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驻村情深深几许

2015-05-15徐安军

中国扶贫 2015年7期
关键词:石花黑水教学点

徐安军

“今年驻村,去基层农村做点实事!”日前,在松桃苗族自治县委组织部,一大批驻村干部坐在会议室里座谈,场面热闹、氛围浓烈。3月9日,松桃选派的2134名驻村干部带上锅碗瓢盆、棉被等进驻全县所有行政村开展新一年“干群连心·同步小康”驻村工作。

“在驻村工作中,广大驻村干部充分当好政策法规‘宣传员、村情民意‘调查员、村民事务‘代办员、村级发展‘引导员、农业技术‘辅导员、困难家庭‘帮扶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组织建设‘指导员这八大员角色,在基层一线真帮实扶,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汪勇说。三年来,松桃共选派6100余名驻村干部全覆盖开展驻村工作。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回首过去一年,苗乡大地留下了广大驻村干部深深的足迹,他们用辛勤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驻村之歌。

黑水村来了贴心人

“2009年留下的三脚坡至马姚的断头路,6年了,最后是县委宣传部的胡仕勇驻黑水村后争取到30万元修通的,衷心感谢胡仕勇同志,贡献不小,沿线村民将永远铭记……”2015年1月21日,一网友在松桃网发帖,表达出浓浓的感激之情。

2014年3月,松桃共选派2165名驻村干部,组成512个驻村工作小组全覆盖开展驻村工作,其中重点进驻314个贫困村。所选派的驻村干部中,35岁以下年轻干部1407名,占65%,并选派198名县级科级后备干部担任组长。

胡仕勇是县委宣传部选派的驻村干部,进驻偏远的冷水溪乡黑水村,挂任第一村支部书记。

去年,笔者到黑水村开展“支部联建”活动,从早晨出发到达60多公里远的冷水溪乡时,已临近中午。从乡政府到黑水村,沿途是莽莽大山,颠簸行驶了3个多小时才到黑水村。

见到胡仕勇时,他的脸已晒得黑黝黝的。“初来时感觉陌生,慢慢就跟群众熟悉了。”胡仕勇说。“我们第一件事就是建设和完善干群连心室。”

黑水村距乡政府20多公里,公路坑洼崎岖,交通不便,这里绝大多数都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村民们为了复印一张身份证、户口簿等,来回花在路上的时间要一天。胡仕勇协调县委宣传部帮扶6000元为村委会安装了电脑、打印一体机、饮水机等。“有了这些设备,群众查资料、复印和打印,都到村委会来,统统免费服务。”村主任陈新潮说。

驻村以来,胡仕勇每天骑摩托车或步行10余公里,深入山间村寨访民情,发放“干群连心卡”和计生宣传手册。每到一户,他都会认真记录民情,及时解决困难问题,先后3次协调争取县委宣传部帮扶建设村委会办公室、设立村教育基金等事宜8件,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20余户,涉及资金共6万元。他组织驻村工作组自筹1000元,为5名孤寡老人和20名留守儿童送去了“孝心被子”和“爱心书包”。

黑水村多个村组偏远崎岖,胡仕勇每次去大多选择摩托车做交通工具,群众称他为“摩托干部”。

从村委会出发到平土组,骑摩托车需30分钟,一路都是坡高路滑弯急,摩托车在泥泞的道路上左右摇摆,看着路坎下几十米高的山谷,心里总有点害怕。一路摇摆,终于到达了。当天一共走访了5个组的4个五保户、10个困难户、9个计生贫困户、28个一般群众,发放“干群连心卡”100余张。下午6点,我们回到了村委会,吃过晚饭,胡仕勇又开始了另一项工作——梳理民情记录。之后,他一边看书一边用热水加食盐泡脚除去疲劳。

第三天离开时,胡仕勇骑摩托车将笔者送到集镇上,说:“驻黑水村后,我才真切的感受到这里的贫困程度,很想帮他们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黑水村群众有一件事反映强烈:2009年,黑水村修建三脚坡至马姚公路时,存在5公里断头路,因所需资金大,又无法立项,6年来一直没有修通,给全村出行带来不便,更影响了发展产业。

这条断头路一直牵动着胡仕勇的心,他了解情况后,及时向领导汇报,得到了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汪勇的高度重视,通过大力协调交通部门,终于争取到30万元的公路建设项目,使这一困扰黑水村6年之久的民生难事得到解决,开工那天,全村老少纷纷赶到修路现场观看。这件事使黑水村人感触很大,大家认识到了驻村工作的作用和意义。村民陈志彬说:“感谢胡同志驻我们村,使这条多年的断头路得以修通,驻村工作功德无量!”

艰难险阻面前,驻村干部更要靠前。去年7月15日至17日,黑水村遭特大暴雨,胡仕勇与村干部实行片区负责制,深入每家每户组织群众抗灾自救,紧急疏散群众100余人。他连续三天整日整夜奋战在村寨各河口、各垮坡路段、各灾害点一线。灾后,他多方争取到县教育局2万元、县卫生局1万元、县民政局2万元、县福利锰粉有限公司5000元用于灾后重建工作。

胡仕勇最想做的事情是在黑水村发展一些产业,为此他多次与村支两委商议,立足实际,他组织群众做好核桃、楠木、白术产业的发展,及时发放苗木,发展核桃、楠木和中药材产业100余亩。

“胡仕勇为黑水村做了大量工作。”冷水溪乡组织委员吴华说。一年来,胡仕勇与驻村工作组为黑水村争取各类帮扶资金共44.2万元。

地耶河村的女村干部

2014年10月,笔者跟县委党建办的同志去了一趟大坪场镇地耶河村,这里山坡起伏,清澈的地耶河穿村而过,村寨散落在河两岸的狭小山坝处,地耶河是松江河的上游,宽10余米,山林倒影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由于地处山区,加之交通等基础设施较为落后,这里发展较为滞后。

见到驻村干部李晓玮时,她正在组织修建村里的新教学点。“这间是教室,那间是活动室……”她一边介绍,一边用手拢头发。李晓玮是松桃财政局预算股股长,2014年3月进驻地耶河村,挂任第一村支部第一书记。

李晓玮长得挺结实,衣着简单,给人一种精明能干的感觉。李晓玮初到地耶河村时,走遍每家每户发放联系卡,向群众反复介绍自己驻村是来为大家解决实际问题的。

地耶河村有8个村组,其中6个村组800余人出行常年要靠渡口的渡船过河。地耶河村无小学,孩子们要到邻村尖岩完小去上学,来回都要摆渡。渡口前有一条田间小路,逢雨天孩子们常从田坎上滑下来,冬天更严重。李晓玮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找到致富带头人杨再用,争取他资助3000元的水泥,又到县财政局争取到帮扶资金,发动村民投工投劳,新建了一条宽阔的通村路。

进入村中有一条泥土路,路的一侧是河,路面因常受雨水冲毁,行走十分危险。李晓玮积极跑交通局和财政局争取到资金,按4.5米的标准对路面进行了硬化。村民杨再宝说:“驻村的李支书让我们有大路走了!”

“我们村的教学点是李支书争取建成的!”村支书刘成光说。在地耶河村,大家都叫李晓玮“李支书”。

村中孩子一年四季都靠摆渡过河,再走较远的小路到邻村去上学,特别是有一段路上面是悬崖,风一吹常掉石头下来,这种情况让李晓玮很揪心,她很想在地耶河村办一个低年级教学点。去年4月下旬,李晓玮找到镇中心校校长吴广胜,吴广胜认为地耶村可建一个幼教点,但缺资金、没有地方,办学条件不足。

李晓玮接连几天都与村支两委紧急商议,说办就办,他们把村委会一间会议室腾出来临时办起教学点,村中15名低年级儿童全部进入。李晓玮常到教学点看望孩子,给他们送去糖果,帮孩子们洗脸洗手,有时还手牵手唱着歌把他们送回家。

“与孩子们在一起,我是一个幸福的母亲!”李晓玮说。让笔者最感动的是,她东奔西跑建教学点,自己更是悄悄捐资1万元,而这,笔者也是反复问刘成光才得知的:“李支书从不向外说,她认为是自己做的一点小事!”

为解决办学问题,李晓玮与村支两委选用附近一块集体空地来修建教学楼,她多次跑教育局争取到4万元、向财政局争取到5万元,自己悄悄捐助1万元,共10万元修建起教学点,解决了村中40名幼小学生上学难问题,如今,教学点已经建好,今年春季,孩子们再也不用靠摆渡到6里之外的邻村上学了。

李晓玮觉得,自己应该努力为地耶河村做更多的事。

2014年,地耶河村遭遇洪灾,村中自来水管被冲毁,李晓玮一个人跑到县城买来水管,冒着大雨组织村干部和村组长安装新水管,通过5个多小时奋战,水管修通,而她却被淋得全身湿透,群众纷纷称赞:“李支书是真心为我们办实事的!”

平时,李晓玮尽力为群众做一些好事实事。村里88岁的刘景发从事摆渡几十年了,身体不好,他找到李晓玮反映自己的困难,李晓玮帮他写好申请书并到县交通部门反映,及时为他争取到6000元困难补助金。李晓玮一有空常去看望老人,令老人很感动:“县里来了个好支书啊!”村中80多岁的田永珍双目失明,李晓玮常去看望她,并到县残联帮助她办理了一级残疾证,积极为她解决生活困难……像这样的事例很多,已成为李晓玮的日常工作。

李晓玮常在村中宣传保护地耶河,讲这条母亲河的重要性,讲“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引导村民开展文明卫生创建,争取到县住建局、卫生局帮扶资金1万元建了7个垃圾池,向县委宣传部争取经费5000元,组建了村文艺队。

“地耶河倒映着李晓玮忙碌的身影。”离开时,村支书刘成光这样说道。

苗寨靠谱的“沟那”

去年夏天,笔者在世昌乡石花村见到,烈日下,驻村工作组组长童维正挥汗如雨组织130余名群众安装新自来水管,场面热火朝天。村民吴文前说:“有童维这个‘沟那,大家灾后重建信心十足!”

石花村与湖南地界接壤,地处湘黔交界处,一脚可跨两省,全村208户930人,有7个村组,苗族同胞占98%。2014年3月初,来自县审计局25岁的童维背着行囊进驻该村。

“他嗓门大,胖嘟嘟的,说话爽快。”这是石花村村民对童维的第一印象。“沟那”,在苗族中是对小兄弟的亲切称呼。如今的童维,在石花村群众的眼中,不只是一名驻村干部,更是全村大家庭里的一个小兄弟。

进驻第一天,童维就在村干部带领下串门去了。照他的说法,就是先让村里人认识他,了解他是来干什么的。在串门过程中,他边介绍自己边把一张张“连心卡”发给村民,并承诺有什么事随时可以打卡上的电话找他们。用5天的时间,童维深入每家每户走访调查,掌握村情民意,为驻村工作开展打下了基础。

进驻石花村后,平常村里有什么事情,都是童维在村中的大喇叭里大声的通知。村民们去办事的时候,找童维准没错;有什么不懂的,一个电话就搞定。

石花村有山有水,但较为偏僻,群众的思想观念较为落后。在了解村情民意后,童维抓住了重点:一是村委班子还未配齐,不利于全村发展;二是进村公路一直没有修通,群众有意见;三是村里虽有移民扶持项目,但实施还存在困难。

“你们驻村的把路修通了就是好样的,要不然你们问这问那都是假的,是在作秀。”三组村民石维珍说,石维珍早就希望能修通进村路,但他对年轻的童维没有信心。面对村民的质疑,童维没有退缩,他反复做群众工作,从县水务局争取到16万元后期移民扶持资金,于2014年4月开工修建进村路。动工的当天,石维珍异常激动,直喊童维是靠谱的“代沟那”(小兄弟)。

在村委班子配备上,童维积极向乡党委汇报,努力配齐配强村班子。在移民扶持项目上,他深入村组召开院坝会20多场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使项目得到很好的实施,促进了该村的发展。

2014年7月14日,特大暴雨洪灾袭击石花村,全村52户遭受水淹。石花村靠近松江河下游,水位上升,灾情刻不容缓!急难险阻面前,童维和村支书石昌权迅速在第一时间紧急部署抗灾工作,组织7个工作小组,调集全村10条船,挨家挨户开展救援,先后进入50多户遭水淹的重灾户,用船只紧急转移160余人,抢救出冰箱、彩电等物资价值40余万元,抢救出牲畜20余头,最大限度将群众损害降到最低。

童维家在蓼皋镇木溪村,自进驻石花村来,因工作任务多,他几乎没有回家。石花村被洪水袭击时,童维家中也正遭遇洪灾,木材、柜子等被水冲走,父母被迫到楼上避险。童维当时正在石花村全力以赴开展抗灾工作,家中电话无法联系上,他虽然担心,但仍一直在抗灾和灾后重建一线奋战了13天,全身心投入抗灾工作中,衣服满是泥水都顾不上洗……

洪灾过后,童维和石昌权两人到深山中找到新水源,亲自抬着发电机爬行700余米,用电焊接水管,组织群众130余人新建自来水管7公里。同时,争取县民政局资助粮食和菜油,集中150余名受灾群众集中统一就餐,解决受灾群众临时生活困难。

群众有什么困难和纠纷,只要找到童维,他总是热情接待,认真解决,先后成功调解纠纷矛盾13个。为发展村产业,童维经常通过上网了解一些畜禽养殖方面的知识,积极培育种养殖大户。入党积极分子邓群有创业热情,童维积极帮助他建起400平方米圈舍。贫困户石昌国经他反复动员发展养猪16头,走上了致富路。村民龙光清家多年养羊,童维积极上门动员其扩大规模,目前已养羊50余头,带动7户发展养羊。

针对该村脏乱差问题,童维积极开展美丽乡村环境整治活动,争取县审计局资助4000元购置垃圾箱30余个、塑料桶160个,争取县供电局投入3000元安装路灯28盏,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在世昌乡19个村的评比当中,石花村以第一名的成绩拿到了“整脏治乱先进村”流动红旗。

春季来临,勤劳的村民们在新安好的路灯下聊天谈心,比以往多了几分热闹。此时的童维正在写一年来的驻村调研文章和心得,案头,摆着厚厚的一本民情日记,记载了他在驻村工作中的体验与思考。

童维说,如今在梦里,他曾多次看到美丽的石花村……

深深驻村情,浓浓爱民心。“广大驻村干部深入基层接地气,真蹲实驻、真帮实扶,深入践行了群众路线!”铜仁市政协副主席、松桃县委书记冉晓东说。“驻村工作不仅仅是解决一些民生难事,更重要的是建立帮扶机制拉近民心,践行为民服务宗旨。”

2014年,松桃在开展“干群连心·同步小康”驻村工作中,累计投入571万元用于硬件设施建设,高标准打造314个规范化“干群连心室”,选派2165名驻村干部全覆盖开展驻村工作,一年来,累计代办各种事务52900余件;调解各类矛盾纠纷6420余起;开展各种培训2620余场次,培训7.8万余人次。整合各类项目586个,项目资金3120万余元,完成了对146个帮扶村的集中打造;整合涉农项目312个,项目资金2231万余元;整合部门资金948.7万余元,为群众办理好事实事2534件。

猜你喜欢

石花黑水教学点
江苏省海安市紫石中学紫石花文学社
石花
石花
规范农村教学点办园行为的实践与探索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生石花
“阿穆尔”源于契丹语“黑水”说
西夏黑水名义考
我国历史文献中所见黑水靺鞨概述
关于办好农村小学教学点问题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