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要多说“我不知道”
2015-05-19
中外管理 2015年5期
好的研究,不管是医学还是产品研发,都是要设法找出还没有答案的问题。要以这样的心态着手研究,首先要承认自己目前知道与不知道的部份,接着透过假设与实验去搜集数据,找出需要知道的部份。
但是人们遇到问题时,态度却刚好相反,他们会假装自己知道问题的答案。因为企业给予奖励的方式,以及人们建立名声的方式,都在把大家往这种“无所不知”的形象上推。面对竞争的压力,大家必须成为知道情况、掌握计划的那个人。
很多公司会上演这种戏码。公司要针对一个问题拟出计划,或者想出解决办法,所以集合了最高层的20位主管,一起开会一个小时。20个人各贡献了一个小时,事实上是耗损了20个小时的人力。
会议中,主管们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讨论出最好的计划和解决办法,之后投入所有资源去推行。如果这是一门科学,讨论的基础是每个人自以为知道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却不是依据实质的证据,成功的机率会有多高?答案几乎是零。
也有一些公司,做法正好相反。谷歌允许员工把20%的上班时间用在他们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上。在大家提供的无数新点子当中,大部份最后可能都行不通,但是员工通过实验、尝试、从中学习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思考。等到一个新点子有了具体的小成果,公司才会考虑要不要继续投入资源使其发展。
人是很有偏见的。在面对一个问题时,不要依赖直觉假设“怎么做一定是不好的”。多说“我不知道”,可能会让你知道更多。
摘编自《E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