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翰青:化学家的别样气质
2015-05-15徐百柯
徐百柯
袁翰青与化学结缘颇有戏剧性。十几岁就读于南通师范学校时,在当时还很罕见的中学实验室里,一堂化学实验课,要求在一块玻璃上面涂蜡,蜡上刻字,再在玻璃反面放个盘子,装进硫酸加少许萤石,于是产生氟化氢,蜡被融化,玻璃上面就印上了字。
那一次,他印在玻璃上的是“努力”二字。
努力的袁翰青,后来考入清华学校化学系,留学美国伊利诺大学,回国先后担任中央大学、北京大学教授,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然而1949年后,他逐渐淡出了自己的有机化学专业领域,被委以众多行政管理工作。他的小女儿袁其采曾问过他:“你要是当初不回国,一直搞你的专业呢?”
袁其采并不讳言,自己内心里替父亲感到几许遗憾。“我总觉得,搞科学的人不能搞这么多的社会事务”。
当时,面对女儿的问题,袁翰青只是笑笑,并没说什么。袁其采猜测:“可能觉得我幼稚吧,理解不了他们那辈人的想法。”
现在回望,袁其采承认,从1949年到1957年,父亲虽然离开了专业,但干的都是开创性的工作,“他自己可能不会感到遗憾”。
袁翰青先是出任中央科普局首任局长,商务印书馆由沪迁京,他又担任总编辑。1955年,他奉命负责筹建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在科学院领导与他谈话确定工作的第二天,他就出发赴任。1956年,第二个五年计划把建立科技情报研究机构作为发展科技事业的一项重点工程,袁翰青被委派负责筹建中科院科学情报研究所,并担任代理所长。
当选学部委员时,撰写个人情况,袁翰青写道:“无论哪一次工作调动,我都高高兴兴地接受,努力去做好……”熟悉他的人都说,努力,是他身上最本质的东西。
与之相伴的是好强,这使他乐于接受白手起家的开创性工作,生活中也同样如此。家住北京东四,到灯市口买了床板,60多岁的人,偏不要车,自己扛回家。晚年身体有病,行动不便,一日到图书馆领图书证,回家特别兴奋,带点儿孩子气地向女儿炫耀:“我今天去图书馆,你猜,我领了个第一号!”
在女儿眼中,袁翰青身上有种文人气质,感触颇多,读诗词、看小说和电视时,也容易感伤。“但又不是带着颓废那种,他的内心是很坚强的。”袁其采说。
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袁翰青被打成“右派”;“文革”中他又顶着“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被轮番批斗、隔离审查,直至送到河南劳动改造。根据他在干校的简单日记,3年中他放牛、喂猪、挖塘泥、修田埂、插秧、挠秧、参加一天18个小时的割麦大会战,同时还要写交代材料,接受批判。
他本喜欢苏东坡的一句诗“事如春梦了无痕”,后来曾改易二字为“事非春梦岂无痕”。二字之易,给袁其采留下很深的印象。她觉得,父亲所指,倒不是事业上的变动,对那些,他不应遗憾,“使他这样感触的,主要还是政治风云的变幻”。
然而即使是在困境中,他身上的那种气质,也能为生活点亮某些奇妙的情趣。袁其采还记得,自己结婚时,父亲从干校请假回家,俨然一副老乡模样,肩上挑着条扁担,除物什外,还特地从河南挑回了烟花鞭炮。“其实他在干校很苦的,年过花甲的人了,要换成我,肯定情绪低落。但是他回来,把欢乐带给我们,也把对生活的热爱显示给我们”。
一次放牛时,袁翰青差点儿被牛顶死。回北京探亲,他专门跑去买了一个小雕塑作为纪念。塑的是,牧童坐在牛背上,闲适地吹着竹笛。
忆及此事,袁其采的目光投向远处,柔声说:“这东西现在在我一个姐姐那儿……爸爸,在屈辱的情况下还有对生活的那种……”
你该知道的
袁翰青(1905~1994),江苏南通人,化学家、化学史家、科技文献学家。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的袁翰青,1925年以优秀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化学系录取。1929年大学毕业时,被公派到美国深造,1932年获得美国伊利诺大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33年回国,先后任南京中央大学化学系教授、甘肃科学教育馆馆长、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及化工系主任。此外,他还在北京师范大学和辅仁大学兼任教授,讲授化学史等课程。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是北大著名的“三大民主教授之一”。他曾在美国从事立体有机化学研究,发现联苯衍生物的变旋作用,获美国Sigmaxi自然科学荣誉学会会员称号,获得荷兰科学家范霍夫奖。著有《中国化学史论文集》《溶液》《化学重要史实》,译著《只有一个地球》,还翻译了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一卷。
他热衷科普创作,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埋头创作,在《光明日报》《新观察》上发表了很多科普文章,如“含镍白铜”“原子能的故事”;还出版了《溶液》《糖的故事》《铜的故事》《氟的工业制造技术》和《硼烷的制备》等科普著作。直到晚年,年老体衰,仍然坚持要看书、思考、写作。半身不遂之后的袁翰青靠着坚强的意志,或是自己左手书写,或是口述请人代笔,他在《北京晚报》“百家言”专栏发表了《“科学”“技术”两词溯源》《诺贝尔遗嘱和诺贝尔奖》《漫谈X射线》《“马和”发现氧气的问题》等短文,受到广大读者的传阅和欢迎;还陆续在《百科知识》《化学通报》等杂志发表了有关化学史料方面以及漫谈科技情报工作等方面的文章几十篇。尤其是在1980年到1988年,对中学教育十分关注的他在《化学教育》上连续介绍了26位世界著名的化学家,如拉瓦锡、道尔顿、门捷列夫等。以翔实的史料记述了这些科学家的生平、成就以及在历史上起到的重要作用。他们的崇高理想、坚忍的意志以及为科学事业的牺牲精神和创新精神,都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文章连载,受到众多中学教师的欢迎,为他们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一生酷爱读书买书的袁翰青,从不讲究吃喝穿戴。一件衣服洗得褪了颜色,一副眼镜戴了几十年,也不张罗添置新的。他把有限的工资很多用在购买图书报刊上。他看书写文章的时候全神贯注近乎痴迷,我们在他的近旁说笑、看电视,他竟能够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完全沉浸在眼前书稿的世界里。他晚年著作《化学重要史实》的序言中有这样一句话:“几乎没有例外,伟大的化学家都特别具有一种令人羡慕和尊敬的个人品质。”这段话应该说也是对袁翰青一生的真实写照。
袁翰青院士是中国科普事业的开拓者,作为我国著名的有机化学家和化学史家,袁翰青对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为中国科普事业的发展所做的努力更加值得记载和研究,晚年,他把自己最后的生命之光无私地奉献给了中国科普事业。作为科学家、中国科普事业的开拓者,他的名字将永远留传在中国科学史中,也将永远载入中国科普史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