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和监督
2015-05-20吴宝宏
吴宝宏
摘 要:公允价值计量是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自然孕育而生的一个重要经济工具,对于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已经成为了一个大的趋势,而监督更是对其发展正确道路的保证。本文以公允价值的概念为切入点,重点阐述了现代经济对公允价值的运用和在运用中逐渐形成的监督体系,希望能够对关系现代经济发展的人们提供一些新的观点。
关键词:公允价值;运用;监督;制度
公允价值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概念和内容,通常又被称为公允市价或者公允价格,是指资产和负债按照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计量。公允价值计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产权秩序的必要手段,也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途径,代表着会计计量体系变革的总体趋势。
一、公允价值计量在经济活动中的运用
在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是从1998年政府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开始的,这一期间,财政部共颁布了42项具体会计准则,涉及公允价值的会计准则包括: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无形资产、固定资产和租赁等多项。下面一列举的方式,阐述公允价值目前在我国经济活动中主要运用。
1.公允价值在企业债务重组中的运用
在企业的债务重组互动中,无论重组的双方是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对于双方资产的评估都是不可或缺的步骤。而要对不同的企业资产转换到一个可以用数字来表述的统一价值平台上来,对于公允价值这个概念的运用就成为了必须要进行的过程。当债务需要通过非现金的方式进行偿还时,非现金的资产从账面的价值被转换为了公允价值,也就是与债权人通过谈判或者别的手段达成一致的一个价值,通常会大于债务人资产本身,债务人通过转让费资金资产,获得了公允价值与实际价值之间的差额,从而能够促进交易的进行。有时候,债务重组的方式是将对债务人的债权转化为债权人实际控制债务企业部分股份。这时,债权人获得的股权部分就化作了公允价值,并不是根据其市场价值来进行交易的,而是通过双方通过谈判的形式都能够接受的一个价值。债务人将股权的公允价值与其实收资本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资本公积,使债权人享受股权公允价值的长期投资资格。债务重组是企业合并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为了达到重组的目的,我们常常看到,强势的一方往往通过公允价值的方法为弱势一方让出一些利益,这些利益往往是具体的金钱数目。在这个过程中,弱势的一方获得了公允价值与债务原本价值的差额,这样就大大提升债务重组和企业合并的成功概率,为整体效率的提升做出了一些贡献。
2.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过程中的运用
引入新概念“公允价值”之后,我国的会计结算制度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在传统的会计核算的过程中,都是以账面价值入账,非货币性资产如土地、厂房和相关税费等都是以折算的方式进行入账。当会计行业引入公允价值这一概念后,会计进行账务管理时,不再以账面价值入账,而是将公允价值作为入账的基础。非货币性资产进行交换是,不再以市场的平均价格来运行,而是通过双方协商后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交换资产的成本。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公允价值计价的基本条件是交换符合正规正常的商业实质,且交换的非货币资产的公允价值有可靠的计量方法和方式。
3.公允价值在长期期权投资中的运用
长期股权投资(Long-term investment on stocks)是指通過投资取得被投资单位的股份。通常情况下,公允价值在长期期权投资过程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非同一控制形式下的企业之间通过长期期权投资来控制其他单位或者企业的过程。按照正规的操作顺序和规定,企业合并中的购买方在购买当日必须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确定的合并成本作为初始的投资成本。根据规定,购买方在长期期权购入当日对作为企业合并对价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在后续的工作中,长期期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能够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的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投资企业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应当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确认。
二、 公允价值计量运用过程中的利与弊
我国的公允价值运用已经经历了超过十五年的时间,虽然时间不短,但是与发达国家对比发现,我国对于公允价值的运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也涌现出一系列的问题。
1.公允价值计量运用过程的利好
公允价值以及公允价值计量的出现有一个最基本的前提,那就是交易双方的自愿,公允价值本质上还是体现了商品本身的价值。然而,经济学指出,价格往往与价值并不相等,而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也就为公允价值的存在提供了依据。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的运用为经济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利好。
首先,公允价值计量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相对于传统的会计计量系统,公允价值是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与会计的信息化有着天然的联系。从这一角度来看,公允价值计量是一种动态的计量,能够在金融市场瞬息万变的现实中更加准确的反应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流量,这些会计信息的联通为信息的对称性发展提供了可能,能够为投资者、债权人和长期债券投资者提供更加透明和准确的信息,保证这些企业的应有利益。
其次,公允价值计量促进了金融创新。随着世界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演化,已经出现了很多人们不愿看到的对金融市场本身影响十分恶劣的事情,例如很多的金融衍生工具由于各种原因无法用传统经济学理论中的历史成本计量方法进行计量。当整个资本市场瞬息万变的时候,或许只有公允价值计量能够真实地反应交易的实质,反应真实的市场规律。事实上,在很多经济学家的观点中,价值是双方或者多方博弈的结果,也就是说公允价值才是真正的价值。因此,公允价值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真实和公允的信息, 并且使得金融创新有了可 靠地计量依据.从而促进了金融创新的发展。
再次,公允价值计量有利于企业的资本保护。企业资本的维持和扩大再生产必须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企业必须有能力对生产过程中耗费的生产能力进行回购。然而,在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体系当中,一旦物价大幅上涨,回购很有可能成为泡影。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无论何时耗费的生产能力全部按照行市家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计量,得出的金额即使在物价上涨的环境中也有能力回购耗费的生产能力,使企业的资本得到了保护,削弱了纯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最后,采用公允价值体系,经济上可以更好与国际接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重要一步,为我国企业的发展和会计行业的国际化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
2.公允价值计量运用过程的弊端
在我国经济发展现代化的进程中,由于历史、政治以及一些习惯性操作的问题,公允价值的运用也带来了一些比较突出的弊端。
首先,公允价值无法保證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非市场因素对市场本身的干扰十分严重,这就导致绝大多数资产的公允市价难以获得。虽然我们出台了很多的规定,但是“人治”时代的习惯使得我们的公允价值信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当局或者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操作,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无法保证。
其次,实际操作中公允价值很难确认。在发达国家,往往有着十分发达并且专业的公允价值评估体系,能够用专业的眼光公开公正的对企业交易过程中的资产进行评估。然而,在我国,这种体系的缺失不仅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起到不利的作用,同时对我国经济发展十分不利。然后,公允价值计量可能导致利润操纵。公允价值定价的方法和方式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十分巨大,当人的作用在交易中扩大的时候,交易的公平和真实性就受到了威胁,部分能量较大的企业决策者有可能运用各种手段或者阴谋来进行账面利润率的操纵,这样不仅是对企业发展十分不利,对于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也是一种挑战。
最后,公允价值计量增加了财务信息的波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方式对企业的资产、负债变动进行管理,由于公允价值 受经济环境、供求情况、 市场预期、 企业信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容易导致企业财务的信息随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而波动。在很多情况下,市场信息一旦失灵,价格波动就会对企业的决策产生影响,导致企业经营的困难。
三、 公允价值的监督措施
从公允价值的产生、发展以及运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利弊来分析公允价值本身,我们会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那就是必须加强对公允价值计量体系的监督。目前,我国对于公允价值计量体系的监督已经采取了很多的措施。
首先,国家出台多项规定促进会计事务所体制的发展,改善从业环境。会计行业本身也出台了一些行业自律准则,严格遵守独立审计的准则,提高会计师的业务水平和道德水准。发达国家往往都有严厉的《注册会计师惩戒规则》,对违反规则的会计师进行重罚,这一点十分值得我们借鉴。
其次,制定公允价值计量的具体操作规范。我国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向公允价值体系运用成熟的国家进行学习,出台详细的可操作性强的公允价值计量体系,规范运行流程和运行环境,对公允价值计量工具的运用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
最后,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是一切监督的根本,从道德、法律和业务三个方面对从业者进行培训和提升,使他们认识到我国的公允价值计量体系与国外的差别,真正建立一支道德水准高、法律意识强和业务能力强的会计队伍,不仅是监督的关键,同时也是监督的最终目的。
四、 总结
公允价值计量体系的运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其发展不可避免。然而,在我国目前的公允价值运用过程中,在为我国的经济带来利益的同时,也涌现出了很多的严重问题。那么,对待公允价值,我们就更应该加强监督,提高防范,同时也必须大胆运用,促使我国经济和企业向着国际化和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洪波.公允价值会计的相关问题研究[J].中国商贸,2014,20:55-56.
[2]何利.环境会计教学中“公允价值”的概念解析[A]..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4学术年会论文集.
[3]陈敏.从公允价值发展历程的角度论会计存在与会计意识[J].现代经济信息,2014,24:214.
[4]张跃玲.公允价值与当代会计理论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4,14:217.
[5]尉然.公允价值会计的思考: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视角[J].中国农业会计,2014,08: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