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公山忠魂

2015-05-15胡丽华

中国扶贫 2015年7期
关键词:龙文丹寨县杨林

胡丽华

2014年4月2日,丹寨县四位年轻干部深入雷公山麓的排调镇雄虎村,开展精准扶贫摸底调查。凌晨3时许,他们乘坐的汽车翻下150多米的深谷。由于事故现场极为偏僻,无人知晓和施救,四人不幸全部遇难。一天后,人们才从深谷找到他们的遗体。

他们长眠于雷公山,亘古大山铭记下了四个英名:杨林,24岁,丹寨县排调镇水利站驻雄虎村干部;梁进冬,30岁,排调镇镇长助理;马定毅,40岁,丹寨县林业局检疫站副站长;龙文,39岁,丹寨县林业局工作人员。

他们走得匆忙,来不及留下一句话。他们的美名,却在黔东南州大地传颂,成为各级干部学习的楷模。

生命定格在扶贫路上

雄虎村地处雷公山麓,位于丹寨县与雷山县的交界处,海拔较高,全村217户1118人,生活条件较为艰苦。

4月1日中午,杨林一行从排调镇出发,前往雄虎村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精准扶贫摸底调查。

那天恰逢下雨,通往雄虎村的道路泥泞不堪,跋涉3个小时,杨林一行才到达离县城50多公里外的目的地。一路颠簸,他们早已筋疲力尽。但他们无暇休息,立即组织在家村民座谈,了解他们的发展愿望,并挨家挨户调查摸底。一份7个大项、50多个小项的调查表,他们不厌其烦地给老乡反复做解释、答疑惑。

下午五时许,龙文接到了二姐龙琼的电话,草草说上几句,龙文便打断了二姐的“唠叨”。龙琼没想到,这次通话竟然是她与小弟的诀别。

晚上11点,梁进冬的妻子给他打了一个电话,他说还在村里开会,等一会再给她回话,但这个电话再也没有拨回去……

晚上11点50分,杨林打电话给堂哥,说想到他家里休息,第二天一早好赶往排调镇。然而,堂哥始终没有等到杨林的到来。

马定毅告诉同事,工作结束后一定要回家看看女儿。但这个愿望永远定格在他返家的路上……

杨林一行访遍雄虎村,已是晚上12点。在村支书杨昌永家,他们将每一张表手抄汇总到全村工作台账后,已经是凌晨1点。但他们没法在村里停留,几十个村2万余亩退耕还林的任务亟待完成,几个汇报材料要赶着起草,给村民承诺的几件事情要回县里落实……

“已经是凌晨1点过了,我很担心路上不安全,要他们留下来。”杨昌永说,但他们坚持要走。临走时,梁进冬还叮嘱杨昌永:“你们一定要抓紧落实村里的事情啊。”

漆黑雨夜中,杨林一行的车子驶进大山。4月2日凌晨三时许,在排调镇宰宿村至老冬村间的铜鼓坡,汽车跌下了150米山崖……

冲在工作第一线

他们短暂的人生,是为雄虎村村民们的富裕小康而来。

“话少、本分、勤快,下村工作从不喊累。工作任劳任怨,把事情交给他,很放心。”丹寨县排调镇计生办工作人员黄信令这样评价杨林。

2013年,丹寨县实施以政策宣读、产业扶持等为主题的同步小康“手挽手、一帮一”活动,杨林主动挑选排调镇排晒村一组特困农户曾令明为帮扶“对子”。他多次到曾令明家查找致贫原因,每次去都提着水果,有时还给曾令明的老伴捶背,让两位70多岁的老人感到无比温馨。后来,他给曾令明家送去黑毛种猪,帮他们搭上致富快车。听说杨林殉职,老两口泣不成声。

2012年,作为丹寨县林业局派往排调镇雄虎村担任驻村干部的梁进冬,走访了解村民的思想动态,千方百计想发展。长期以来,村民李应林家靠几亩薄田维持生计,勉强度日,梁进冬驻村后,多次给他出主意,协调项目和资金,帮助他种葡萄。在小梁的鼓动下,李应林种了葡萄,再过两年,他家房前屋后都将成为“葡萄园”,收入有了盼头。

在梁进冬的帮扶下,雄虎村多户农家尝到了甜头。

马定毅是丹寨县林业局林业工程师,是局里不可多得的人才。在副局长郭泽贵眼中,马定毅是一个吃苦耐劳的人,工作总是冲在最前面。

工作18年来,马定毅都工作在林区一线,面对的都是单调乏味的繁杂琐事,但他默默坚守,从来没有怨言。正是对林业工作的钟情与敬业,他于2011年荣获省林业厅“十一五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先进个人”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一期建设先进个人”称号。

2013年,马定毅被派往排调镇排河村驻村。他帮扶该村发展葡萄产业,带着村干、群众代表前往三都县普安镇学习。在“马技术员”的带动下,村里发展了200亩优质葡萄基地。

龙文的学习笔记,停笔在去往雄虎村的头天深夜2点。去年,他刚从扬武镇调到县林业局,完全步入一个陌生的领域。他每天坚持学习林业知识,不懂的就“缠”着老同事讲解。

今年1月,龙文和同事在例行检查中,对一批来自浙江台州的摩托车包装箱进行监测,发现有病毒疑状,经省、州检测后确定是松材线虫病毒。县林业局接到通知后立即采取措施,严控松材线虫病毒的传播。

这就是我们所知悉的四位英雄。他们走了,但精神永存。

4月8日,黔东南州决定开展向杨林、梁进冬、马定毅、龙文四人学习的活动,以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奉献精神,激励全州干部群众更好地参与地方经济建设。

排调镇党委书记康忠俊认为,在雷公山麓,精准扶贫工作条件艰苦,杨林等人是干部职工的学习榜样。他说:“他们只是普普通通的员工,但他们用生命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现在他们走了,但他们的精神永存。”

丹寨县林业局工作人员杨贵荣、梁建军对马定毅十分敬佩:“虽然老马走了,但他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是我们永恒的工作标杆。”

如今,四位英雄在雷公山麓停下了匆忙的脚步。四个把工作当信仰的忠魂,将在贵州精准扶贫、同步小康的路途上永生。

猜你喜欢

龙文丹寨县杨林
Relativistic Hartree–Fock model and its recent progress on the description of nuclear structure*
Free-boundary plasma equilibria with toroidal plasma flows
闻稻香,赏科景
党员下乡行,支教践初心
Non-Hermitian quasicrystal in dimerized lattices∗
补妆
他们请我去的
做屋
贵州农村小学生性教育现状研究
生活历练了我,戏剧造就了我①——编剧杨林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