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片莫走“新、奇、怪、浅”的死路
2015-05-16
刘仰
这两年青年题材电影大热,从文化产业发展规律来看,这也算是正常现象,因为青年毕竟是电影的主要消费群体。在这股青春片热潮中,有些影片实现票房口碑双赢,但更多的是赢了票房输了口碑,甚至被斥为“烂片”。
在审视那些被推上风口浪尖的青春片时,我们首先还是要以“电影”本身在其发展中的际遇作为出发点。从电视诞生开始,就有“电影要死了”的说法。但数十年来,电影非但没死,反而取得很大发展。这是因为面临电视的竞争,电影在市场定位和策略上都做出巧妙调整,从而找到了生存空间。比如在题材上,电影偏重虚幻、想象类,现实类的则更多让给了电视;在受众上,电影更多瞄准年轻人,因为在中老年市场,电影与电视相比明显处于劣势。
现在是中国电影大发展的年代,其主要竞争对手也已不是电视,而是互联网。互联网上大量视频、微电影等成本更低、制作更快。面对这一现实,电影又如何生存呢?如果电影变得与互联网视频一样,那它无疑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这个道理恰好能够解释现在青春题材“烂片”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某些青春片试图将自己互联网化,以互联网上“新、奇、怪、浅”的方式来吸引或讨好年轻观众。这种单纯迎合网民的做法,短时间内或许有效,但长期来看会使电影丢掉特色,丧失竞争优势。
在互联网极为发达的今天,电影要想生存发展,唯一办法就是打造互联网所不具备的强项。在与电视竞争的年代,电影的发展更多依靠技术手段,内容理念上的区分虽有,但不明显。到了互联网时代,电影的技术手段优势还将延续,但优势正在消减,比如3D之类的手段如果继续在电影中普及,其新鲜感和吸引力肯定会有所下降,最后无法再成为“噱头”。因此,理念和内容才是电影真正要拓展和强化的“长处”。只有在这个领域,电影才能找到互联网难以取代的空间。
具体来说,以年轻人为主要受众的青春题材电影要如何寻找和巩固在内容理念方面的强项呢?其实不难。简单总结起来,互联网在内容上往往缺乏深度和广度。如果青春片只顾迎合互联网内容的那些特点,那么它在被同质化后就会遭到淘汰。实际上,现代年轻人的生活内容丰富,其价值观虽有个性成分,但更多的还是积极向上。然而,现在很多青春片所展现的“青春”,似乎多是年轻人的小情爱和不成熟。有人甚至吐槽说这种青春片就是“青春癌”,要是片中没有少女堕胎,那就是进步了。
青春题材电影追求娱乐化无可厚非,这是市场化使然。但对青年阶段涉及到的一些人生问题加深探讨,却也非常必要。从社会整体观出发,树立青年正面、积极形象,让影片中的“青春”更加富有内涵,更贴近年轻人真实的青春,这才是青春片的正途。别电影散场了,所有观众都在狐疑:为什么那样的青春我就从来没经历过呢?如果那样的话,青春片长期下去就死了。▲
(作者是北京文化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