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增收新模式:土地反包倒租
2015-05-15
与中国广大农村一样,之前,广西百色市右江永乐乡那水村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家里的土地没有得力人手耕种,产出非常少,有的甚至被荒废了。
2008年,华润希望小镇开始在那水、那平、塘雄三个自然村建设,在改变了当地居住环境之后,开始尝试新的生产模式。2009年初建起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成员入股达424名、1924股共19.24万元,华润慈善基金入股20.26万元,目的是使小镇经济从松散的小农经济步入资源逐步整合的合作社经济。并先后建起了瓜果育苗厂、家禽孵化厂、养猪场,开办了日用品批零超市和农资批发部,让农民实现了自主“造血”。
在经历了“统购统销、引导起步”、“优化品种、合作经营”等帮扶阶段后,从2012年开始,对于土地这个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华润希望小镇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平台,开始进行“土地流转试验”,采取“超市+公司+基地+农户”的种养模式发展生产,让农民有“地租+务工收入+分红”3份收入。
具体说来,村民自愿将土地流转到华润百色希望小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出资投入进行平整、兴修灌溉设施、引进先进的耕种设备、由专业技术人员指导耕种,在合作社的专业经营下,土地可以得到更高效率的利用,产出比提升,实现了土地的集约化增值。土地流转协议一般签署20年。土地流转后,每亩每年给农民租金1500元;土地被流转到合作社的村民,可以优先到合作社上班成为全职职工,继续在土地上进行自己熟悉的工作。
当然,一些土地被流转出去的村民,如果不愿意在合作社里工作,也可以选择到县城创业、打工,再获得一份收入。这样,一批富余劳动力也被解放出来,可以在新的领域里发挥更大效用。
村民韦锡山将自家的6.6亩土地流转给公司后,一直跟随华润五丰搞生产、学技术,如今已经是种植小番茄的技术能手。2013年,他与公司在“反包倒租”的80亩土地上种植小番茄,仅一季小番茄就获得了11万元收入。
多年前,李得发还是那水村的一名村民,现在他的身份是华润希望小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股东”兼“员工”,他家的几亩田地流转给了合作社。如今的李得发在合作社里“上班”,每月除了领取2000多元的工资外,还可以在每年底获得一份分红。
如李得发这样身份转变的人还有很多。那水、那平、塘雄这三个临近自然村里的整块土地,几乎都流转给了华润希望小镇农民专业合作社。掌握了技术的农民还走出了希望小镇村庄,“反包倒租”到别的乡镇,自己做上了老板。
“一定时期内,农民的收入波动不是特别大,一万元基本到顶了。我们就想出了‘反包倒租。” 华润五丰(百色)农业产业基地销售总监叶俊进一步解释所谓的“反包倒租”,即公司流转了农民的土地后,制定好种植规划和一整套标准化管理模式,让农民根据能力重新向公司承包一定的面积,按要求实施具体的日常管理,通过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比按天或者按月更高的管理费。“当然,能够推行‘反包倒租,必须有两个大前提:一是保证技术支撑;二是农民有参与激情。”
“开展‘公司+基地+农户培训了农民,如今的‘反包倒租激发了农民真正的参与激情。从目前来看,这套模式行之有效。”右江区分管农业的负责人说。
2014年,华润百色希望小镇人均收入达到1.3366万元,是2012年首次突破万元大关后,连续两年超过20%的增长。在这个人均水田不足1亩,欠发达、后发展的革命老区,仅靠种养即收入过万已属不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