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磁痕迹的概念、分类及其特征
2015-05-15童冬生王圣江
童冬生 王圣江
摘要: 根据物质转移理论,犯罪必然留有痕迹。只有没有发现犯罪痕迹的现场,不存在没有痕迹的犯罪现场。犯罪人在案件现场除了留有传统意义上的痕迹以外,还留有电磁痕迹。同传统的痕迹一样,电磁痕迹同样具有客观性、真实性、精确性,能够为案件侦破提供线索、为案件串并提供支撑。作为一种新型的痕迹,电磁痕迹已经广泛应用于刑事侦查,且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本文详细阐述了电磁痕迹的概念、分类及其特征。
关键词: 电磁痕迹; 概念; 分类; 特征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8-0182-02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mass transfer, crime will inevitably leave traces. Only crime scene where traces are not found, crime scene of no traces does not exist. The criminal leaves traditional traces as well as electromagnetic traces in the crime scene. As the trace of traditional, electromagnetic trace also has the objectivity, authenticity, accuracy, can provide clues for the criminal detection, can provide support for joint cases. As a new kind of trace, electromagnetic trace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criminal investigation and has played a more visible role. Concept、classific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magnetic trace is elaborat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electromagnetic trace;concept;classification;characteristics
隨着电子信息发展,电子产品得到了迅速的推广与普及,随身携带电子移动通信工具作案的犯罪嫌疑人增多。通讯工具、存储设备、计算机等电子产品在运行过程中会向周围发射信号或留下相关信息。这些信号或信息记录、反映了犯罪嫌疑人相貌特征、行动轨迹等。电磁痕迹是指人的某种行为,通过摄录装置、磁卡凭证、通信设备,储存在电子设备记忆系统中的相关信息。电磁痕迹存在于社会的各个方面,是痕迹检验工作开始注意研究的对象。通过对人的电磁痕迹进行检验,不但有助于侦查人员发现嫌疑人和收集证据,而且有助于侦查人员串并案件、抓获嫌疑人。同时,为有效控制高科技犯罪和侦破高科技犯罪案件,必须高度重视电磁痕迹的提取和分析技术。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提取和分析电磁痕迹技术能力日益提高,电磁痕迹在刑事侦查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1 电磁痕迹的概念
根据物质交换原理,犯罪嫌疑人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和周围的客体发生作用。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犯罪嫌疑人在现场留下手印、足迹、工具和枪弹痕迹等常规痕迹同时,通过某种电子设施,其主动的或被动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地遗留或存储在电子设备记忆系统中的信息与数据,称之为电磁痕迹。电磁痕迹的载体有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网络、存储设备等。比如说,根据无线电通信原理,移动通信工具在使用(包括开机后的待机状态或与其他用户保持通信的状态)过程中会向外发射信号,这些信号会被记录在有关载体上,就如同一个走在沙滩生的人的脚印被记录在沙滩上一样。这些被记录在载体上的信号就是电磁痕迹。人类的肉眼无法看清楚电磁痕迹,但通过先进的仪器和设备能提取、显示电磁痕迹,如犯罪后在现场环境中留下的热像,这是一种空间的红外图像,本质上也是物质转移的结果,属于电磁痕迹的一种。在电磁痕迹中,记录在载体上的信息和数据可能是犯罪活动情况的语言、文字、图像、数字等信息资源,并可供公安机关侦查、了解、掌握作案人犯罪过程、证明案件事实。视听资料和电子证据其物理本质都属于电磁痕迹,是电磁痕迹的几种具体表现形式。
2 电磁痕迹的分类
依据存储电磁痕迹的载体不同,可将电磁痕迹分为以下几类:
1)通讯电磁痕迹:
通讯电磁痕迹是指犯罪嫌疑人利用或携带通讯电子产品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储存在通讯电子产品中的各种痕迹。通讯工具传递着无形的信息,无论是否接通,都可以指明一个方向,发现一个线索,为缩小侦查范围提供帮助。另外,通讯信息能够反映一个人的交际范围、常用的联系人及其亲密程度。一类是存储在犯罪嫌疑人使用过的固定电话中的通话电话号码、时间、地点、次数和通话时间等信息资料;手机存储的资料除了固定电话存储的资料之外,还有最近发出和接收的短息。另一类是移动通信工具在开机后的待机状态中会与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基站保持联络所形成的电磁痕迹。
2)视听图像电磁痕迹:
视听图像电磁痕迹是指通过视频、音频和图像等存储设备记录与犯罪活动有关的各种电磁信息痕迹。较早的存储设备有录像带、录音带、磁带及光盘。目前,刑事侦查中常见的视听图像电磁痕迹主要包括视频监控录系统、数码照相机、数码录像机、MP4、录音笔等设备记录和存储的各种电磁痕迹。现阶段,视频监控系统随处可见,如街道的十字路口、高速公路关口、银行、超市、旅馆等重点区域存在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对治安卡口、交通要道、大型聚集场所、治安复杂区域、重要单位等部位的治安动态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3)计算机网系统电磁痕迹:
互联网为人们进行虚拟社会交往提供了一个平台。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聊天、发邮件、娱乐、购物、求职等活动,当然也可以实施犯罪。计算机网络系统电磁痕迹是指犯罪嫌疑人利用计算机系统和网络进行犯罪而遗留的电磁痕迹,包括移动硬盘、U盘、光盘、软盘上存储的各种信息以及QQ聊天、MSN聊天、发送电子邮件、网络游戏而存储的各种电磁信息痕迹。这些信息痕迹对于侦查犯罪嫌疑人的个人信息、活动轨迹、作案过程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同伙情况提供了一种渠道。
4)智能卡类电磁痕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智能卡已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智能卡应用于各领域,如金融服务、证券业务、医疗卫生、社会保险、教育事业、电子商务、行政管理等。常见的智能卡有银行卡、行用卡、医疗卡、公交卡、学生饭卡、购物积分卡、会员卡等。智能卡类电磁痕迹是指犯罪嫌疑人存储在智能卡内的各种电磁信息痕迹,如犯罪嫌疑人的姓名、出生年月、身份证号等。
5)资金流转电磁痕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间资金流转的数量和频率日益增多。在当今社会,金融业务绝大多数以非现金形式结算,主要通过银行柜台、ATM机以及网上银行等实现资金的流转。资金在流转的过程中,在机器和网络上产生相应的电磁交换数据,同时留下相应的信息痕迹,这就是资金流转电磁痕迹。通过挖掘资金流转电磁痕迹,可以跟踪资金的流转方向和痕迹,为打击洗钱、传销、非法经营等犯罪活动提供一定的线索。
3 电磁痕迹的特征
电磁痕迹的产生必须以一定的电子设备为载体,以数据信号为特征,以电磁形式记录和反映犯罪嫌疑人进行刑事犯罪所留下的痕迹与证据。电磁痕迹的内容以数据信号为表现形式,其保存、复制、更改和删除依托有关设备和软件来完成。与犯罪现场上的手印、脚印等传统痕迹相比,电磁痕迹具有以下特征:
1)高科技性。电磁痕迹与传统痕迹相比,存在以下显著的区别:其一、承痕体不同。传统痕迹的承痕体存在于我们的平常生活当中,种类繁多;电磁痕迹的载体主要是高科技电子产品、设施和材料,如通讯工具、存储设备、计算机及其网络。其二、记录犯罪人的信息、揭露犯罪过程的机理不同。传统的痕迹以其形状、特征、属性及其变化从而达到作为证据的目的;电磁痕迹以电磁信号形式记录有关数据,通过读取、复制、保存、显现等手段达到为刑事诉讼服务的目的。
2)客观反映性。电磁痕迹可能无法被肉眼观察到,但借助于一定的技术设备和技术手段能够将其客观地显现出来,是客观存在的,这就是电磁痕迹的客观反映性。和传统意义上的痕迹相比,电磁痕迹主要是以电子数据的形式保存在相关的设备和仪器上。在案件侦查过程中,侦查人员通过一定的形式以及运用有关的专业知识能够提取这些电磁痕迹并借助一定的设备显示出来,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犯罪嫌疑人的作案过程,从而达到为侦查破案服务的目的。
3)精确性。电磁痕迹主要以二进制数据信息的形式存在,因此电磁痕迹对人和事物反映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在大多数的情况下,电磁痕迹能够全面地、真实地反映犯罪人的体态相貌、实施犯罪的过程、使用的犯罪工具、乘坐的交通工具;准确地记录犯罪人实施犯罪的时间、地点以及在犯罪现场遗留的物品等细节;利用这些细节特征能够缩小侦查对象的范围,对于有的案件,利用电磁痕迹能够判断出侦查对象。以上几点是电磁痕迹作为侦查证据所具有的优势所在。
4)动态性。传统意义上的痕迹,受到自然和人為的原因,常被破坏,从而失去作为证据的价值,影响案件侦破工作。电磁痕迹存在形式决定了其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可以完整地或部分地被复制和移动,利用这一性质,可以及时地保存电磁痕迹;另一方面,电磁痕迹又可以彻底地被更改和删除,这也为犯罪嫌疑人掩盖犯罪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侦查人员用充分利用电磁痕迹侦查破案时,分析收集到的电磁痕迹是否是原始的电磁痕迹,是否被删除或编辑,掌握其动态性趋利避害。
5)相关性。电磁痕迹的相关性是指通过载体记录其所遗留的时期和时间,这种时间性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原空间性。利用电磁痕迹信息所反映的时空关系,分析犯罪嫌疑人作案期间活动区域,直接认定案件的侦查对象。电磁痕迹的相关性还有以下表现,即通信联络人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一般是有目的性的,这种目的性被电磁痕迹以某种形式记录下来。利用电磁痕迹信息所记载的相关性来掌握某个人的社会交往情况,能够为快速寻找犯罪嫌疑人提供了一种手段。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磁痕迹是一种新型的、特殊的刑事犯罪痕迹,是犯罪嫌疑人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遗留在犯罪现场中的相关信息与数据,这些信息与数据以二进制的形式存在于承痕体当中。与传统的犯罪痕迹相比,电磁痕迹具有自身的特点,如肉高科技性、眼不可见性、提取方式的复杂性等。利用电磁痕迹能够发现嫌疑人,直接侦破案件;提供线索,服务案件的侦破;利用通讯电磁痕迹,进行串并案件;利用计算机网络电磁痕迹,侦破网络犯罪。随着犯罪形势的日益严峻,特别是高科技犯罪的不断涌现,电磁痕迹在刑事侦查和破案中出现率将越来越高,运用范围将越来越广,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要真正发挥电磁痕迹在刑事侦查中的作用,首要的是树立收集电磁痕迹的意识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建立相关的工作制度和责任制,保障电磁痕迹的收集、提取和利用等顺利开展。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这方面人才的培养,提高电磁痕迹的发现、提取和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 马忠红.电子信息资源的侦查价值和侦查方法[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5).
[2] 周兴国. 电磁信息痕证及其侦查利用中的理论思考[J]. 犯罪研究, 2004(4).
[3] 台治强. 数字化刑事图像技术[M].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9.
[4] 王彬. 刑事侦查视野下的电磁信息痕迹问题探析[J].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2(3).
[5] 张巾, 刘爱华, 赵民. 通讯电磁信息痕迹破案的途径[J]. 中国刑事警察,2004(1).
[6] 吕导中, 万荣春, 蒋俊平. 刑事科学技术[M].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