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RFID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方案探讨

2015-05-15肖海慧虞俊杰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年8期
关键词:图书馆应用

肖海慧 虞俊杰

摘要:RFID就是一种电子标签技术,又称射频识别技术。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以达到识别目的并进行数据交换。RFID技术最先由国外引进,目前已经得到广泛运用,如交通运输、证件识别、电子政务、物流管理食品安全等等行业,而且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近年,RFID技术又被引进如各大图书馆,并且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RFID;图书馆;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8-0232-02

Abstract: RFID is an electronic tagging technology, known as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It works by non-contact two-way communication via radio frequency mod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exchange. RFID technology was first introduced from abroad, and has been widely used, such as transportation, identification documents, e-government, logistics management, food safety, etc. industries, and has played a considerable role. In recent years, RFID technology has been introduced, such as major libraries, and play an unexpected effect.

Key words: RFID; library;application

RFID无线射频技术是近年出现的一项重要科学技术,它由于自身的多重优点如识别性高、免接触、大容量、寿命长等等在很多领域中被广泛使用,尤其在广大图书馆内可以说是炙手可热,同时也让我们看到RFID无线射频技术在广大图书馆管理系统中发挥的巨大优势。然而,凡事都不可能完美,RFID虽然在广大图书馆管理系统中起到很大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对它存在的一些弊端有所了解,以便我们更好地对它进行运用。

1 RFID技术概述

RFID技术就是一种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可以说是21世纪十大技术之一,近年来在各大行业领域的应用中得到了迅速发展。RFID技术在工作时无需人工操作,同时也不受各种恶劣环境的影响,它的工作原理是主要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简单的说它属于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

RFID技术引进至国外,已经被国外图书馆管理系统广泛运用,而且取得了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RFID技术在国内图书馆的应用起步较晚,图书馆通过对RFID技术的应用,取代了图书馆之前传统服务模式,加強了图书馆的整体管理并提高了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不仅节省了图书馆员的体力劳动,很大程度上提高图书馆管理流程以及服务效率。这样图书馆就可以很好的为读者提供便捷的图书借还、查询等服务。

2 RFID在图书馆管理系统的优势

2.1 RFID技术相比传统条形码技术的优势

我们知道,RFID系统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应该就是RFID标签,让RFID标签与以往传统的条形码相比较,可以总结以下优点:读取距离较大,支持多目标识别、快速读写、可自行修改存储信息、重复使用等等。

有学术文章中显示:RFID技术运用在图书馆领域中效果明显,1.资料可更新速度快,2.信息接收传播穿透性强,3.资料辨读快捷,4.储存容量大,5.快速扫描,6.重复性强7.抗污染能力8.耐久性强等等。以上这些足以说明RFID标签相比传统的条形码的优势所在,同时也进一步证实了RFID标签取代传统的条形码是图书馆管理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2.2 RFID系统在管理上存在的优势

图书馆对RFID系统的引进使图书馆步入了智能化管理阶段,RFID系统在图书馆的管理中很大程度上为图书馆节省了人力,大大提高了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效率,更是为广大读者提供迅速便捷的自助式服务。我们把RFID系统在图书馆管理中显现出来具体优势也可简单概括为简化借还书的操作过程,实现快速盘点操作,快速完成图书分拣工作,迅速搜索归错架位的图书等等。

图书馆对RFID系统的引进,预示着图书馆的管理系统正在进入一个革新阶段。图书馆在对RFID的应用中不论是图书馆管理还是服务都会有一个很大的促进作用。

另外,图书馆对RFID技术的引进可以很大程度上推翻了图书馆原有的陈旧制度,消除特殊群体的诸多使用障碍,同时在物质上保障了一些特殊群体享用图书馆资源的可能性,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图书馆为大众服务的公平公正理念。

3 RFID在图书馆管理系统中存在的弊端

3.1 成本高

很多人在研究RFID技术在图书馆管理系统应用问题中普遍都会考虑到成本问题,我们知道,成本问题应该是制约RFID技术在图书馆推广应用的重要因素。

那么RFID技术的高成本都来源于哪呢?我们来了解一下:RFID技术的成本有标签的费用,读写器等硬件费用等等,读写器等硬件虽然说价格不低,但其需求数量有限,所以其占的成本比例较小。RFID技术的主要成本应该是电子标签,第一电子标签价格较高,第二其需求数量巨大。如果一个图书馆拥有上百万的图书,那么它就需要同等数量的标签进行标定,所以说成本会大大增加。但是,如果实行标准化,大批量生产就可以降低电子标签的价格,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所以,国家相关部门在完成统一标准后,可大力提倡鼓励政策,加快国家标准的推广。与此同时对RFID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2 标准不统一

现在很多图书馆都面临着标准不统一的问题。目前,电子标签在全球还没有形成一个正式统一的国际标准,RFID行业标准以及相关产品标准仍然还是各式各样的。由于各国间的标准不统一,各个生产商也只是执行自己的标准,所以市场上就会出现各式各样规格的标签。然而,在标准不统一的情况下,不同的标签将对RFID系统的互通和整合造成一定的阻碍。

所以说,在RFID阅读器和电子标签不能通用的情况下,图书馆与馆之间就很难顺利完成进行数据交换和协同工作,这样会给它们互借和系统更新换代造成很大困难。

现在,国际上已经形成了三大标准,它们各属于欧美、日本、国际标准化组织。目前存在的很大问题是这三者各自的系列标准互不兼容,它们所推出产品也多互不兼容,这给RFID技术的推广造成了很大的阻力。

3.3 安全问题

其实 RFID系统同时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第一安全问题就是标签本身的安全。首先是标签的尺寸问题:我们都知道,电子标签为RFID系统的应用基础,但目前电子标签还存在着尺寸不够小,易被撕掉,这样就没法读取该到图书的信息。所以鉴于以上问题的出现,电子标签的尺寸大小应当做进一步的调整,调整到一定小的程度以便达到隐蔽效果,同时应当加强图书馆日常管理工作,最大程度的避免图书损坏情况。

其次是标签抗水性差:我们知道液体有时可以吸收无线电信号,如果标签一旦被水或者其他液体侵湿或者污损就很难发挥作用甚至是失效。这样不仅会严重影响图书馆的管理系统,同时也会出现一些安全漏洞。

再次就是标签信号不稳定的问题:图书馆的图书如果在借阅流通过程中或者说是因为其他原因导致标签被各种物质包裹、被金属物阻挡、因为受到外力挤压而产生变形的话,很可能造成标签内部线圈折断,使其信号失效。其实,标签受损是造成图书无法正常办理借阅手续的常见的原因之一。

RFID系统的另一个安全问题就是信息安全。RFID是基于无线信道进行信息读取的,标签很有可能会被附近其他阅读器识别到,当它受到外界主动攻击时抵御能力不够,这样会很容易造成读者及图书的信息泄露。

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在芯片容量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引入授权和加密算法,使用者必须在获得授权或同一系统内的阅读器和标签才能达到互通效果,以便于把泄露信息的情况降到最低。

4 结束语

相比以前传统的图书管理系统,RFID技术有着很多优势,它帮助图书馆工作人员省去了倒架、剔旧、排架等复杂琐碎的工作,大大提高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同时也为广大读者提供了诸多便捷,提高读者满意度。虽然RFID技术在图书馆管理系统中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上述问题,但它有着很多不可代替的优点,仍然得到人们的广泛运用。社会在不断进步,科学也在不断发展,RFID技术也会逐步走向成熟,所以有理由相信RFID技术在未来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和应用中有更好、更远的发展前景,它将会把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引导进一个崭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

[1] 王若琳.RFID技术及其在我国圖书馆领域的应用前景分析[J].情报杂志,2006(3):30-34.

[2] 秦红.RFID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分析探讨[J].现代情报,2009(6):130-132.

[3] 马瑞,洪光宗.RFID在图书馆:挑战与机遇并存应用与创新同在[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3):86-89.

猜你喜欢

图书馆应用
图书馆
飞跃图书馆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