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科学是什么?
2015-05-21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宋宇 发自北京
“还是要年年讲一下。”张丽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刚开始成立软科学奖,民政部都不知道,我们给它搜了很多资料,最后才知道。”张丽是深圳市综研软科学发展基金会的副秘书长,中国软科学奖2010年由这家基金会设立。
2015年5月8日,第五届中国软科学奖揭晓,奖项包括一项中国软科学优秀成果奖和七项专项成果奖,分别可以获得20万元及5万元奖金。
经济学家樊纲是软科学奖评选委员会的召集人。中国软科学奖的前四届为每年一次。第五届因候选作品数量较少,而延迟至2015年,并将评奖周期调整为两年一次。
相对缥缈的管理思想研究,樊纲更期望的是,“既有战略性、前瞻性,又有对热点问题深层次的冷静思考的优秀成果”。
本届的深度调研奖颁给了陶然、周敏慧,这两位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学者,通过对两省四县1010名农村在校儿童的调研,分析了双亲外出打工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影响,写成了论文。
他们的研究结论是:双亲同时外出时间较长,才会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产生较显著的负面影响,而这种影响不太可能通过提高家庭收入来抵消。某些细节更具挑战性,比如,上述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留守男孩身上,所以,大人出门打工时更倾向带男孩去城市就学,这未必是因为更偏心男孩,而有可能是基于预期做出的理性反应。学界对这项研究有褒有贬,有人认为这种计量方法并不完美。
农村留守儿童通常是社会学家较关注的问题,而陶然、周敏慧的角度和方法则主要是经济学。得到这个奖,周敏慧本人非常惊讶。
实际上,偏好交叉领域,是软科学的重要特征。中国社科院李扬团队的“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获得了本届的优秀成果奖,其余六项专项奖,涵盖了留守儿童、法治、企业管理、互联网金融等若干领域,相当多元,往届也是如此。
正因为此,软科学显得面目模糊。
中国科技大学博士生叶征,2011年在他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国软科学的发展(1978-2010)》中指出,“软科学”概念由日本科学技术厅首次正式使用,表示“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包括人和社会现象在内的一个广泛的学科领域”。但1990年代之后,日本学术界对这个术语的使用频率大大降低,今天已经很少有学者提及。在欧美主要国家,这个术语也极少有人提及,与之类似的词汇只有“政策科学”或“科技政策”,但同样内容的研究,继续在各类智库、专业研究机构中进行研究。
软科学成了“中国学术界独有的一个概念”,叶征在论文中指出。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之后不久,软科学概念被国内学界引进和讨论。1986年7月底,在首届全国软科学研究工作座谈会上,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发表讲话,题为《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在邓小平与陈云的支持下,这次讲话全文公开发表,各界反响热烈。此后,“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就成为软科学研究的题中之义,直到现在。
软科学研究的范围可大可小,除了参与三峡工程、载人航天、计划生育等重要项目甚至国策的论证,在“五天工作制”等更贴近生活的课题中,同样有软科学研究。
在科技部《2014年度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立项项目清单》的245个项目中,与地方、区域发展相关的课题,以及失独家庭、自贸区、跨国并购等贴近当下社会的前沿研究之外,不乏关于群体性事件、维稳,国外NGO运行模式,甚至“以捕鱼权捍卫国家主权的战略研究”等相当严肃的项目。
在樊纲的分类系统中,硬科学指通过实验室控制某些变量,让某些变量变动,得出一些结论,再从中得出规律的过程。与之相对,软科学就没法通过实验来获取结论。“比如,人是没法实验的,拿留守儿童来讲,(实验)会影响他的一辈子,人的命运是很难做实验的。”
“还是要有一些真的学者,沉下来做些研究。如果大家都去挣钱,对国家也是不利的。”谈起中国软科学奖为什么更乐于鼓励中青年研究者,张丽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