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比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

2015-05-15广东省汕尾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广东汕尾516600

吉林医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结肠癌结肠根治术

李 俊 (广东省汕尾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广东 汕尾 516600)

结肠癌是在遗传因素或者环境因素等致癌因子影响下,导致结肠黏膜上皮出现恶性病变的疾病,在临床恶性肿瘤中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以40 ~50 岁年龄组人群为好发群体[1]。本文对比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 年2 月~2013 年10 月我院收治的80 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 例。其中,对照组中男22 例,女18 例;年龄55 ~73 岁,平均(61.3±3.7)岁。7 例癌变位于乙状结肠,6 例为左半结肠,9 例为升结肠,5 例为横结肠,13 例为回盲部;12 例为高分化腺癌,28 例为中分化腺癌。Dukes 临床分期:Ⅰ期8 例(A0 期3 例,A1 期2 例,A2 期3 例),Ⅱ期14 例,Ⅲ期18 例(C1 期11 例,C2 期7 例)。ECOG 评分1分;试验组中男20 例,女20 例;年龄56 ~74 岁,平均(62.1±3.9)岁。8 例癌变位于乙状结肠,6 例为左半结肠,8 例为升结肠,5 例为横结肠,13 例为回盲部;11 例为高分化腺癌,29 例中分化腺癌。Dukes 临床分期:Ⅰ期10 例(A0 期4 例,A1 期3 例,A2 期3 例),Ⅱ期12 例,Ⅲ期18 例(C1 期12 例,C2 期6 例)。ECOG 评分1 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①经临床诊断确认均属原发性结肠癌,同时未见远处转移、无传统开腹手术以及腹腔镜微创术治疗禁忌,可接受根治性切除术;②均无合并出血梗阻等并发症;③腹腔未见明显感染。排除标准如下:①合并严重的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②既往有腹部手术史或腹腔内有较严重黏连患者;③合并炎症性肠病患者。

1.3 方法:对照组和试验组均采用标准化手术流程,采用“中间入路”法行全系膜切除术,完成D3 根治术。试验组采用常规五孔“中间入路”法,将横结肠系膜向上方牵拉,并将回盲部向右上牵拉,确保回结肠血管蒂以及肠系膜血管蒂充分暴露,通过120°夹角对抗牵拉进行血管解剖。结合肠系膜血管投影利用超声刀切开系膜前叶,使肠系膜血管充分暴露,以便于将回结肠血管良好分离,清扫根部脂肪淋巴组织并延及肠端方向,然后在肠端根部使用钛夹作结扎断离,再造1 个4 ~5 cm 手术切口,并通过手术切口切除瘤体并行肠管吻合术。

1.4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并对比术后恢复情况(术后肛门排气、体温恢复、下床活动以及进食时间);采用SF-36 量表[3]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共包括健康状况、躯体功能、心理健康、躯体疼痛及社会功能五个维度,各维度分值为0 ~100 分。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 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行t 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对比: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两组手术用时无明显差异(P >0.05)。见表1。

2.2 两组术后情况对比:试验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进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见表2。2.3 两组术后生活质量对比: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1 两组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用时对比

表1 两组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用时对比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 <0.05

组别 例数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用时(min)对照组40 88.1±4.0 113.2±6.4试验组 40 15.8±2.4①115.6±2.7

表2 两组术后情况对比

表2 两组术后情况对比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 <0.05

组别 例数术后时肛间门(h排)气 体时温间恢(d复)下时床间活(h动)进食(h时)间对照组40 63.3±12.8 3.7±1.1 71.4±11.8 40.4±6.0试验组40 31.5±15.0① 1.4±0.6① 34.7±12.0① 11.3±2.2①

表3 两组术后生活质量对比,分)

表3 两组术后生活质量对比,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 <0.05

组别 健康状况 躯体功能 心理健康 躯体疼痛 社会功能对照组 68.44±5.37 70.09±5.00 72.50±6.01 72.02±4.49 72.00±5.68试验组 80.25±6.06① 80.47±4.96① 83.37±5.77① 80.55±4.18① 84.41±5.77①

3 讨论

在临床各类恶性肿瘤中,结肠癌是其中的常见一种,其特点表现为发病隐匿,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同时病情进展相对较慢,大部分患者一出现明显症状则已至中晚期,由此造成较高的死亡率[4]。据统计,每年全球约有800 万人罹患结肠癌,在恶性肿瘤发病例数中所占比重为10%~15%[5]。结肠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得到完全阐明,临床研究观点认为结肠癌与突变、物理、病毒以及化学等存在关联[6]。随着当前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学者们认识到大肠癌的发生与演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同时涉及不同种类抑癌基因失活以及癌基因激活,而饮食方式、生活习惯、环境以及遗传因素则会对患者发病产生不同程度影响[7]。所以研究有效措施以防治结肠癌成为现阶段微创外科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外科技术也有了显著进步,其术创较小、手术时间相对较短,患者易于恢复[8],因此在结直肠手术、肝脾切除术以及胃切除术等外科临床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次研究对试验组患者采取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更少,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试验组术后肛门排气、体温恢复、下床活动以及进食时间更短(P <0.05),说明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疗效更佳,这也与相关报道[9]相符。结肠手术区域范围广,手术要求高,操作跨度大是造成腹腔镜手术平均手术时间较长的原因;由于腹腔镜手术切口较小,操作对肠道牵拉少手术,视野更清晰且用超声刀进行电凝分离,因此术中出血量明显降低,术后肠道功能恢复较快,患者疼痛减轻,术后恢复自然更快。此外,近年来,癌症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通过应用信度、效度及可行性已得到国内外认可的SF-36 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对术后两组患者评分比较发现,试验组健康状况、躯体功能、心理健康、躯体疼痛以及社会功能五个维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试验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更高。

综上所述,对于结肠癌患者而言,腹腔镜根治术可有效规避传统开腹手术的缺陷,患者住院时间较短,术后易于恢复,生活质量也得到显著改善,值得应用。

[1] 张秀峰,杨关根,张 莹,等.血管内皮抑素微泡联合聚焦超声抗结肠癌肿瘤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3,16(12):1208.

[2] 周录平.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1):5327.

[3] 宁 宁,李 荣,徐迎新,等.靶向结肠癌肿瘤干细胞的结肠癌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3,30(11):2472.

[4] 张松峰,王敬典.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7):4280.

[5] 陶春良,徐剑锋.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74 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3,(11):42,44.

[6] 胡月华.结肠支架对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2):5746.

[7] 朱 勇.腹腔镜根治术治疗Ⅱ~Ⅲ期结肠癌的临床效果评价[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3,22(5):551.

[8] 潘锋锷,林集荣,杨逸峰,等.腹腔镜下结肠癌切除术治疗高危结肠癌的临床价值[J].海南医学,2014,(11):1654,1656.

猜你喜欢

结肠癌结肠根治术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提壶揭盖法论治热结肠腑所致咳嗽
MicroRNA-381的表达下降促进结肠癌的增殖与侵袭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护理体会
“泻剂结肠”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结肠癌78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