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导学案”进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体会
2015-05-18黄威琴
黄威琴
摘 要:导学案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思想品德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导学案的编写问题,作者注意了以下几点:第一要明确学习目标;第二要注意问题的设置;第三要具有实用性和适用性。通过导学案的设计和编写,保证教学能够顺利开展。导学案的科学性主要应该体现在准确性、梯度性、连贯性、适量性、激励性等几方面。导学案务必要保证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作用,给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提供一个循序渐进的方法和步骤。
关键词:导学案 教学效果 科学性 梯度性
新课改实施以后,转换师生角色的理念、提倡学生主体性的理念、少教多学的理念在教学实践中被充分地重视和实行起来。要想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活动的实践主体,一个重要的模式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而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为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最好的保证。导学案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思想品德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本文中作者探讨了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导学案的体会。
一、“导学案”的编写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第一生产力,教师的教学方法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法,关乎教学效果。教师要负责编写导学案,这是教学实践的开始。对于导学案的编写,作者注意到以下几点:第一,要明确学习目标。教师虽然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但是教师的工作重点是研究应该怎样教,学生的学才是教学的核心。要想研究教师的教法实际应该从研究学法出发,先研究学生怎样学。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导学案的目的就在于研究学生如何通过学习获得知识。所以教师编写导学案时要注意学习目标的体现,围绕教材的重难点进行编写,确定需要学生探究的问题。第二,要注意问题的设置。导学案就是一些问题的体现,而这些问题的提出和探究就是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列出问题提纲,在导学案中要明确本节课要解决什么问题,要有分析问题的过程、还要有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的导学案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思考空间,不给学生过早透漏信息,让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亲历知识建构的过程,亲历德育观点形成的过程。
比如,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共同的责任”中的第一课“大家之‘家”的导学案,作者是这样设计的:
(1)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实际生活中的家,那里有父母;在学校里我们还有一个家。那么,我们的家到底在哪里?说说这个家庭中的成员。
(2)什么是归属感?我们对学校对班级的归属感体现在哪里?
(3)我们为什么会依恋学校生活?为什么会依恋班级?
(4)学校生活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作用?
(5)你为班集体做过什么有益的事情?今后还有什么打算?
在上课之前,作者就把这个导学案发给了学生,学生可以事先预习,思考和解答这些问题。没有预习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同样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来完成这些知识点的获得和构建。实践证明,这样的导学案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保证“导学案”的有效性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应用导学案,目的是要体现新课改的理念,让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明显的提高。因此,教师编写的导学案一定要具有实用性和适用性,通过导学案的设计和编写,保证教学能够顺利开展。所谓有效性是指导学案能够提炼教材内容的重难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够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教师编写导学案是需要付出精力和心血的,只要学生使用导学案后,可以提高能力、获得知识积累,而且效果还比较明显,就可以说这样的导学案是有效的。
同样以“大家之‘家”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作者还设计了一个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反馈的导学案:
(1)鸟儿要成群结队地飞翔,我们人也希望有个集体,人们的这种心理应该叫什么?(归属感)
(2)每当假期之后的第一天,我来学校上学时,心情是兴奋的还是沮丧的?为什么?(这是我们对班级和学校的依恋,是对班级和学校的归属感)
(3)在学校里我们能做什么?(学习知识发展能力;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品格和修养;培养课余兴趣、丰富课余生活)
(4)对于班级的良好班风,我们做了什么贡献?(学习中互相帮助;生活中互相照顾;精神上互相支持)
(5)为创建一个班集体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上学不迟到,遵守学校的纪律;关心同学、尊敬教师、帮助生活中有困难的学生;热爱班集体、重视集体的荣誉。)
通过这个导学案的应用,学生基本上都完成了对课堂知识的掌握,而且对教学的重难点也有了应有的突破,教学效果实现了高效。
三、保证“导学案”的科学性
教师的教学是一种知识的传递行为,有知识就要有科学性。导学案作为教学和学习的手段,其科学性的保证就是对知识点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导学案的科学性主要应该体现在准确性、梯度性、连贯性、适量性、激励性等几方面。教师应该做好编写导学案前的准备工作,吃透教材和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务必保证导学案能体现教学目标和突破教学重点。导学案的设计提纲不仅不能有错误和不当,而且还要力争能体现教学重点和难点。导学案中列出的问题应该是文本内容的精炼,是教学三维目标的具体体现,是课程标准的代表。这样的导学案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散学生的思维、拓展知识和延伸教材内容。
导学案要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我成长的能力为目标,问题设计得要准确、简明、难易适当,既不能让学生望而却步,也不能让学生很容易就能到达彼岸。保证学生记住、会运用、能够解决问题,这是学习能力的体现,也是教学效果的体现。导学案还要注意梯度性和层次性,学生的认知能力是有差异的,学生的接受能力也是循序渐进的。因此导学案的设计要符合以上特点,保证梯度性和层次性。梯度性可以使学生遵循认知规律,逐步掌握知识点;层次性保证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知识,亲历知识建构的过程。不同的时间完成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学生完成不同的问题,这样的导学案才可以说是具有科学性的导学案。
通过几年来导学案的应用实践,作者越来越重视导学案的编写工作,其目的也在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在编写和应用导学案的过程中,要注意导学案的适应性、实效性、科学性、梯度性、准确性,务必保证导学案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作用,给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提供一个循序渐进的方法和步骤。
参考文献
[1]周洪星.学案导学:转变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J].当代教育科学.2011(20).
[2]陈红星.践行“学案导学”的收获与反思[J].基础教育研究.2011(20).
[3]林允修.“导学案”引领下的“四环节”教学模式[J].中国教育学刊.2011(S2).
[4]吴育红,贾凤梅.实施学案导学的关键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