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总苷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2015-05-20孙田
孙田
[摘要] 目的 研究白芍总苷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寻常性银屑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将81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同时选取35例健康成人编入健康组。观察组患者使用白芍总苷胶囊及复方氟米松软膏,对照组患者仅使用复方氟米松软膏。两组患者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4周及治疗8周时PASI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4周时治疗有效率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NF-α及IL-2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IL-4及IL-10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TNF-α及IL-2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且与健康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IL-4及IL-10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且IL-4水平与健康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TNF-α、IL-2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及健康组(P<0.01),IL-4及IL-10明显低于观察组及健康组(P<0.01)。 结论 白芍总苷与复方氟米松软膏联合使用具有调节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炎症因子紊乱、减轻皮损及提高治疗效果的优点。
[关键词] 白芍总苷;复方氟米松软膏;寻常性银屑病
[中图分类号] R758.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5)04-13-04
银屑病属于皮肤科常见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包括寻常性、脓疱型、红皮病型及关节病型四种,其中以寻常型最为常见[1]。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具有病程长、易反复、难治愈的特点,给患者生活及社会交往造成不良影响。目前对于银屑病的病因尚未有同一认识,包括有遗传因素、感染因素、异常免疫介导因素、内分泌因素及精神神经因素[2]。采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银屑病可减轻皮损,但易复发,疗效不够令人满意[3]。银屑病属于中医“白疕”范畴,中医认为本病为风邪客于腠里,血失所养所致[4]。白芍总苷胶囊为中药白芍根提取物。白芍具有养血治风功效,而白芍总苷常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5]。因此本研究采用白芍总苷胶囊联合复方氟米松如治疗寻常性银屑病临床疗效,为提高银屑病治疗效果提供参考依据,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次研究病例来源于我院皮肤科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共81例。纳入研究病例均符合《中国银屑病治疗指南》(2008版[6])中关于寻常型银屑病诊断标准;排除心肝肾功能异常、感染性疾病、高血压或代谢系统疾病,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41例,其中男28例,女13例,平均年龄(31.5±8.6)岁,平均病程(9.6±2.7)个月;对照组共40例患者,其中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32.3±8.9)岁,平均病程(9.1±2.9)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及病程等基线资料上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同时选取我院体检中心健康成人共35例作为健康组,其中共有男20例,女15例。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白芍总苷及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具体为白芍总苷胶囊(波立华制药有限公司,H20055058)600mg/次,3次/d。同时于皮损处涂抹复方氟米松软膏(香港澳美制药厂,HC20100009),2次/d。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复方氟米松软膏,用法与观察组相同。以上治疗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3.1 PASI评分及临床疗效评价[7] 根据两组患者皮损面积及皮损炎症程度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时及治疗8周时对两组患者进行PASI评分,并根据PASI分值变化计算疗效指数并评价疗效。
1.3.2 炎症因子检测 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次日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5mL离心吸取血清后送检。检测内容包括IL-2、IL-4、IL-10及TNF-α。
1.3.3 不良反应统计 统计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种类及例数,并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表示为(),同组患者不同检测时间计量资料检验先采用方差分析。两组患者计量资料检验应用t检验。单向等级计数资料采用Wilcoxon两样本比较法检验组间不同等级分布差异,样本率比较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设定为0.05,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SI评分变化对比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PAS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及治疗8周时PASI值呈下降趋势,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同组中不同治疗时间点PASI值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对比显示,观察组在治疗4周及治疗8周时PASI评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具体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变化对比
结果显示,在治疗4周时,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43.9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27.50%。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分布差异及治疗有效率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时,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2.9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57.50%,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分布差异及治疗有效率上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变化对比
结果显示,与健康组相比,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IL-2及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IL-4及IL-10均明显低于健康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IL-2及TNF-α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且于健康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IL-4及IL-10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治疗后IL-4与健康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IL-10低于健康组(P<0.01);治疗后,对照组IL-2及TNF-α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IL-4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具体见表3。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
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41例患者中,3例出现肝功能轻度异常(7.32%),主要表现为谷丙及谷草转氨酶轻度升高,治疗结束7d后复查转氨酶恢复正常,1例出现一过性轻度腹痛(2.44%),2例出现轻度腹泻(4.8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63%;对照组中仅出现1例轻度腹泻(2.5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954,P=0.1217)。
3 讨论
银屑病属于中医“白疕”“蛇虱”“干癣”范畴。中医对银屑病认识较早,在《诸病源候论》提到“皮肤索,痒,搔之白屑出,皆是风湿邪气,客于腠里,为干癣也”,指出银屑病病因在于风湿邪入腠里所致[8]。而《医宗金鉴》中认为“白疕…由风邪客于皮肤,血燥不能荣养所致…郁久风盛,是以瘙痒无度也”。综上可以认为,中医认为白疕病因在于外邪入侵,客于皮肤,久而内生血燥,热壅血络所致[9],因此其治疗原则应以治风养血除血燥,而“治风先治血”,阴虚则燥,气血充足则风邪不能侵而自灭。因此治疗本病需从养血入手。
白芍总苷为中药白芍提取物。白芍性凉味苦,具有养血补血的功效。《名医别录》认为白芍具有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功效,《药性论》认为白芍可治血气积聚、通宣脏腑壅气,《日华子本草》中提到白芍可用于治风补劳治血。以白芍治疗白疕具有补血养血、通宣壅气的功效。而白芍总苷(TGP)为芍药根提取物,属于糖苷类物质,其中有效成分包括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等。现代药理研究[10-11]表明,TGP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其调节功能包括:(1)改善T淋巴细胞功能,具体为提高辅助性T淋巴细胞比例及抑制性细胞因子水平,同时降低杀伤性T淋巴细胞比例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从而表现出一定的免疫抑制效应;(2)抑制免疫因子分泌水平及炎症细胞吞噬功能,具体包括调节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异常分泌功能,抑制PBMc吞噬功能及NK细胞活化,同时降低TNF-α水平。
现有大量研究证据[12-13]认为银屑病为多基因遗传背景下由T细胞介导发生的自身免疫性炎症反应,其发病核心环节为Th1/Th2型细胞因子失衡,表现为Th1型优势。银屑病患者体内表现为Th1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如TNF-α、IL-2水平较高,而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如IL-4、IL-10等水平较低。由于TNF-α为Th1型免疫反应中重要的促炎因子,具有促进表皮细胞增殖、促进中性粒细胞趋化及促进炎症反应及炎症浸润的作用,因此目前常将TNF-α水平作为判断银屑病治疗效果的辅助指标。而Th2型细胞因子具有抑制Th1型细胞因子合成的作用,Th2细胞因子水平的降低可能导致对Th1型细胞因子抑制功能不足而导致异常炎症反应。
在本次研究中,与健康组相比,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均表现为TNF-α及IL-2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水平(P<0.01),而IL-4及IL-10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水平(P<0.01),与研究结论相符。而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NF-α及IL-2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1)且与正常水平较为接近,而IL-4及IL-10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L-4水平与健康水平无明显区别。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TNF-α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其余三项指标未表现出明显变化,以上数据提示白芍总苷胶囊可能具有改善Th1/Th2细胞因子失衡的功能。而从皮损变化上看,两组患者治疗4周及治疗8周时PASI分值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均对减轻皮损具有一定作用。在组间比较上,观察组患者在治疗4周及治疗8周时PASI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加用白芍总苷联合氟米松在减轻皮损上效果要优于单用氟米松;而从疗效评价上看,两组患者在治疗4周时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8周时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白芍总苷药物可提高银屑病治疗效果,但起效较慢,需要持续使用至少4周以上。而在不良反应上,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轻,且无明显差异,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安全性均较好。
综上所述,白芍总苷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具有调节银屑病患者免疫因子水平紊乱,缩小皮损面积及提高银屑病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好。
[参考文献]
[1] 严伟华,高志祥,王峰.驱银汤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疗效及相关Th17细胞、细胞因子的检测[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9(3):149-151.
[2] 胡银娥,王斌,瞿伟,等.NB-UVB联合白芍总苷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对血清TNF-α、OPN及IL-6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53-55.
[3] 刁庆春,柯丹,陈德宇,等.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寻常性银屑病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24(5):444-445.
[4] 石红乔,彭陶.白疕胶囊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4,43(6):370-372.
[5] 马丽,李作孝.白芍总苷的免疫调节功能及其临床应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17):244-246.
[6]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会银屑病学组.中国银屑病治疗指南(2008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9,42(3):213-214.
[7] 周小勇,郑家润.对银屑病病情与治疗结果临床判断方法及其质量的评价[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1,27(2):109-111.
[8] 姜燕生.寻常型银屑病辩证论治思路[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21(4):112-113.
[9] 周海来,幺金凤,段雷.“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在白疕治疗中的作用[J].吉林中医药,2013,33(11):1087-1088.
[10] 焦晓燕,郭在培,陈涛,等.白芍总苷对轻、中度寻常性银屑病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26(4):287-290.
[11] 刘玉,王丽.白芍总苷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寻常性银屑病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10(2):118-119.
[12] 盛国荣,谢勇,刘海琴.退银汤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对外周血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7):576-580.
[13] 汪五清,高志祥,郭志丽,等.肖银汤联合卡泊三醇软膏对血热型寻常性银屑病疗效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2,45(9):647-649.
(收稿日期:201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