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忆深处的年味儿

2015-05-16_刘

河南电力 2015年2期
关键词:枣花鞭炮味儿

_刘 静

又是一年了,不管愿意不愿意,年总是在这个时节与我们有个约会。时尚、现代的年味儿里,总是感觉缺少点什么,每每此时,总会忍不住地想起小时候过年的乐趣来。

我从小在外婆家长大,在老辈人的传统观念中,年的序幕从每年的腊月就拉开了,她们一边谆谆教导我们要说吉利话,不要动不动就哭闹,一边忙着为我们赶制新年的衣服。

日子一天天流逝,村里的年味儿也越来越浓了,大人们扫房子、磨豆腐、下粉条,忙忙碌碌,我们这群孩子就聚集在村子南边的空地上,追逐打闹,玩得不亦乐乎。年关,村里有两件大事是我期盼的:嫁娶和杀年猪。

不管我多么地怕冷和贪睡,只要一听说有人结婚,必定一骨碌爬起来,喊上小伙伴儿们一起去看热闹。看到我们到来,总有人乐呵呵地塞给我们一大捧糖、瓜子、花生之类的,我们拼命地装,直到把身上所有的口袋都装满为止。

我们一边吃一边在人群中跑来跑去,当鞭炮“噼里啪啦”地响起,所有人马上兴奋了起来:新媳妇来了!就像听到了号令,大家一窝蜂地朝同一个方向跑,有几次我甚至被挤倒。依稀记得,当我在人缝中看到身着红袄满目含羞的新娘时,我第一次知道,原来结婚可以让一个人如此之美。

来不及想太多,几个找到我的小伙伴儿就拉着我开始捡散落的鞭炮了,看到一个未燃着的鞭炮,大家随即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向前,有时两三个人头碰头,顾不得疼痛,就开始为炮的归属争论不已。小孩子解决问题的办法总有很多,一分钟左右的工夫,就确定了炮的归属。我们不停地跑着、捡着、吵闹着,满口袋的花生、瓜子、糖也在捡炮的过程中不知去向。

陈 璞/摄

杀年猪一般都是在大清早。哪家如果要杀年猪的话,头一天早上的那顿猪食算是它“最后的早餐”了,中午和晚上是不让猪吃任何东西的,为的是清空其肚子,防止宰杀的过程中清理猪粪等不必要的麻烦。第二天一大早,村里几个青壮年和杀猪的人就来到了主人家,一番客气后,两三个青壮年人跳进猪圈里逮猪。尽管猪明白大限已到,却仍然要为自己争一次生存的权利,而嚎叫就是最有力的武器了。然而胳膊扭不过大腿,猪再叫也无济于事,最终还是会被逮住,被放在事先准备好的门板上。

虽然记忆中杀年猪让我略有不快,不过杀猪时的人声鼎沸和热闹却是无与伦比的,也是宁静的村庄难得的热闹之一。

我最盼望的还有蒸年馍。外婆喜欢给我蒸糖包、豆包、菜包、枣花馍和捏成各种动物模样的馍。糖包馍外婆总是用红糖掺擀好的熟芝麻,吃起来特别地香;菜包就是除去水分的萝卜加少许剁过的肉、葱、姜,馅多皮薄,满口生津;枣花馍和各种动物造型的馍,我每次吃之前都拿着端详半天,久久不愿张口去咬。

也许是一年一次的盛典,外婆对蒸年馍有一种近乎宗教般的虔诚。提前泡豇豆、炒芝麻、擀芝麻、炸萝卜丝儿,每件事都一丝不苟,工艺化的流程让我如痴如醉。发面、揉面、切面……精准而娴熟,外婆切出的面团看上去几乎都是一样大小。回想起来,外婆蒸的馍是那么地松软、好吃、回味无穷,许多年了,我再也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馍。

年味儿,其实一直活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只是物质生活的日益丰盈让我们的味蕾开始麻木,过年时的种种限制又让我们小心翼翼,所以感觉年味儿越来越淡了。那么不妨在春节的时候,带着爱人和孩子,走进老家的年集,再次感受一下那种人潮涌动吧!相信,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猜你喜欢

枣花鞭炮味儿
虎年春来年味儿浓
“土味儿”拼多多
年味儿与虎年春节
味儿
娘的枣花馍
小鞭炮
小鞭炮
红鞭炮
枣花
新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