识、能力、性格等适合当教师, 还有部分专科毕业生认为“特岗计划”的出台有效地缓解了大学生就业难和农村贫困地区师资缺乏的矛盾;“特岗计划”附加的优惠条件对大学生吸引力不大,大多数特岗教师对教师这一职业的选择是经过慎重考虑的,

3.角色认同感

大多数毕业生选择特岗主要是为了能顺利就业,并且当上特岗教师后并未觉得有自卑感。问卷调查显示,选择报考特岗的根本原因是:为实现就业(83%),为锻炼自己(17%),为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70%);90%以上的特岗教师不介意告诉他人自己是“特岗教师”。

4.未来选择

特岗教师下定决心选择期满后离开的较少,但对工资水平不满意并希望有机会转行的比例也不在少数。问卷调查显示,三年期满之后,调查对象选择离开的占16.7%,决定留下的占67%,未确定的占17%;他们中希望有机会转行的占16.3%,促使他们决定转行的原因主要是涉及个人发展前途,经济收入较低以及较大的职业压力。

五、结论及建议

特岗计划实施以来,吸引了大量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拓宽了大学生就业渠道,同时创新了农村教师培养和补充的机制,提高了农村教师的学历层次,为贫困地区学校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本科毕业生,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中学教师匮乏的现状。但是,“特岗计划”政策设计的优点及其成效并不意味着该政策已经臻于完善,各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在此,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建立特岗教师专业发展长效机制的建议:

(一)提高薪酬待遇,完善教师职业环境

九年里,中央财政拨付我省特岗教师工资约31亿元。2015年云南省计划招聘特岗教师约7200个,中央财政特岗教师工资性补助标准为西部地区人均年2.7万元。调查表明,滇西特岗教师的工资收入大部分符合国家特岗计划的要求,基本达到了当地教师的工资水平。特岗教师们对所在学校的生活条件整体上也比较满意。但是,经济边际效应递减的规律是每一个特岗教师持续发展的瓶颈。随着青春岁月的流失,年轻的特岗教师的固定工资如果不变,势必影响部分特岗教师们是否长期或终身投身边远山区教育的信念,毕竟在一线或二线教书收入也不会太低。在这样的情况下,边远山区学校教师较少,教育教学工作繁重,在工作了第二年或第三年的特岗教师们也需要置业成家,以满足自身追求幸福生活的需求,毕竟成就感往往抵抗不了付出巨大心力后收入却永固不变的失落感,因此,若想让特岗教师继续发挥深藏的潜力和巨大的能量,学校应该投入更多的成本,如工资的提高、与公招教师享受同等的福利、可以领取一定的教学津贴等等,这些举措将更加会让特岗教师这个岗位对即将毕业大学生产生不可小觑的吸引力。

(二)加强教育培训,扩大教师发展前景

首先学校方面,刚刚步入岗位的特岗教师们在教学中普遍工作积极性很高,他们有着较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能力,热情肯干,勤于学习,擅长现代教育技术,他们渴望得到学校和社会的重视。但同时也不可避免的是,农村中小学“学校硬性设施落后经常断水断电,图书、网络资源、先进的教育设备缺乏, 生源不好,业余活动少”等相对艰苦的条件与单调的课后生活在某些程度上消减了他们的理想与追求。其次,对于边远农村地区的教师来说,参与培训几乎是接触先进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唯一机会。在面对面访谈时许多特岗教师提到现有的岗前集中培训主要是思想教育和政策讲解,并没有专业、细化的教学培训。甚至,部分特岗教师除了刚入职时参加过一次短期培训外,几乎参加过其他培训的机会接近为零。调查显示,非师范类毕业教师比例不在少数,其专业知识水平也亟待增强。调查显示,过半数的教师都通过自我教学实践与探索和请教本校有经验的指导老师进行自身教学方法的提升。但在他们教学经验交流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良莠不齐的情况。这样就不得不正视另一个问题--“教学方法同化”。所以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在特岗教师工作过程中, 软件方面应该尽量争取创造更多的教学培训、学习、进修的机会,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特岗教师的自身能力和吸收更先进的新教学理念;而硬件方面则要建全学校必要的基础设施,改善教学环境和卫生条件,让教师们在舒适的环境中进行教学活动。

最后在发展前途方面,国家和省政府应该要继续给特岗教师们一个理想的个人发展的未来。例如:各学校在各种优质课比赛、论文评比活动、课题研讨活动中,给特岗教师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在成功中提升自我。其中优秀的可以公平的参与评优评先、推荐为骨干教师、提拔为学校干部等方面充分考虑,最大限度的给予教师发挥的空间,让他们能迅速地成长,成为合格的骨干教师。

(三)增强教师职业认同感,消除“专本”偏见

特岗教师群体对特岗计划和对自身角色认知的态度是我们关注的问题。从调查的结果看,大部分特岗教师都支持特岗计划,这是因为特岗计划给他们的生活、职业和事业理想提供了机会,他们对自己特岗教师的身份并不介意,也并未有自卑感,这显示出特岗教师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认可。但是最终如何让特岗教师进校后、留得住、干得长,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特岗教师有着对事业成功的渴望。但是,大部分教师当初报考特岗教师的时候,并非是抱着服务和改善农村教育的信念,而是在没能找到心仪的工作或者能报考的岗位数量少的情况下,迫于生计才选择竞争压力较小的特岗教师。甚至于,部分教师仅仅将特岗教师作为事业的起跳板,三年期满后先就业再择业。在这种情形下,难免有些特岗教师将教师这个职业仅仅当作谋生的工具而不是成为立德树人的楷模,没有师德信念的教师是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值得注意的是,地方学校在招聘特岗教师时,存在本科毕业生和专科毕业生区别对待的情况,大部分偏重本科毕业生,这就有违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让一批有志大学生无缘特岗教师,挫伤了该部分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学校管理应该以人为本,这并不是说不需要制度,不讲究科学,感情用事,而是说学校中的制度应该要立足于对人的正确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为人服务的。学校管理者不仅要有意识地去打破“官本意识”,冲破等级制度的裹挟,还要摒弃“专本”理念,从报考者中挑选出教育教学素养较高的能手。

注释:

①摘自昆明育萃特岗关于2015年有关云南省特岗教师招聘情况http://weidu.baidu.com/view/52379959b4daa58da0114a8e.

②摘自百度百科关于滇西边境山区介绍http://baike.baidu.com/link url=ezZsSF5_fOJb6We2u8EO2st9Gq5AHrVWQPwiuRpuCB2dI6-DkqH0-yohe8BVZ0x_lwRz7xYjl2xqzGy_OkDlDa.

③汪艺(1984-),男,安徽潜山人,云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日本文学、日本文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1]廖朝华.西部农村地区特岗教师职业状况调查报告——以云南省鲁甸县为例 [J].基础教育,2010(8).

[2]涂苏琴.农村特岗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探析[J].教育界,2013(4).

[3]韦琦.农村小学特岗教师生存困境及干预策略研究--基于对皖北某农村小学特岗教师的个案调查[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猜你喜欢

调查
关于“网红经济”对大学生的影响的调查报告
高职学生志愿填报取向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营口市典型区土壤现状调查与污染土壤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