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历史的延长线上思考
2015-05-14林颐
林颐
战国,群雄割据,风起云涌。在历史作家顾伯冲看来,这是一个“最乱的时代,最好的舞台”,要成为这个舞台的重要角色,必须“励精图治当自强”。
《战国:一部改革史》一书并不以故事见长,而是处处显露着思考的成果。顾伯冲以时代背景入手,用两章的内容阐述了改革的必要性,其余各章则紧扣着各国改革的实际情况,通过比较分析深度挖掘其成败得失。
谈七国变法,谁也不能否认秦国崛起与商鞅变法的关系。为什么是秦国而不是其他国家呢?顾伯冲说,地域文化是隐形“导航器”。秦国旧势力比较小,所以商鞅变法成功,这与李悝在魏国、吴起在楚国变法时遇到极大阻碍很不一样。只是商鞅这种法家政治风格过于独裁、刻薄、寡恩,这些“听话”的民众最后终究被逼得奋起掀翻了秦王朝,可谓是“得也商鞅、失也商鞅”。顾伯冲在书中畅谈“两条道路”以及秦地的“事功主义”文化,读者可以从中明白为什么商鞅式变法只能有此一回,中国历史的发展为什么抛弃了这种改革模式。
改革重在创新,创新必须除旧,这就必然会侵犯既得利益。革命还是妥协?这是个问题。顾伯冲细缕分析,寻找答案。换一下衣服嘛,有啥大不了的,君王下个命令不就好了?赵武灵王不是这样。他亲自跑到大臣家里,苦口婆心劝说,大臣们被感动了,换了衣服,其他改革也就顺利开展了。赵武灵王用自己的行动表明了尊重和妥协。人们常说改革之难在于触犯了利益集团。问题在于,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样都是触犯利益,为什么有些改革成功了,有些改革却惨遭失败呢?“切蛋糕”是一个现代常用比喻,顾伯冲将其引入战国形势,指出七雄变法,谁能从容自如地“分蛋糕”,“蛋糕”相对均匀,改革的面貌就会为之一变。我国历史缺少这种妥协,适度的妥协是智慧,是长远的目标,也是大局意识。
改革需要人才。苏秦、乐毅、孙膑、申不害等,纷纷亮相顾伯冲的笔端,但关注点更多放在了君主们的身上。顾伯冲说,比拼的就是“头儿们”。纵观战国的变法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君王对于变法的成败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君王是聪明睿智,还是昏聩无能,往往直接关系变法的质量和百姓的祸福。赵武灵王改革成功了,他的继承者却没能进一步深入。赵武灵王因宠姬遗言而废长立幼造成了赵国政局的动荡,而秦国即使刑杀了商鞅,却继续了变法的各项措施,可见得稳固的制度的重要性。這是“人治”的根本弊端,所以我们现在要强调“依法治国”,完善的制度可以吸收大量的人才,也可以防止人才的变质。
葛兆光说,我们都生活在历史的延长线上。清代史学家章学诚说:“史学,所以经世也。”显然顾伯冲的思想与他们灵犀相通。改革皆有相通之处,温故可以知新,辨析能够沉思。透过故事的层面,看到历史背后的东西,读而思之,由作者所悟而有所悟,或有独到之悟,那岂不更妙?
责任编辑:梁齐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