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仿课文写作

2015-05-15刘东霞

博览群书·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训练方法写作

刘东霞

摘 要:模仿课文写作是大面积提高农村初中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主要的训练方法:选出课文范文,模仿字、词、句;模仿段落;模仿全篇写作。激发兴趣,写作由浅入深,由起步到创新。

关键词:写作;模仿课文;训练方法;农村初中生

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学生作文能力的好差,直接影响着他语文科考试的成绩,影响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希望学生能写出好作文。但理想与现实往往不一致,如何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让语文老师们觉得棘手的事。尤其,面对基础差的农村初中学生更让老师们头痛。

一、农村初中学生作文现状

农村初中学生作文水平普遍较低,学生怕写作文, 对写作兴趣不高,写作能力与城市学生相比拉开一定的差距。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错字病句多、不知如何选材、写作思路不清晰、中心不明确、平铺直叙、无真情实感、语言表达平淡等。其主要原因是农村初中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比较低,比如:语文基础差、语文知识应用能力差、作文训练不足、阅读量过少、阅读范围不广以及写作方法、素材积累、见闻阅历等方面也比较欠缺等等。

二、解决问题的办法

身为农村初中学校的语文老师,我希望在作文教学中能找到有效的途径来改变现在这种现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出发,设法降低作文难度 ,让学生有“法”可依,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乐意去动笔。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与实践,我认为模仿课文写作,是可依之“法”,是提高农村初中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模仿课文写作的训练方法

模仿课文写作的训练应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从形到神,从模仿到创作。模仿是一种有意识的接受性学习,能让学生以较低的基础起步,选择有代表性的课文让学生仿写,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模仿不是简单的抄袭或生搬硬套,它是根据范文进行的一种创造性作文训练。而课文则是最容易得到的范文。①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文质兼美,很多课文是我们让学生学习写作的好例子。

经过实践,我总结了模仿课文写作的一些主要的训练方法:

1.先从简单字、词、句模仿开始。(1)模仿用词。学会准确的运用动词、形容词等。例如:七年级下册《春》中的句子“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先引导学生品味:“偷偷地”和“钻”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情景。 “嫩嫩的,绿绿的”写出草的质地、颜色。可提示学生模仿“偷偷地”、“钻” 、“嫩嫩的,绿绿的”等词写,上课了 “我”迟到的情景。例句:上课了,我悄悄地从后门溜进来,急急地,轻轻地。(2)模仿修辞、句式的运用。学会用恰当的修辞、句式描述生活场景,表达真情实感。例如:《春》中的句子“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可仿照此句写公园里的树。例句:公园里的树,整整齐齐的,在雨里站立着。在模仿字、词、句时,要注重联系生活中的情景来描述,写出真情实感,模仿还要灵活,可模仿某个句子中的某个分句等。可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选喜欢的句子写到笔记本中,并仿写句子。

2.接着对某一段落或某几段进行仿写。可从形式上、内容上、修辞上、写作手法上进行模仿。例如:《春》最后三段用三个比喻句写出春天“新、美、力”的特点:(1) 你能用别的比喻句写出春天的特点吗?请写出三句。例句:春天是美丽的,像争奇斗妍的花朵,散发出生命的芬芳;春天是热情的,像潺潺流动的溪水,唱出动人的歌声;春天是诗意的,像风华正茂的诗人,播种人生的希望。(2)还可以让学生以“夏”、 “秋” 、“冬”、 “雨” 、“雪” “母爱” “师恩”等为赞美的对象,写几个比喻句。仿写段落内容应灵活多样。教师应选出课文中容易模仿且有特色的段落让学生学习。先在课堂上,精心品读,再设题让生仿写。

3.接着针对全篇进行仿写。(1)模仿结构布局。例如:《春》可模仿其“总——分——总”的结构。中间的分的部分,则是由五段组成的并列结构。分别是: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所以可以模仿其“总——分——总”的结构写一篇关于其他季节的作文。如:《夏》《秋》《冬》等。也可以模仿其结构写一些写景状物的文章《雨》《雪》等文章。也可以写人《母亲》等。各类题材文章均适用。(2)模仿选材、立意、构思。例如:《春》主题是赞颂春天,激励人们珍惜春光,奋发向上。选材是抓住春天的“草”、“花”、“风”、“雨”、 “人”的特点来写。可模仿《春》选材、立意、构思来写《秋》。主题是赞颂秋天,激励人们珍惜秋天的劳动果实。选材是抓住秋天的“果树”、“稻穗”、“人们”的特点来写。(3)模仿开头、结尾。例如:《春》的开头“盼望者,盼望者,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开篇点题,开头简短,用反复、拟人的修辞方法表达了盼春心切以及喜春的感情。结尾三个比喻句独立成段,运用段落排比的方式结束全文,升华主题表达颂春惜春之情。开头结尾互相照应。可模仿《春》开头、结尾来写《秋》。《秋》也可以开篇简短开头点题,用反复、拟人的修辞方法来写。“盼望者,盼望者,夏天走了,秋天的脚步近了。”结尾也可以用三个比喻句“秋天像……”独立成段,运用段落排比的方式结束全文,升华主题表达颂秋爱秋之情。这是较为简单的模仿,侧重于形式的模仿。学会之后,可以进一步提升。例如:同样写《秋》,注意做到开头、结尾互相照应,开头、结尾用某种修辞方法来写。所用的修辞方法不一定与《春》的一样,但犹如凤头豹尾,开头吸引读者的眼球,结尾又升华主题,余音缭绕。文章从开头到中间直至结尾,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这是在模仿的基础上创新。(4) 模仿中间部分。v例如:《春》中间的分的部分,则是由五段组成的并列结构。《秋》中间的部分可模仿采用并列结构。但应根据主题及内容灵活用两段至五段并列结构。如用两段,可以是两段内容相互对照表达主题。如用三段,往往可以从同一事物的三个不同的角度表达主题。(5)模仿写作手法等。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如: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小见大、欲扬先抑、正侧面结合、开门见山、承上启下、卒章显志、联想、想象、烘托、渲染等。应结合每篇课文的实际来学习模仿写作手法。例如:《春》中的虚实结合。春花图,由眼前的桃花、杏花、梨花,联想到秋后丰收的景象:“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可以引导学生模仿虚实结合写作手法来写《秋》,可以由眼前的“饱满的稻穗”联想到农民曾在田地里挥洒了多少汗水。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觉得有话可说了,对写作也有点兴趣了,写作能力也有所提高。

总之,模仿课文写作,是让基础差,写作能力不高的农村中学生,充分利用课文这一资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模仿是起步,过程是要提升,最终则达到创新。

参考文献:

[1]注①出自《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猜你喜欢

农村初中生训练方法写作
谈高中数学习题训练方法与答题技巧
壁球反手击球技术及其训练方法
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农村初中生人际信任与社交焦虑相关研究
简论1min跳绳训练方法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农村初中生思想道德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