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之“钙”
2015-05-14仝华
仝华
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各方面建设的基础和指导,在党的建设中尤为重要。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之“钙”的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思想进而也是其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有深刻的内涵,其中特别是要深晓“革命理想高于天”、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革命理想高于天”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率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奋力前行的壮阔实践中,习近平同志立足党和国家新的实际,并借鉴丰富的历史经验,适时提出和阐发了他的关于治国理政的一系列思想,其中关于党的建设的思想尤为突出。而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之“钙”的思想,是其党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届一中全会结束后,在11月17日第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同志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这一思想是习近平同志根据党的十八大关于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总要求和各项任务,并从党的建设新的实际出发以及借鉴丰富的历史经验而提出的。
为什么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主线呢?其原因在于:第一,如果没有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不断提高,党就不可能真正担当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重任。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是党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第二,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提高要靠党的先进性建设源源不断的储备和支持,而党的先进性建设要靠党的纯洁性建设来保证。
2013年1月5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党校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发表了题为《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的讲话。其中第四个问题是:我们党始终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也是在此,习近平同志谈道:“革命理想高于天。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
在上述重要讲话中,以及在此前后的多次重要讲话中,习近平同志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从多层面进一步阐述了要深晓“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道理。其主要内容是:
首先,“如果丢失了我们共产党人的远大目标,就会迷失方向,变成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最高纲领和基本纲领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纲领,概言之,就是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既是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的,也没有脱离党的最高理想。我们既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也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矢志不移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做好当前每一项工作。
其次,“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联系党内存在的问题,习近平同志还指出,我们一些同志之所以理想渺茫、信念动摇,根本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牢固。一些人认为共产主义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甚至认为是望都望不到、看都看不见的,是虚无缥缈的。这就涉及是唯物史观还是唯心史观的问题。也因此,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起来,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再次,“理想信念坚定,是好干部第一位的标准”。从党的历史看,好干部的标准,从大的方面说,就是德才兼备。同时,好干部的标准又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同历史时期,对干部德才的具体要求有所不同。习近平同志指出:“现在,我们提出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等具体要求,突出了好干部标准的时代内涵。”而政治上靠得住,最重要的是信念坚定。即“党的干部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不动摇”。习近平同志强调:“理想信念坚定,是好干部第一位的标准。”如果做不到这一条,“干部能耐再大,也不是我们党需要的好干部”。只有用坚定理想信念炼就了“金刚不坏之身”,干部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
最后,“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在2013年6月28日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同志严厉批评了在党的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因缺乏理想信念而导致的种种不良现象:有的不信马列信鬼神,从封建迷信中寻找精神寄托,热衷于算命看相、烧香拜佛,遇事“问计于神”;有的是非观念淡薄、原则性不强、正义感退化,糊里糊涂當官,浑浑噩噩过日子;有的甚至向往西方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对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丧失信心;有的在涉及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原则性问题的政治挑衅面前态度暧昧、消极躲避、不敢亮剑,甚至故意模糊立场、耍滑头,等等。习近平同志不无忧虑地说:“党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没有态度,出了政治事件,遇到敏感性问题没有立场、无动于衷,岂非咄咄怪事!”他告诫大家:“事实一再表明,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
习近平同志警示全党思考的这一问题,是振聋发聩的。这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建设问题的严肃正视,中国共产党在事关重大政治是非问题上的鲜明、正确的立场,也从一个重要方面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的政党。
不仅如此,习近平同志还指出,革命战争年代,检验一个干部理想信念坚定不坚定,就看他能不能为党和人民事业舍生忘死,能不能冲锋号一响立即冲上去,这样的检验很直接。而“和平建设时期,生死考验有,但毕竟不多,检验一个干部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确实比较困难,X光、CT、核磁共振成像也没有办法”。不过,他又指出:“当然,也不是不能检验。”那就主要看干部是否能在重大政治考验面前有政治定力,是否能树立牢固的宗旨意识,是否对工作极端负责,是否能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是否能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勇挑重担,是否能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这样的检验需要有一个过程,不是一下子、经历一两件事、听几句口号就能解决的,要看长期表现,甚至看一辈子。
“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2013年3月1日,习近平同志出席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并发表重要讲话。“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是他讲话的主要部分。同年8月19日,他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以及在此前后,他围绕党的学习问题的一些阐述,与他关于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之“钙”的思想不仅密切相关,而且使其深化。其中特别是:
第一,“首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也是领导干部必须普遍掌握的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习近平同志指出,只有学懂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领会了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才能心明眼亮,才能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始终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坚持科学指导思想和正确前进方向,才能带领人民走对路,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而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必须专心致志地读、原原本本地读”,这是习近平同志作为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重要成员时,于2011年5月13日,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所要求的。他并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含和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包含着经典作家所汲取的人类探索真理的丰富思想成果,体现着经典作家攀登科学理论高峰的不懈追求和艰辛历程”等方面,深入阐述了之所以要强调这一问题的道理。2013年8月19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进一步强调:“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第二,“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学习党史、国史”,“这是领导干部开展工作要做的基本准备,也是很重要的政治素养”。习近平同志指出,不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你根据什么制定决策、解决问题呀?就很可能在工作中出这样那样的毛病”。而通过学习党史、国史,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这对正确认识党情、国情十分必要,对开创未来也十分必要,因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第三,“要结合工作需要来学习”,“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习近平同志指出,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社会、科技、军事、外交等方面的知识,领导干部要结合工作需要来学习,“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化、专业化水平”。而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领导工作、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须的各种知识,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习近平同志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告诉大家,各种文史知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也要学习,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他认为,“学史可以看成败、见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他还说,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
第四,“要正确把握学习的方向”和“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正确把握学习的方向,是指把握“马克思主义所指引的方向”。习近平同志指出,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学习就容易陷入盲目状态甚至误入歧途,不仅学不到有益的知识,还容易被一些天花乱坠、脱离实际甚至荒唐可笑、极其错误的东西所迷惑、所俘虏。正确把握学习的方向,就要明确“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因此,“领导干部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带着问题学,拜人民为师,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千万不能夸夸其谈、限于‘客里空”。 “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是习近平同志向党的干部提出的明确要求。习近平同志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把学习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如饥似渴地学习,哪怕一天挤出半小时,即使读几页书,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跬步以至千里。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闭幕会上指出:“全体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坚决同一切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矢志不移为党和人民事业而奋斗。”习近平同志结合党的建设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深刻内涵。
第一,“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中共十八大决定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2013年6月开始至2014年10月,经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这项活动基本结束。但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歷史进程永远不会结束”。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核心力量,肩负着历史重任,经受着时代的考验”,这就要求全党,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而如果离开“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这一点,党就会背离立党为公——亦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根本宗旨,从而导致党由于脱离人民而失去执政的根基。
第二,坚决反对腐败,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监督。“坚决反对腐败,防止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腐化变质,是中国共产党必须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反腐败,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而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制度,关键是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要做到这一点,离开“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同样是不可能实现的。
第三,树立和发扬“三严三实”的作风,归根到底是要更好地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利益。2014年3月9日,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的审议时提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三严三实”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此后,同年3月18日(在兰考)和10月8日(在北京),2015年1月21日(在昆明)、2月16日(在西安)和6月30日(在北京),他多次强调了这一要求。其间,2015年4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对2015年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作出安排。随后,从4月底开始,这一专题教育陆续展开。而无论“三严三实”的哪一方面,其立足点和目标都无一例外地与“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紧密相联。
(作者: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郑 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