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龙现象

2015-05-15程妍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文化基因认定文化价值

程妍

摘 要:古龙的武侠作品在中国武侠小说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通过回顾古龙创作的武侠小说,分析作品的艺术魅力,揭示作品的精神内核、文化基因及文化价值。

关键词:认定;同构现象;精神内核;文化基因;文化价值

古龙简介:古龙(1938-6-7—1985-9-21),原名熊耀华。著名武侠小说家,新派武侠小说泰斗和宗师。

由于国共内战的缘故,熊耀华随家人移居香港,就读于德声教会小学。1950年漂洋过海,定居台湾。先就读台湾师院附中初中部,熊耀华当时就读卅五班,喜欢上三十七班的古X凤,因此后来笔名取作古龙。1954年秋考上成功中学(高中)。熊耀华在这段时间大量写诗,投稿蓝星诗刊、成功青年等。然而高二时,父亲熊飞(熊鹏声)无故抛弃妻儿,不久熊耀华亦离家出走,独居于浦城街,投靠外省帮派四海帮。1955年,熊耀华在晨光杂志发表小说《从北国到南国》,1957年秋,古龙进入淡江英专(即淡江大学前身),就读夜间部的英语科,第二年弃学。为了谋生,他开始从事武侠小说创作。

一、认定

古龙在1960年至1963年是古龙的萌发阶段,发表了《孤星传》和《护花铃》等十余部小说。1963年,第一个妻子郑月霞开始和古龙同居。感受家庭温暖的古龙,接连发表了《大旗英雄传》、《武林外史》和《绝代双骄》等六部长篇。1964年至1966年发表的《浣花洗剑录》探索武道,另辟武侠蹊径。《武林外史》奠定古龙武侠小说的“浪子”风味。《绝代双骄》有明显的寓言化倾向,是颇受到好评的长篇武侠喜剧。此时倪匡和古龙结为莫逆。 1967年又出版《铁血传奇》集武侠、文艺、侦探、推理、寓言于一身。以上作品皆接近或超过百万字,质感也明显提升,是古龙创作的茁壮阶段。1968-1969之交,《多情剑客无情剑》开启了古龙创作的成熟阶段。其中《陆小凤》系武坛首席名家金庸封笔后亲自为旗下的明报邀稿,有世代传承的意味。1969年创作了一部先有剧本后有小说的武林奇书《萧十一郎》,赢得读者的广泛赞赏。1976年香港邵氏以《流星·蝴蝶·剑》和本书为底本,开创了武侠电影的又一次高峰,也缔造了古龙的电影时代。中国时报后来向古龙邀稿,于是就有了《碧血洗银枪》。古龙在小说渗入散文和新诗的句法,写出《天涯·明月·刀》等小说。直到1979年《英雄无泪》《新月传奇》完成后才走向衰退,创作锐减,代笔横行,古龙至此未再发表重要作品。古龙与金庸、梁羽生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他的武侠小说创作理念是“求新求变”,不受传统拘束,将中外经典镕铸一炉,他为“武侠美学”理念的形成与“武侠文化”的推广作出了巨大贡献。古龙为人豪气干云,才华惊人,将武侠文学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在中国武侠小说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综上所述,古龙所创造的文化价值可以将这种文学现象认定为古龙现象。

二、同构现象

1.传统的暴力与内省优雅结合。对于暴力描写的精致化,武侠小说向来奉行不遗余力,所以陈平原先生认为这里面透过著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嗜血欲望”。前述传统武侠小说中将武功招式诗文化、意象化的描写,也是对暴力的美化,并未真正反省暴力所带来的伤害。这种站在受害者立场的同理与同情心,在武侠小说中却甚少见到。以古龙为例,在《孤星传》、《流星·蝴蝶·剑》中曾透过斐钰、孟星魂杀人后的痛苦,反省了暴力的残酷,成为中国武侠小说把暴力嗜血与优雅内省结合的先驱。

2.赞赏趣癖。趣癖就是性灵的表征,人们就可以由趣癖观性、由情欲观性,性因情而可以被理掌握。就西门吹雪此一形象所象征的精神内涵来看,身为一个如《浣花洗剑录》中的东瀛白衣剑客般献身武道的“剑神”,他的特立独行与不为世人所理解本来就是极自然之事,所以他的许多“怪癖”除了是“艺术化”的结果,其实同时也是他独特人格与内心世界的外显,趣癖成为古龙创作人物又一突出的特点。

3.揭示人性、关怀人性。古龙的作品注重的是人性的描写,古龙一再强调:情节的变化是有限的,人性的变化是无穷的。在武侠小说中深入揭示人性,把江湖人物的超现实的活动人性化,是武侠小说发展的必由之路。古龙把自己对现实人生的感情倾注到作品中,作品虽然写的是虚幻的人和事,但读者却能从中读到一种对现实人生的感悟。无论世间之事如何变幻,人性中的关怀,爱心,助人,同情等,总是应该承继和发扬的美好感情。人性并不仅仅是愤怒,仇恨,恐惧,其中也包括了爱与友情,慷慨与侠义,幽默与同情。古龙也在自己的作品中充分体现人性、把个人的性情、感悟放在从未有过的高度。他着重塑造了花满楼这一人物,他天生眼盲,可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对生命充满了热爱。他可以听见雪花飘落在屋顶上的声音,能感觉到花瓣在春风里慢慢开放的那种美妙的生命力,知道秋风中总是带着从远山上过来的木叶的清香,有着自己的爱人上官飞燕。花满楼用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带领读者去领悟人生的可爱,因为每个季节里都有很多让人忘却烦恼的赏心悦事。

三、精神内核

1.人性的至高。古龙小说最注重的是人性的体验,他用细腻的笔触去描写人物微妙而复杂的情感,常用生与死,幸福与痛苦这样尖锐对立的矛盾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高贵独立的人格,以此来揭示生命的真谛。工业化的社会发展,社会文化多元化,人们的价值观,信仰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而特定的价值观已经无法应对大众普遍的精神困境。在社会生存空间中,人们越来越感到孤独,人们对自我价值的存在越来越感到恐慌。这就形成了现代社会的孤独感和寂寞感。而古龙小说反映的正是这种现代意识和现代情绪。古龙笔下的英雄人物无不是侠肝义胆的武林高手,他们笑傲江湖,为自身人格的价值,为弱者的权利,不惜以生命相搏,以热血来演绎生的辉煌,然而最后他们又同是那样的孤独和寂寞。他不写魔、不写神,他写浪子、写美女、写草根,写真正的人。古龙笔下的主人公正是现代人精神的写照:孤独、寂寞、伤感、无奈。

2.友敌本一体。古龙以多种形式描写了仇人之间的友情,仇敌之间因了解而敬佩而惺惺相惜,这种感人至深的友情所造成的强烈冲击,使人物形象变得更加深沉动人,使故事充满人情味,更加感人至深。人性与真情的力量战胜了复仇的欲望,古龙在作品中着意宣扬美好的人性。古龙所塑造的人物在拥有独立高贵的人格外,还有着人性的良善。古龙对人性中善良的一面,永远充满信心。

3.爱情有花直须折。古龙描绘的是一种“有花堪折直需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莫使金樽空对月”及时行乐,尽情享受的人生。古龙一生“仗剑江湖载酒行”,他经常借喝酒来麻醉自己,以忘掉心中的哀怨和寂寞。他生性洒脱,爱交朋友,也很“好色”,是一个性情中人,他注重友情,常常为了朋友而舍去心爱的女人。这些性情和行为直接影响了他的作品创作,使他作品的主人公或多或少的沾染他自己的性格。

参考文献:

[1]《论古龙小说中的人性》杨梦媛、李祥.

[2]《试论禅宗思想在古龙小说中的体现》古龙.陆小凤传奇[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5.

[3]《从献身武道到优雅的暴力——古龙新派武侠的武艺描写与武学内涵》.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化基因认定文化价值
舞蹈人类学视角下湘西土家族摆手舞的文化基因解码
浅析劳务派遣法律关系的认定
警务处置中家庭暴力的认定
浅析我国交通事故认定和交通肇事罪之间的关系
德国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分析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浅析泉州侨批的传统文化基因
中国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分析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研究
承德外八庙的文化价值与保护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