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问题意识,提升有效教学
2015-05-21沈祥
沈祥
[摘 要] 数学课堂就是一个问题场,通过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的问题碰撞,学生和学生能够有效合作,使思维逐渐活跃,从而激发学习热情,展开课堂探究. 有效的数学课堂,正是立足有效的问题,教师以此为基础,有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有效分析,最终实现问题的有效解决,这正是数学课堂的动力所在. 本文从问题意识的建构这一课题入手,根据教学实践例举了加强问题引导,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由此提出了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意识的建构策略.
[关键词] 问题意识;建构;课堂
俗语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的课堂,就成了无源之水,学生的思维将无从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就要从建构问题意识入手. 何谓问题意识?主要指学生自主思考,有疑而问的一种心理活动. 这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心理要素,也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动力和起点. 教师要利用好课堂这个平台,带领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由此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提出有效问题
设置有效的问题情境,是营造思维磁场的良好途径. 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认知习惯,以小学生数学的生活为背景,将教材内容与已有实践经验有机结合起来,立足课堂教学目标,设置有效认知冲突,让学生在好奇心的动力指引下,进入课堂探究.
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四则混合运算”这一内容时,笔者设置了学生都非常熟悉的场景,让学生据此提出问题:小明马上就要生日了,妈妈给了小明一些钱,让小明在文具店里买文具,当作生日礼物. 请提出你的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提出了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小明想要3个笔记本和一支钢笔,总共需要多少钱?也有学生提出了更复杂的问题:妈妈给了多少钱?这些钱够用吗?笔者提供了价格信息:一支钢笔30元,一个笔记本5元,然后让学生继续设问. 学生提出:妈妈给了100元,够用吗?还剩多少?剩下的钱,还可以买几个笔记本?
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最后理清解题思路:要先算出小明买文具需要多少钱,然后用100元减去买文具的钱得到剩下的钱,再用剩下的钱去除以笔记本的钱.
在这样的情境设计下,学生原有的活动经验被激活,对所学内容也就不再有畏惧心理,由此能够自主提出问题,培养学习技能,获得创新思维的发展,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巧用变式策略,引导学生有效分析问题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是要让学生能够分析问题,从问题中汲取思考的力量,最终找到问题解决的办法,实现问题解决. 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巧妙运用变式策略,一方面帮助学生打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分析判断,建构新知体系,培养学生有效分析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工程问题的应用题时,为了让学生有效把握数量关系,笔者采用了两次变式:
变式1 (1)要将150吨土豆运往上海,甲车单独运需要15小时,乙车单独运需要10小时,如果两部车同时运送,共需要多少小时?
(2)要将75吨土豆运往上海,甲车单独运需要15小时,乙车单独运需要10小时,如果两部车同时运送,需要多少小时?
(3)要将一批土豆运送到上海,甲车单独运需要15小时,乙车单独运需要10小时,如果两部车同时运送,需要多少小时?
在以上变式1的三个题目中,题目(1)数量关系非常简单,学生根据工作时间=工程总量÷工程效率,列出算式150÷(150÷10+150÷15)=6(小时);但题目(2)因为将工程总量缩小了一半,学生认为时间也自然会缩小一半,因而不假思索得到3小时. 那么,到底是否正确呢?学生列式计算后发现,总量的变化并没有影响到工作时间;题目(3)将工程总量变为未知,学生由此提出了疑问:可以将工程总量当做“1”来计算吗?结果会相同吗?由此,学生列出算式:1÷(1÷15+1÷10)=6(小时). 通过这个变式练习,学生经过分析和对比,发现只要找准总量和效率,就能够得到时间. 那么到底在何种情况下,时间不变呢?学生将思维集中在总量和效率上面,探寻其中的规律,由此找到了问题的关键.
变式2 (1)工厂要加工一批产品,王师傅完成需要10小时,李师傅完成需要15小时,如果两人合作完成,需要多少小时?
(2)工程队修一段马路,甲队单独修要10天,乙队单独修要15天,如果两车分别从两头同时开工,多久可以完工?
(3)班级要购买一批文具,如果只买英雄钢笔能买10支,如果只买凯乐威笔记本能买15本,如果两者都买一样多,可以买多少件?
在变式2中,学生分析发现三道题目中的工程迥然不同,有的是加工产品,有的是修理马路,有的是购买文具,但总量却是相同的,都可以被看做整体“1”,三道题目的效率也是一样的,因而工作时间也是相同的.
通过以上变式策略的运用,学生对工程应用问题有了系统的理解,初步建构了工程问题的思维模型,由浅入深发现了规律所在,既锻炼了思维的缜密性,又培养了分析能力,增加了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加强思想渗透,教会学生有效解决问题
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让学生顺利解决问题,就要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教会学生从错综复杂的信息中找到突破口,多角度思考,从根本上有效解决数学问题.
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推导”这一内容时,笔者让学生从旧知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入手,思考是如何推导的面积公式. 学生巩固旧知,发现当时的面积推导是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由此,学生提出了猜想:能够将梯形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图形吗?接下来学生展开小组合作,每组都通过一组梯形进行动手实践,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 学生通过这种转化引导,将两个一模一样的梯形拼摆成了平行四边形,也有的将梯形分割成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还有的分割成两个三角形. 由此,笔者带领学生思考:转化后的图形和原来的梯形面积有什么变化?平行四边形的底和梯形的上底和下底有什么关系?学生发现:两个一模一样的梯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就等于平行四边形的一半;一个梯形分割成了两个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就等于两个三角形面积的和. 根据不同的思路,学生自己开始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
通过以上教学,学生将有待解决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已经掌握的能够解决的问题,大大降低了问题的难度,使得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从而实现了最终解决.
注重操作实践,培养学生有效问题策略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自己尝一尝.” 数学教学中,操作是思维的花朵.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因素,给学生设计多种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操作,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建构问题策略,实现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如在教学“圆锥体体积”推导这一内容时,学生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提出要将圆锥体体积转化为已知的圆柱体体积,由此进行圆锥体体积的推导,从而提出猜想“圆锥体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 如何验证这一猜想呢?学生提出,可以在圆锥体容器中装满沙子,向圆柱体容器中倒,看需要几次倒满. 学生为此展开实验,记录实验数据,通过动手实践,学生发现,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容器装满沙子,倒进圆柱体容器需要3次. 由此学生提出:为什么一定要是等底等高呢?如果不是,结果将会怎么样?于是进行动手操作,学生发现,如果没有“等底等高”这个条件,圆柱体的体积有可能是圆锥体的3倍,也可能是4倍、5倍,甚至更多,也就是说,没有这个“等底等高”的条件,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之间没有了数学关系,将无从比较. 所以,“等底等高”这个条件是必备的要素.
通过动手实践操作,学生能够一步步深入问题进行分析,并且由此找到问题解决的关键要素,从而使问题获得有效解决,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建构有效的问题意识至关重要.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数学情境,鼓励学生敢于发问;妙用变式策略,从思维的多个角度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让学生获得数学思想的渗透,建构问题解决策略,由此发展数学思维,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