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尺巷

2015-05-14先人

前线 2015年11期
关键词:吴家张英老夫

先人

六尺巷位于“桐城派”的故乡——今安徽省桐城市的西南一隅,在市区西环城路的宰相府内,东起西后街巷,西抵百子堂。巷南为宰相府,巷北为吴氏宅,全长100米、宽2米,由鹅卵石铺就。

六尺巷是一个著名的典故。清代中期,出身安徽桐城的当朝宰相张英,素来注重修身养性,颇得他人的喜欢和尊重。同时他也非常孝敬父母,在朝廷任官时,把母亲安顿在家乡,并经常回家探望。张英在一次回家看望母亲时,发现家中的房子有些破败,就让家人起屋造房,准备整修一番。安排好一切后,他又回到了京城。

邻居吴家也是名门望族。很巧的是,吳家也正打算扩建房屋,并想占用两家中间的一块地方。而且,因时间久远,两家都认为这块宅基地都是自己祖上基业,对于宅界谁也不肯相让。张家开始挖地基时,吴家就派人在后面用土填上;吴家打算动工、拿尺子去量那块地,张家就一哄而上把工具夺走。两家为此多次争吵、相持不下,有几次险些动武,最终将官司打到县衙。县官却因双方都是官位显赫,也不敢轻易了断。于是张家人千里传书到京城求救,希望他马上回家处理这件事情。张英看罢来信,不急不躁,抖起如椽大笔写下一首短诗:“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封好后派人迅速送回。

张老夫人满以为儿子会回来为自家争夺那块地皮,没想到左等右等只盼回了一封回信。张母看完信后,顿时恍然大悟,明白了儿子的意思。为了三尺地既伤了两家和气又气坏了自己的身体,更何况,如真大动干戈,对双方来说,都不是赢家,这样太不值得了。老夫人想明白了,立即主动把墙退后三尺。邻居见状,也深感惭愧,也把墙让后三尺,并且登门道歉。这样一来,以前两家争夺的三尺地反而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子。这件事很快被当地人传颂,引为美谈,并且给这条巷子取了一个特别的名字——六尺巷。康熙皇帝很是赞赏张英的这种谦让和淡泊的处事态度,并赐给张英一联:“白鸟忘机,看天外云舒云卷;青山不老,任庭前花落花开。”

在故事中,人们都在称颂张英大学士的高尚品格,“懿德流芳”是给他的最高褒奖。包容忍让,平等待人,作为一种美德,从古流传。心胸开阔,恭谦礼让的人为世人敬仰。在建立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这种谦和礼让的传统就更需要发扬光大了。“六尺巷”典故,已远远超出其本意,成为彰显中华民族和睦谦让美德的见证。

责任编辑:梁齐勇

猜你喜欢

吴家张英老夫
深秋
六尺巷头说吴家
减字木兰花·乙亥清秋
坦然面对别人的挑剔
离奇面杖港
坦然面对别人的挑剔
六尺巷
坦然面对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