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PP来袭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2015-05-14张小溪

前线 2015年11期
关键词:贸易协定成员国规则

张小溪

2015年10月5日,美国贸易代表弗罗曼在新一轮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部长级会议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经过漫长的5年谈判,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等12个成员国达成了最终协议。

TPP是在美国主导下推行的自由贸易协定。表面上看,美国要借TPP提高自由贸易水平,改善全球的投资环境,从而帮助其实现经济复苏的目标。实际上,美国是要借这个机会抢先制定“下一代”贸易规则,从而掌握世界贸易规则制定的主导权,设置一个以高度自由化为名的市场准入屏障,使中国因无法高尺度互惠开放本国市场和达不到高规格的技术标准、医药、医疗服务以及电子产品规格、环保指标等原因而无法加入,在全球化的新规则中丧失发言权,从而制约中国的发展。

面对来势汹汹的TPP,中国其实早有对策,先后建立了上海、广东、天津和福建四大自由贸易区,积极推进双边自由贸易谈判,筹建亚投行和制定“一带一路”战略护航区域经济合作。不论TPP是洪水还是猛兽,只要中国对内坚持深化改革,对外继续扩大开放,顺应国际经济新形势,就能在这场围堵战中突出重围、取得最后胜利。

TPP的发展过程

TPP是从智利、新西兰、新加坡、文莱四国签订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TPSEP)演变而来。2002年10月,墨西哥洛斯卡沃斯召开的第10次APEC峰会期间,新加坡、新西兰、智利三国就缔结自由贸易协定(FTA)达成一致;2003年9月,这三国在新加坡开始正式谈判;2005年4月,文莱加入谈判;2005年7月28日,四国签订了TPSEP,并于2006年5月开始正式执行该协议,TPSEP成为亚太四国间就货物、服务、知识产权贸易和投资等相关领域給予互惠的经济合作协定,由于初始成员国为四个,所以又被称为“P4协议”。2008年2月,美国高调宣布加入谈判,并于同年3月、6月和9月就金融服务和投资议题举行了3轮谈判;2008年9月,美国邀请秘鲁、越南和澳大利亚也加入谈判,TPP实现了由“P4”向“P8”的转变,并呈现亚太地区参与国家扩大化的趋势;2009年11月,美国正式提出扩大跨太平洋关系计划,借助已有的协议推行自己的贸易议题,开始全方位主导谈判。自此,TPSEP更名为TPP,并进入发展壮大阶段。

目前,TPP成员国共有12个:美国、新加坡、新西兰、智利、文莱、澳大利亚、越南、马来西亚、秘鲁、墨西哥、加拿大和日本。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TPP成员国的经济规模约占世界经济总量的40%,是欧盟经济规模的1.5倍。2015年10月,12个成员国在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举行的部长会议上达成基本协议,同意进行自由贸易,并在投资及知识产权等广泛领域统一规范。

TPP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现有的TPP包括前言、二十个条款和两个补充文件,内容涵盖了发达小国间的自由贸易协定、综合性的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APEC框架下的自由贸易协定以及开放性的自由贸易协定。主要涉及货物、服务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标准、非关税壁垒减除标准、政府采购标准、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劳工准则和环境合作标准等具有约束性的新标准,包括关税分阶段全部减除、实行45% 附加价值标准的原产地规则、完税手续货到48小时完成、强力实施反倾销、反补贴、反技术贸易壁垒措施和减除妨碍竞争行为、政府采购实施无差别国民待遇、知识产权保护需承诺 《关于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全部权利和义务、各国制定严格劳工法规和劳工保护法令、不能以放宽环境规制促进自由贸易等新标准。

TPP具有全面开放市场、全方位区域合作、鼓励产品和服务创新、构建区域一体化平台、包容性贸易五大特点。首先,TPP将消除或削减关税及非关税贸易壁垒,覆盖贸易的全部范围,包括货物、服务贸易和投资,以便为成员国的企业、劳工和消费者创造新的机遇与利益。其次,TPP将促进生产和供应链发展,促进“无缝贸易”,提升效率,支持工作岗位的创造和维持,提高生活水平,增强环保力度,促进跨境融合,促进其成员国开放国内市场。第三,TPP将增进创新、生产力和竞争力,将应对新问题,包括数字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在全球经济中的角色。第四,TPP将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一个平台,加强成员国间的区域经济联动性,同时也鼓励其他亚太地区经济体加入该平台。最后,TPP将包含一些新的要素,试图保障不同发展水平的经济体、不同规模的企业都能从贸易中获益。它包含了一些承诺,旨在帮助中小型企业理解这份协议,利用它所带来的机遇,并提醒TPP各缔约国政府关注中小企业所面临的独特挑战。它也包含了一些特别承诺,旨在促进各方发展并帮助其提升贸易能力,确保各方都能兑现协议中的承诺并充分利用其益处。另外,TPP还规定,经缔约国协商同意,协定可以扩大到其他地区,即吸收APEC的其他成员国参加。

美国推动TPP的原因

在美国的积极推动下,TPP在亚太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掀起巨浪,对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进程起着关键作用。美国之所以如此重视TPP,不仅有其经济原因,更有其政治原因,美国正在将TPP打造成其主导未来亚太经济政治格局的战略基石。

从经济层面来看,TPP达成之后,将大幅增加美国的出口额。为了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重振美国经济,奥巴马政府提出了“出口倍增计划”,计划以每年出口增幅超过15%的速度,五年内实现出口额翻番,并新增两百万就业岗位。与欧洲深陷债务危机、高失业率和低经济增长率的现实情况相比,亚太地区不仅拥有庞大的市场空间,而且区内新兴经济体高速的发展,美国实施新出口战略的核心市场必须锁定亚太地区。更重要的是,美国可以借TPP建立全球贸易新秩序。TPP与传统的自由贸易协定(FTA)不同,它不仅囊括了货物和服务贸易的内容,还纳入了环保、知识产权和劳工等非贸易因素。美国希望通过建立这种高标准的贸易新规则,吸引或迫使其他经济体向其规则靠拢,最终达到重塑世界贸易规则的目的。

从政治层面来看,TPP的推行将巩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支配和霸主地位。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崛起,打破了美国的区域平衡战略,某种程度上削弱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对美国来说,维持其主导性的存在,既可以从该区域的经济繁荣中获益,也可以保障其战略和安全地位。因此,美国希望借助TPP谈判制衡中国建立的区域贸易联盟,淡化中国的经济影响力,确保其在该区域的地缘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此外,美国希望借助TPP来约束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的谈判,最大化保障美国的利益。BIT迄今为止已经谈了19轮,但是由于双方利益诉求的不对等,至今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按照TPP的标准,成员国不仅需要给予国外投资者国民待遇甚至最惠国待遇,还需要在反垄断方面做出让步,尤其是国有企业的经济地位将面临挑战。而且,TPP提倡外汇可自由兑换,要求成员国给予跨国企业以更大的权利,对于成员国法律法规变化所带来的损失,跨国企业可以要求赔偿。TPP标准一出,中美BIT就有了范本,美国就可以牢牢地将规则话语权掌握在手中。

中国的应对策略

对于TPP的到来,中国早有防备。2013年8月,中国正式批准设立上海自贸区。这是中国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自贸区从制度层面最大限度地与国际规则接轨,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对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具有重要意义。2015年,在上海自贸区的基础上,中国陆续设立了广东、福建和天津自贸区,加快自贸区建设的步伐。

此外,中国与东盟、新加坡、巴基斯坦、新西兰、智利、秘鲁、哥斯达黎加、冰岛、瑞士、韩国和澳大利亚等22个国家和地区分别签订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形成了以中国为轴心的轮轴——辐条 (Hub and Spokes)网络。以2015年6月签署的“中韩自贸协定”为例,根据协定,中韩双方货物贸易自由化比例均超过税目90%和贸易额85%,这将使两国90%以上税目的产品在过渡期后进入零关税时代,达到了TPP的标准。

“一带一路”战略和亚投行也是中国打出的应对牌。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同年10月,提出筹建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2014年10月,中国、印度和新加坡等21个国家宣布共同成立亚投行。“一带一路”战略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潮流的新举措,体现出中国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而亚投行的建立,从金融角度有力地支持了“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以亚投行作为纽带,将政府储备、主权财富基金、养老金、银行资本和企业资本进行整合,加速人民币国际化。

TPP达成之后,中国不仅要继续推进与包括TPP参与方在內的更多国家和地区达成更高水平的自贸协定,也要在扩大开放的同时提速国内各领域的改革,特别是涉及新一代贸易规则的金融、国企等重点领域改革。未来,自贸区建设应继续以“行政管理简洁高效”、“给市场放权”和“建立国际通用的投资贸易规则制度”三个代表性措施为主导,打造开放、高效且有序的服务升级行业。对于自贸区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如注册制与投资方式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人民币跨境支付”等,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复制推广,加速中国对接全球经济新规则。其次,稳步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和亚投行,积极开展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针对其各自的特点制定FTA,开拓经济增长新空间。最后,进行产业结构转型,提高服务业的效率和生产系统升级,通过建立现代服务业贸易体系,提升产品的复杂系统技术创新,沿着效率提升阶梯一步一步向前,加大对现有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特别是改革政府干预性的体制,切断诸多传统体制的羁绊,形成一个可参与全球竞争的新体制。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责任编辑:谭   丁

猜你喜欢

贸易协定成员国规则
自由贸易协定对国际经济法律制度的影响
让规则不规则
更好地设计泛区域自由贸易协定
不如吃茶去
欧洲议会表决通过CETA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什么是IMF份额
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46个
什么是意向创始成员国?(答读者问)
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