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疏血通联合氯吡格雷治疗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研究

2015-05-15陈伟斌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医院广东湛江524057

吉林医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凝血酶氯吡格雷

陈伟斌,吕 冬 (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医院,广东 湛江 524057)

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是心内科常见病之一,临床是根据心电图中ST 段是否抬高来判定的,以区别于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属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一种,病理学基础研究证明该类型心肌梗死是由于冠脉内的不稳定性斑块突然破裂、血栓急性形成,进而阻塞冠脉血管所致。但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冠脉血管管腔属于不完全堵塞,同时血栓成分以白色血栓为主,因此,纤溶性药物对该类型心肌梗死无效,临床不建议溶栓治疗。目前,临床上西医治疗以再灌注加药物治疗为主,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其中中成药物疏血通注射液以及西药氯吡格雷片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我们采用疏血通联合氯吡格雷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3 年1 月~2014 年1 月在我院诊治的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0 例,所有患者诊断均参照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颁布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进行确诊[1];同时排除近期内实施重大手术、受过外伤、严重且未控制的高血压、血液系统疾病、脑血管系统疾病、活动性出血者以及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17 例,女13 例,年龄45 岁~72 岁,平均(64.86±2.27)岁;合并症:高血压病者17 例,糖尿病者13 例,吸烟者9 例,高脂血症者7 例,心律失常者7 例,心力衰竭者4 例,心源性休克者1 例。对照组男18 例,女12 例,年龄41 ~73 岁,平均(64.79±2.38)岁;合并症:高血压病者15 例,糖尿病者15 例,吸烟者10 例,高脂血症者8 例,心律失常者5 例,心力衰竭者3 例,心源性休克者2 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合并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系统的综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氧气吸入、硝酸酯类药物、肠溶阿司匹林片、β 受体阻滞药物、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物、他汀类药物及抗凝药物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片,首次剂量给予600 mg 口服,继而给予75 mg/d 口服,同时联合疏血通注射液6 ml 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 稀释后静脉输注,1 次/d,10 d 为1 个疗程。对照组患者加用氯吡格雷片,首次剂量给予600 mg 口服,继而给予75 mg/d 口服,所有患者均未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1 个月内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1 个月后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估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患者心电图ST 段压低情况。

1.3 疗效评定标准:包括:显效:用药后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硝酸甘油应用剂量较入院前减少80%及以上,ST 段压低和(或)T 波倒置恢复正常或明显改善;有效:用药后临床症状发作次数减少50%~80%,硝酸甘油应用剂量较入院前减少50%~80%,或ST 段明显回升>1.5 mm,但仍未达正常,T 波变浅大于50%;无效:用药后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ST-T 缺血表现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 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例(%)]

表2 两组MACE 发生情况比较[例(%)]

表3 两组LVEF 及心电图变化情况比较

表3 两组LVEF 及心电图变化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 <0.05

组别 例 LVEF(%) ST 压低(mv) 缺血导联数(例)观察组30 48.55±2.23① 0.45±0.04① 2.25±1.75①对照组30 44.34±2.53 0.57±0.03 4.52±1.63

2.2 两组MACE 发生情况比较:1 个月内观察组患者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2.3 两组LVEF 及心电图变化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LVEF、ST 压低及缺血导联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见表3。

2.4 不良反应:两组肝肾功能损害及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本研究中我们利用疏血通注射液以及西药氯吡格雷片联合治疗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效果满意,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 个月内观察组患者MACE 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1 个月心脏超声观察组患者LVEF、ST 压低及缺血导联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见,两者联合应用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减少MACE 发生率,临床辅助检查显示能明显的改善患者的左室功能、改善心电图的缺血表现。疏血通注射液属于一种中药针剂,由水蛭、地龙经过现代加工技艺精制而成,其中水蛭素、蚓激酶样物质为起治疗作用的有效成分,具有抗凝、促进纤溶及降解促凝蛋白质的功能。水蛭素化学结构为多肽,包含6 个相似三维结构的半胱氨基酸残基,N 端且与凝血酶活性位点紧密结合,C 端与凝血酶纤维蛋白原的结合位点紧密结合,从而形成结构及化学性质较为稳定复合物,具有较强的凝血酶抑制作用;水蛭素能竞争性地与纤维蛋白及其降解产物结合,阻止纤维蛋白的凝固,具有较强的抗凝作用;同时,水蛭素能阻止凝血酶同血小板进行结合,解离凝血酶与血小板,从而有效降低血小板地聚集作用[2]。蚓激酶为结构非均一的糖蛋白分子,具有与纤溶酶原相似的类尿激酶活性作用,对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及凝血因子具有直接溶解作用,同时还能促进内皮细胞释放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激活纤维蛋白的降解过程,促进血栓的溶解。进一步的研究证实,疏血通还能有效降低患者体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内皮素-1 的水平,减轻血管内炎性反应,保护血管内皮[3]。而氯吡格雷属于临床新型的抗血小板类药物,为二磷酸腺苷受体的阻滞剂,可选择性、不可逆地与血小板膜表面的受体P2Y12 紧密结合,起到强大的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4-5]。两只联合应用,能起到有效地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溶栓、活血化瘀、改善心肌再灌注及心肌供血的作用,且未见明显的出血等不良不良反应,值得应用。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 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S].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4):295.

[2] 汪 涛.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4):409.

[3] 张瑞霞.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J].中外医疗,2013,1:128.

[4] 魏艳阳.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用对急性非ST 段抬高心肌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7):8.

[5] 布海力且木·买买提.氯吡格雷在非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与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1,13:826.

猜你喜欢

凝血酶氯吡格雷
超声引导下压迫联合瘤腔注射凝血酶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观察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磁珠固定化凝血酶的制备及其在槐米中活性化合物筛选中的应用
我们生活在格雷河畔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
羊血凝血酶制备条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