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废电线编织“玩偶梦”
——记新乡供电公司电线玩偶达人芦魁

2015-05-16_王

河南电力 2015年2期
关键词:龙源新乡玩偶

_王 丹 张 锐

拥有年轻的心

“打我记事起,就喜欢手工做的小玩偶,家里床头、柜子、书桌到处都摆满了各种各样拿枪的士兵。”回忆起小时候,芦魁一脸幸福。他不仅喜欢收藏,还喜欢自己亲手做。“小时候常把别人扔的旧泡沫、废纸箱捡回家,做成小人儿。”

1996年,芦魁毕业后到新乡供电公司输电工程分公司干输电专员。施工结束后看到废弃的电线头,他就琢磨怎么能利用这些废品做点有价值的东西。

2010年5月13日,芦魁偶然在肉丁网上发现一件用电线做的玩偶工艺品。“原来电线可以做玩偶。”恍然大悟的他,赶紧把平时积攒下来的废线头拿出来,按照小时候最拿手的“士兵”做法,开始了制作电线玩偶的第一次尝试。

凭着工作中熟练的绕线经验,2.5毫米粗的铜线被芦魁简单地塑成了各种形状。可电线玩偶都是身高不超过10厘米的小人,各部位构造不仅需要电线一圈圈缠绕,还需要控制线头缠绕圈数、弯的弧度、切割长度等,这些比例掌握对于芦魁来说可是难点。

不过,十几年的配电工作造就了他耐心细致的性格。他利用中午休息和晚上下班时间,在网上查找了大量图片,仔细研究玩偶各部分比例。一遍又一遍,将电线头做了拆、拆了做,经过十几次返工,终于用两天时间,完成了第一件作品——吉他手。用他的话说:“虽然做得‘张牙舞爪’,却很有成就感。”

做喜欢的事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尝试,芦魁做玩偶的兴趣更大了。从开始见到什么材料做什么,到现在想到什么买材料做。“家里到处都堆满了五颜六色的电线头,他还要把地下室腾出来专门做工作室呢。”妻子黄俊英说。

“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儿是最幸福的。”芦魁说。从2010年做电线玩偶开始,芦魁积攒的废电线连起来有200多米,连不常见的白色铝线也有20多米。水口钳、尖嘴钳、电工刀、壁纸刀、剥线钳这些工具更是应有尽有。

要做就做好。这是芦魁做人的准则,也是他对待生活的态度。“开始周围人不理解,觉得一个大男人,天天摆弄小手工不像话。后来,他们看到我这么认真,成品效果也不错,慢慢就接受了,有人还专门送线过来要跟我学。”芦魁腼腆地笑了。

张隆隆是第一个跟芦魁学做玩偶的人。2012年11月,芦魁被调到新乡龙源电力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做安全员,与同样负责安全的张隆隆十分投缘。久而久之,张隆隆受芦魁影响也迷上了做电线玩偶,并拜芦魁为师父,学习手艺。

芦魁“电线玩偶达人”的名声也在单位传开了。“芦班长人好,做的东西实用,我们几乎人手一个他做的手机架。”新乡龙源电力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团支部书记孙潇说。

邻居家13岁的小女孩李敬也是芦魁的忠实粉丝。“每次来芦叔叔家,我都特别高兴,他做的东西像是从童话里蹦出来的。”5年下来,他共做了500多件成品。

爱身边的人

“做电线玩偶最大的意义在于让周边的人感受到我带来的快乐。”芦魁说。2012年4月15日,是芦魁女儿芦婧琪11岁的生日,芦魁拿出早准备好的“电线鱼缸”送给女儿。女儿爱不释手,第二天还拿到学校向同学们展示。

芦魁在制作电线玩偶

最支持芦魁做玩偶的是他82岁的奶奶芦化珍。“每次做完一件成品我都会先拿去让奶奶看,她也喜欢看着我做。奶奶年纪大了,我工作也忙,就用这种方式陪在她身边。”芦魁眼眶有些红了。

“芦班长是我们单位的‘暖男’。”新乡龙源电力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团支部副书记姚雪说,“去年2月15日,我第一天上班。中午碰到芦班长,他看我趴在桌子上看手机,就说给我做个手机架。我当时以为他只是随口说说,没想到第二天真送我一个。”

在女儿眼中,芦魁是无所不能的帅气老爸;在妻子眼中,芦魁是温柔顾家的模范丈夫;在领导眼中,芦魁是积极乐观的得力干将;而在自己眼中,他只不过是做了喜欢的事,爱了该爱的人。

猜你喜欢

龙源新乡玩偶
山东鑫龙源能源有限公司
新乡医学院
免责声明
杨亚州“玩偶”六十载
动一动,手指玩偶
当当心爱的玩偶不见了
立法为新乡教育事业“保驾护航”
龙源期刊网“2015国内数字阅读影响力期刊TOP100”“2015海外数字阅读影响力期刊TOP100”
新乡:豫北老区明珠
新乡学院特有树种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