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属植物的分类检索及中国桑种的特征性状与分布
2015-05-16夏明炯
夏明炯
(1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江苏镇江 212018;2江苏科技大学,江苏镇江 212018)
·综述与专论·
桑属植物的分类检索及中国桑种的特征性状与分布
夏明炯1,2
(1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江苏镇江 212018;2江苏科技大学,江苏镇江 212018)
介绍了等距检索表、平行检索表的编写方法和它们的优缺点,以及如何熟练地应用检索表鉴别植物和分类检索桑属植物。目前,中国的桑种有长穗桑、长果桑、鲁桑、白桑、黑桑、华桑、广东桑、细齿桑、蒙桑、山桑、川桑、唐鬼桑、瑞穗桑、滇桑、鸡桑等15个;变种有鬼桑、大叶桑、白脉桑、垂枝桑等4个,列出了中国的桑属植物15个种、4个变种的等距检索表和平行检索表,并叙述了中国各桑种及变种的水平、垂直分布及特征特性。
桑树;分类检索;等距检索表;平行检索表;品种;性状特征
在近代的中外植物分类著作中,检索表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通常情况下,它被置于各类群植物形态描述之前,如在某一种植物各属描述之前,置有分属检索表;在某一属植物各种描述之前,则有分种检索表。桑树分类一般都有分种检索表。植物分类检索表是帮助我们鉴别植物种类的一把“钥匙”。所以在英文中检索表一词就是“Key”(钥匙)。只要我们会使用这把“钥匙”(工具),鉴别植物也就容易了。为了便于读者应用检索表鉴别桑树,现将桑属植物是如何分类检索及我国主要桑种的特征性状与分布情况介绍如下。
1 桑属植物分类检索表
检索表的编制是根据植物的形态构造、习性中的主要特征进行比较而成。就桑树而言,是按雌花柱头的长短有无,柱头内侧具毛或突起,以及叶(性状、叶基、叶尖、叶缘、叶脉、叶柄、毛有无多少)、花序和聚花果的形态性状来描述;此外,还利用若干数量上的指标,即叶、叶柄、花序及聚花果的大小,有些桑种还将枝条形态性状作补充识别。根据这些形态特征和性状,在桑种之间进行比较,抓住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把相同点的归在一项下,不同点的归在另一项下。在相同项下,又以另外的不同点分开归类,这样逐步细化分类下去,最后得出不同“种”的区别所在。各个分类等级如门、纲、目、科、属、种都有检索表,以其用途区分,经常用的是分科、分属、分种3种检索表[1]。最为常见的检索表形式主要有等距(定距)检索表及平行检索表2种。1.1 等距检索表(级次式检索表)
将每一对互相区别的特征分开编排在一定的距离处,标以相同的项号,每低一项号退后一字。这是最常用的1种,每对特征写在左边一定的距离处,前有号码为1,2,……,与之相对立的特征写在同样的距离处,如此下去每行字数逐渐减少,距离越来越短,逐级向右收缩,直到检索出某类或某种植物的名称为止。其优点是使用方便,每组对应性状一目了然,便于查找核对;缺点是如果种类较多时,行次偏斜,左空而右挤,行次变短,每组对句两边部分难翻书寻找[2]。表1是中国桑属分种等距检索表。
1.2 平行检索表
将不同类群植物或不同科、属、种每对显著对立特征的编以同样的项号,并紧接并列,项号虽变但不退格,项未注明应查的下一项号或查到的分类等级,即把每一对相互矛盾的性质紧密并列在相邻两行里,如1.1,2.2,3.3,4.4……等,每条后面注明往下查的号码或是一个植物名称。与等距检索表的不同之处在于每一对特征(相反的)紧紧相连,易于比较,在一行叙述之后为一数字或为名称[2]。表2是中国桑属分种平行检索表。
表1 中国桑属分种检索表(等距检索表)
表2 中国桑属分种检索表(平行检索表)
等距检索表与平行检索表各有优点和缺点,等距检索表使用方便,而平行检索表省篇幅。至于检索表有大有小,一个属里“种”的数目多时,“科”的分属检索表就要大些;一个属里“种”的数目少时,那么“科”的分属检索表就要小些。
熟练地应用检索表鉴别植物,应具备如下条件:首先,应有必要的植物分类学和植物形态学与解剖学知识,方能正确理解检索表中鉴别植物特征的涵义,从而对照植物标本鉴定其名称;其次,要求被鉴定的植物标本要尽量完整,对它的花果还必须有供解剖用的足够数量;最后,要有1个10倍以上的放大镜和锋利的小刀片,以备鉴别植物时切割花的器官进行观察,因为花果常是分类的重要依据。
2 中国桑种的特征性状与分布
中国土地辽阔,南北跨纬度50度(4°N~53° 23′N),东西跨度62多度(73°E~135°10′E);地势复杂,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平原、河谷交错分布,土壤类型复杂;农业海拔高度-150~3 000 m以上,局部地区形成“立体农业”的特点;气候多样,有寒带、温带和热带,有湿润区和干旱区。中国是桑树的起源中心,栽桑养蚕历史悠久,桑树普及全国各地,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生长,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了极其丰富的桑树种质资源[1,3]。
中国的桑属植物,目前已有15个种、4个变种[4]:桑种有长穗桑、长果桑、鲁桑、白桑、黑桑、华桑、广东桑、细齿桑、蒙桑、山桑、川桑、唐鬼桑、瑞穗桑、滇桑、鸡桑15个;变种有鬼桑、大叶桑、白脉桑、垂枝桑4个;其中鲁桑、白桑、广东桑、瑞穗桑及变种大叶桑是栽培桑种,其余为野生桑种。现将各桑种及变种的水平、垂直分布及特征特性叙述如下。
2.1 长穗桑(Morus wittiorum Hand⁃Mazz.)
2.1.1 分布 本桑种原产于中国。分布在湖北、湖南、贵州、广西、云南等省(区),生长于海拔700~1 650 m的山中、山谷、水边疏林中。
2.1.2 特征特性 中、大乔木或灌木。树皮灰色或白色。当年生枝条黑褐色、亮褐色或青褐色,有黄褐色长椭圆形及纵向的浅型皮孔;多年生枝条色较淡,有黄褐色长椭圆形及纵向的线状皮孔。芽椭圆形尖头或三角形,褐色。叶长椭圆形或椭圆形,不分裂,叶面深绿色,光滑无毛,叶背带黄绿色无毛,叶尖渐尖头或尾状长1.0~2.0 cm;叶缘浅齿或近全缘,叶基圆形或近圆形,也有歪斜,基脉三出。花雌雄异株,雄花长8.0~11.0 cm,小花有柄;雌花花序长5.0~16.0 cm,雌花短花柱,花柱长约为子房长的1/5。柱头二裂,内侧具小突起。聚花果窄长圆筒形,成熟紫红色[5]。
2.2 长果桑(Morus laevigata Wall.)
2.2.1 分布 本桑种原产于中国、印度、马来西亚。分布于中国的贵州、云南、广东、广西、西藏等省(区),生长于海拔700~1 800 m的山坡、沟谷、路旁的杂木林中。
2.2.2 特征特性 大、中乔木。树皮灰白色,当年生枝条青灰或灰黑色,多年生枝条青灰白色。芽椭圆形尖头,长0.9 cm,芽甚大,芽鳞7片,棕褐色。叶卵圆形或广卵圆形,叶厚,多系不裂,少有2~3个浅裂,叶上面平滑无毛,荫生叶稍糙,叶背无毛,叶尖长的渐尖头或尾状,叶缘为小形锯齿,叶基浅心形,截形或圆形,基脉三出。花多为雌雄异株,雄花序细长,生绢毛,长5.0~12.0 cm,花序柄细长,花疏生,小花有花柄;花被片卵圆形,4片,生有很多黄白色的长毛;雌花序为窄长圆柱形,生绢毛,长4.0~12.0 cm,花序柄长1.0~1.9 cm,花被片圆形,4片,稀有短毛,花被边有毛,雌花无花柱,柱头内侧具乳头状突起。聚花果成熟紫红色或黄白色[5]。
2.3 鲁桑(Morus multicaulis Perr.)
2.3.1 分布 本桑种原产于中国,现分布于全国各地,以浙江、江苏、山东等省最多,生长于海拔100~1 200 m,多作成片栽培或作乔木养成散植于村旁附近的田边、家前屋后。
2.3.2 特征特性 灌木,有多干,也有乔木,树冠开展,树皮光滑。枝条粗长,稍有弯曲,也有粗短而直立,皮色青灰或灰褐,也有黄与棕褐色节间微曲;枝条有少数下垂,新梢长而少。芽三角形,卵圆形或近球形。叶大,心脏形为多,通常不裂,叶面有凹凸不平的泡状缩皱,叶厚,色较深,光泽强,叶背色较淡,沿叶脉有毛,脉腋有簇毛,叶尖锐头、钝头或双头,叶缘多为圆齿,叶基心形。花雌雄同株或异株,雄花序长圆柱形,由密生的小花组成,垂性,小花通常有柄;雌花无花柱,柱头二裂,内侧具乳头状突起。聚花果为大形,长2.5~3.0 cm,幅1.3~1.5 cm,成熟紫黑色。
2.4 白桑(Morus alba Linn.)
2.4.1 分布 本桑种原产于中国。分布于全国各省(区、市),以西北、东北、西南地区栽培的较多,生长于海拔100~2 470 m的山地、丘陵、盆地、平原。
2.4.2 特征特性 乔木或灌木,乔木树干单一而直立,枝条细长而直,皮灰褐或青灰色。芽较小,三角形或广卵圆形。叶多为卵圆形或广卵圆形,多为裂叶,也有不裂及裂与不裂叶混生,叶面深绿色或绿色,无毛,有光泽,平滑或糙,无缩皱,叶背色较淡,脉上有疏毛,脉腋有簇毛,叶尖为钝头,锐头或尾状,叶缘为钝锐锯齿,叶基浅心形,或截形;叶柄较长而细。花雌雄同株或异株,雄花序呈圆筒形下垂,花序柄细长;雌花序卵圆形或椭圆形,雌花短花柱或无花柱,柱头内侧具乳头状突起。聚花果椭圆形,成熟紫红色,白色,贻红色。
2.5 黑桑(Morus nigra linn.)
2.5.1 分布 本桑种原产于亚洲西部,南高加索、叙利亚、黎巴嫩。中国新疆维吾乐自治区的南部及东部都有分布,自生于海拔1 500 m。
2.5.2 特征特性 乔木,树高约6 m,树冠大而密。幼枝被密毛,1年生枝条无毛,枝条短粗,分多数小枝,皮淡红色或近褐色。芽形大,圆状椭圆形或近似球形,褐色。冬芽发芽期比鲁桑种约迟15 d。叶广心脏形,通常不裂,稀有浅裂叶,在修剪之后常有裂叶出现。叶面深绿色,粗糙被刚毛、叶背色淡密生毛,沿叶脉多毛,叶尖甚短钝头或锐头,叶缘有不等的大形锯齿,叶基深心形;叶柄粗短1.0~1.5 cm,圆柱形,无柄沟,生密毛。花雌雄异株,雄花序圆筒形,长2.0~4.0 cm;雌花序短椭圆形,花轴密生长绢毛,花序柄短,长6~8 mm,雌花无花柱,柱头二裂,内侧密生小毛,外侧有绢毛。聚花果长2.0~3.0 cm,幅1.5~2.5 cm,成熟黑色。
2.6 华桑(Morus cathayana Hensl.)
2.6.1 分布 本桑种原产于中国。分布于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山西、陕西、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河北、河南、广东、广西等省(区、市)的山区。生长于海拔370~2 200 m的山谷、山沟、岗地、高的向阳山坡,与青杠、桦树、山核桃等杂木混生。
2.6.2 特征特性 以大、中乔木多,灌木少。树皮灰白或灰褐。幼枝枝叶被白毛,枝条直,皮青灰色或青白色,皮孔椭圆,大而少,黄白色。芽卵圆形尖头或椭圆形,色棕褐色。叶大,心脏形或广心脏形,裂或不裂,叶面粗糙,被稀刚毛,叶背被柔毛,叶尖钝头或尾状,叶缘有大而浅圆状齿或钝齿,叶基心形或截形;叶柄粗短有毛,无柄沟或有浅柄沟。花雌雄同株或异株,雄花序圆筒形,长3.0~5.0 cm,小花有柄,花被片卵状椭圆形,生黄白色毛;雌花序圆筒形,花轴生绢毛,花被片近圆形或卵圆形,生有毛,边缘有粗毛,雌花有极短花柱或无花柱,柱头内侧具毛,也有毛同突起混生。聚花果圆筒形,长2.0~3.0 cm,成熟紫红色、紫黑色或白色[6]。
2.7 广东桑(Morus atropurpurea Roxb.)
2.7.1 分布 本桑种原产于中国的广东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湖北、海南、四川、云南等省(区、市),以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栽培最多。生长于海拔100~1 230 m的平原、丘陵地,成片或散植于家前、屋后及庭院中。
2.7.2 特征特性 乔木或灌木,发条数多,枝条长而直,皮青灰色,棕褐色居多。芽卵圆形尖头,副芽大而多。叶小,通常不裂,叶薄,色淡,叶面平滑或稍糙,少光泽,叶背、叶脉稍有毛。叶尖长钝头或尾状,叶缘钝锯齿,叶基心形或截形。花雌雄同株或异株,雄花序为长圆筒形,长5.0 cm;雌花序密生无花柱,柱头内侧密生微毛。聚花果锥状椭圆形,尖端钝圆,成熟紫黑色。
2.8 细齿桑(Morus serrata Roxb.)
2.8.1 分布 本桑种原产于温带喜马拉亚、印度、巴基斯坦及中国西藏南部。生长于海拔2 600~3 340 m的山谷、小山向阳坡、河道两旁以及村庄附近,伴生于杂木林中。
2.8.2 特征特性 大、中乔木。树皮灰白色。幼枝被毛,老枝无毛,皮灰色或灰褐色。芽卵形,褐色。叶广卵形或近心脏形,裂或不裂,叶面深绿色,粗糙,有毛或无毛,叶背淡绿色,被白色柔毛,叶脉被毛,基脉三出,叶尖渐尖头或尾状,叶缘三角形锯齿,齿尖有短芒刺,叶基心形;叶柄被白毛。花雌雄异株,雄花序圆筒形,长2.0~5.0 cm,花疏生,花序柄、花轴生密绢毛;花被片长椭圆形,密生毛;雌花序短圆筒形,花被片卵圆形,生纤毛或密毛,雌花无花柱,柱头内侧具毛。聚花果短圆筒形,长1.5~2.0 cm,初熟红色,成熟后紫黑色。
2.9 蒙桑(Morus mongolica Schneid.)
2.9.1 分布 本桑种原产于中国及朝鲜的北部。分布于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中、西南及广西。生长于海拔700~2 900 m的向阳山坡、悬崖陡壁、石灰岩缝隙中、河边、沟边,与杂木混生。
2.9.2 特征特性 乔木或灌木。树皮灰白色,枝条细长,有韧性,枝条直,1年生枝条红褐色或紫褐色,多年生枝条灰白色,皮孔大而少,黄褐色。芽卵圆形,褐色或黄褐色。叶卵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通常不裂,叶面深绿色,平滑无毛,叶背无毛,仅叶脉散生微毛或无毛,叶尖长尾状或长锐头,叶尖长约3.0 cm,叶缘三角形大锯齿,齿尖均有2~3 mm的芒刺,叶基心形或截形。花雌雄异株,雄花序圆筒形,长3.0~4.0 cm,幅7 mm,花疏生,花被片卵圆形,表面被淡黄色毛;雌花序短圆筒形,长2.0 cm,花被片近圆形无毛,花被边有淡黄色纤毛,雌花有花柱,花柱长为子房长的1/2或等长,柱头比花柱长,内侧密生突起。聚花果成熟紫红色或紫黑色[7]。
2.10 山桑(Morus bombycis Koidz.)
2.10.1 分布 本桑种原产于中国的山地及日本、朝鲜。分布于中国的湖北、四川、河北、西藏等省(区)。生长于海拔500~3 000 m的山谷、向阳山坡与杂木混生。中国栽培的很少。
2.10.2 特征特性 乔木或灌木,发条数多,枝条直,皮层多皱纹而粗糙,皮黄褐色或紫褐色,皮孔多褐色。芽卵圆形尖头,褐色或黑褐色。叶卵圆形或心脏形,多为裂叶,也有裂或不裂混生,叶面深绿色,叶面粗糙无毛,叶背稍生微毛或粗毛,叶尖短尾状或短尖,叶缘有不整齐的钝锯齿或锐锯齿,齿尖有短突起,叶基心形或截形。花雌雄同株或异株,雄花序长1.5 cm,花疏生呈紫黑色;雌花序椭圆形,雌花柱长1.5~2.5 mm,柱头长1.5~2.0 mm,柱头内侧密生微突。聚花果球状椭圆形,长2.0~3.0 cm,成熟紫黑色。
2.11 川桑(Morus notabilis Schneid.)
2.11.1 分布 本桑种原产于中国。分布于中国的四川、云南、贵州省等山区。生长于海拔1 400~2 100 m的山谷、山沟及向阳山坡,与杂木混生。
2.11.2 特征特性 乔木,树皮灰褐色。新梢和幼嫩枝生微毛,老枝条无毛,1年生枝条多为黑褐色,多年生枝条灰黄色,枝条粗长而直,节间微曲,皮孔椭圆形,黄褐色或黄白色。芽卵圆形尖头,芽腹离枝着生,青黑色,生长季节枝下部紫褐色;枝上部一部分芽黄白色,芽鳞4~5片,排裂疏而不规则。叶亚圆形,长8.0~21.0 cm,幅7.5~19.0 cm,叶面深绿色,粗糙无毛,主脉和侧脉隆起,叶背淡绿,平滑无毛,叶尖短钝头或锐头,叶缘较细锯齿,齿尖有短突起,叶基浅心形、圆形或截形。花雌雄异株,雄花序窄长圆筒形,长7.5 cm,花序柄长2.2 cm,花疏生,雄小花有柄,花被片椭圆形,黑褐色;雌花序圆筒形,长3.0~5.0 cm,花密生,有纵沟,雌小花无柄,花被片卵圆形,无毛,雌花长花柱,花柱长为子房长的2/3或等长,柱头二裂,比花柱长,内侧密生乳头状突起。聚花果圆筒形,果排列紧密,成熟时黄白色,附永存性花柱。
2.12 唐鬼桑(Morus nigriformis Koidz.)
2.12.1 分布 本桑种原产于中国的南部。分布于华南。生长于海拔500 m以下的地区。
2.12.2 特征特性 枝条灰色,皮孔白色点状。叶广心脏形,叶尖渐尖头,叶缘有整齐的钝锯齿,齿尖有短突起,叶基深心形,弯入深而狭,叶面平滑,叶背沿大的叶脉稍有毛,叶柄短有微毛或无毛。花序柄细,比花序长,有参差不齐的短毛;雌花长花柱,柱头与花柱等长或较长,内侧密生乳头状突起。聚花果球形,成熟时白色。
2.13 瑞穗桑(Morus mizuho Hotta.)
2.13.1 分布 本桑种原产于中国及日本。浙江、江苏、安徽、湖北等省均有少量栽培,零星栽植于海拔100 m以下的村庄附近、家前屋后。
2.13.2 特征特性 小乔木或高干养成。枝条粗长而直,皮棕褐色或灰褐色,皮孔较多。芽大三角形,深褐色。叶大,长心脏形,多系不裂,也有浅裂,叶深绿色,有微缩皱,叶厚,叶尖长锐头或尾状,叶缘有不等的锐锯齿,少数钝锯齿,叶基心形或浅心形。花雌雄异株多,同株少,雌花长花柱,花柱长1~2 mm,柱头二裂,柱头内侧密生乳头状突起。聚花果椭圆形或圆筒形,长约2.0 cm,成熟紫黑色。
2.14 滇桑(Morus yunnanensis Koidz.)
2.14.1 分布 本桑种原产于中国的云南省。生长于海拔1 300~2 300 m的地区。
2.14.2 特征特性 大、中乔木,枝条栗褐色,无毛,皮孔椭圆形。芽椭圆形尖头,叶心脏形,叶尖渐尖头,叶缘三角形锯齿,齿尖具短芒刺,叶基深心形,具有6~7对侧脉,侧脉直达叶边或齿端,叶柄长约5.0 cm,被有毛。花雌雄异株,雌花序长4.0 cm,宽0.6~1.0 cm,花序柄密生毛,花被片宽卵形或椭圆形,雌花有花柱,柱头内侧具突起。聚花果长圆筒形,单生于叶腋中,长4.0~6.0 cm,成熟后红色。
2.15 鸡桑(Morus australis Poir.)
2.15.1 分布 本桑种原产于中国和硫球群岛。分布于中国的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台湾等省(区)。生长于海拔250~2 040 m的向阳山坡、悬崖壁、沟边、路边、田边,与藤、草、杂灌木混生。
2.15.2 特征特性 灌木或小乔木。树皮暗褐色。枝条细长而直,暗黑色、青褐色居多,皮孔大,黄白色或白色。芽卵圆形或三角形尖头,褐色。叶多为卵圆形,也有心脏形,通常有2~7个不规则分裂,也有不裂,叶面稍粗糙,叶背通常无毛,主脉被微毛,脉腋有簇毛,叶尖尾状或长锐头,叶尖长约2.0 cm,叶缘有不规则的锐、钝锯齿,齿尖有短突起,叶基心形或截形,也有圆形。花雌雄异株多,同株少,雄花序圆筒形,长2.0~3.0 cm,花疏生,小花有柄;雌花序椭圆形或扁椭圆形,雌花有花柱,花柱长为子房长的1.5~2.0倍,柱头与花柱等长或更长,内侧具毛。聚花果短椭圆形,长1.0~2.0 cm,成熟暗紫色或黑色,附永存性花柱。
2.16 鬼桑(Morus mongolica var.diabolica Koidz.)2.16.1 分布 本桑种是蒙桑的变种。产于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中、西南、华南等省(区)的山地。生长于海拔500~3 000 m的向阳山坡、悬崖壁、石灰岩缝隙中、河边、沟边,与杂木混生。
2.16.2 特征特性 乔木或灌木。老枝条灰白色,1年生枝条红褐色。芽卵圆形尖头。叶卵圆形或心脏形,常分裂,叶面被刚毛,甚粗糙,叶背密生毛,手摸有剪绒样之感,叶尖尾状或锐头,叶缘三角形锯齿,齿尖有芒刺,长约2.0 cm。花雌雄异株,雌花长花柱,柱头内侧具乳头状突起。聚花果圆筒形或椭圆形,成熟紫红色或紫黑色。
2.17 大叶桑(Morus alba var.macrophylla Loud.)
2.17.1 分布 本桑种是白桑的变种。原产于中国的四川省,多栽培在海拔1 000 m以下的村庄附近、田埂、路旁、家前屋后。
2.17.2 特征特性 小乔木,高干或灌木。枝条长而较细,枝条直,皮棕褐色居多,节间较稀。叶大,叶面平滑有光泽,叶尖锐头,叶缘钝锯齿,叶基浅心形或截形。花雌雄同株或异株,雌花具短花柱或无花柱。聚花果始熟时为红色,成熟紫黑色。
2.18 白脉桑(Morus alba var.venose Del.)
2.18.1 分布 本桑种是白桑的变种。原产于中国的陕西省。
2.18.2 特征特性 枝条细短而直,皮青褐色,节间短。芽卵形尖头,褐色。叶通常菱状卵形,叶尖锐头、钝头或渐尖头,边缘具不整齐锯齿,具有白色之粗叶脉,叶基楔形。
2.19 垂枝桑(Morus alba var.pendula Dipp.)
2.19.1 分布 本桑种是白桑的变种。原产于中国那一个省,没有明确记载,因为垂枝桑都必须嫁接在树干的一定高处,枝条才能下垂作观赏用。
2.19.2 特征特性 小乔木或高干养成。枝条细长而下垂,皮棕褐色。芽小三角形,褐色。叶小,通常分裂。
[1]中国植物遗传资源学会.中国植物遗传资源[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4:578-594.
[2]罗丽娟.植物分类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
[3]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中国桑树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4]夏明炯.桑树的分类及研究简史[J].中国蚕业,2015,36(3):7-13.
[5]夏明炯,潘一乐,储旋,等.贵州省桑树品种资源调查初报[J].作物品种资源,1984,(2):13-16.
[6]夏明炯,任长锐,吴朝吉,等.湖南省桑树品种资源考察报告[J].湖南蚕桑,1985,(3):3-8.
[7]夏明炯.桑树分类概述[J].湖北蚕业,1991,(2):37-41.
S888.3
B
1007-0982(2015)04-0008-07
2015-05-20;接受日期:2015-08-25
夏明炯(1932—),男,浙江吴兴,大专,副研究员。
Tel:0511-85629009,E⁃mail:zhanglinsr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