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媒体创新党建工作
2015-05-14余俊生
余俊生
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压力和挑战,基层党建工作该如何开展?昌平区各级党组织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积极探索,敢于作为,有效提升了基层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使基层党组织在新媒体形势下的履职能力进一步增强。
“打铁先要自身硬”,努力提高基层党组织书记适应新媒体形势的综合素质
基层党组织书记是基层党建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其自身素质和能力对本级党组织履职是否到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媒体形势下,基层党组织书记更要注重强自身、带队伍,注重培养和练就适应新媒体形势的综合素质。
提升基层党组织书记适应新媒体形势的知识储备。党支部书记适应新媒体形势能力的强弱、知识面的宽窄、接收信息的快慢,直接制约着教育效果。称职的党支部书记,必须有“时时想到学知识,处处留心长学问”的强烈求知意识,注重随时随地汲取新媒体信息,不断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群众学,广泛涉猎媒体技术、心理学、美学、文学艺术、天文地理等相关知识,尽可能把党课讲活讲透,让党员想听、爱听、愿听。
强化基层党组织书记利用新媒体沟通和交流的能力。新媒体形势下,沟通的途径和渠道快捷而宽泛,用好了会放大教育效果,反之不仅会影响教育效果,甚至有可能丢失阵地。党支部书记必须深入调查研究,切实占领和用好新媒体阵地和沟通途径,运用新型传播手段,尽可能让党员在任何时间、地点和空间,都可以迅捷接受信息,在轻松、活泼、生动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当前,昌平区委组织部正要推广的“共产党员微信”、“共产党员易信”,就是与党员交流互动的好平台。
增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利用新媒体展示个人人格魅力的胆识。“其身正不令也行”,这是对党支部书记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榜样的力量依然强大,行动的力量依然胜过口号。一个敢于在新媒体上晒自己人品、人格的党支部书记,其模范带头作用不言而喻。党支部书记高尚的人格力量来源于自身的不断修养,要求党员信的,自己首先坚信;要求党员做的,自己带头做好;纪律不允许的,自己坚决不做。只有这样,才能使党员教育落地有效。
“响鼓也要重槌敲”,新媒体形势越是快速发展越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主导作用
面对发展变化的新媒体形势,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既要顺势而为,为我所用,更要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主导作用,敢于担当,善敲“重槌”,不断激发基层党员队伍在推进区域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重视加强党员队伍的党性教育。复杂的社会环境可能使党员的价值取向、人生追求呈现不稳定状态,基层党组织必须坚持把好“舵”,把对党员“即时引导”与“终生教育”统一起来,注重正能量灌输,坚持用正确的理想信念武装党员头脑,培养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让党员们睁大慧眼,仔细判别新媒体传播的似是而非信息,主动发声辟谣,阻止或减少不良信息传播,营造清新的新媒体环境,保持党员教育阵地的纯洁性。
重视强化党员队伍的宗旨意识。基层党建工作无论如何创新,党员教育无论建立什么样的机制,最核心的内容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努力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解决好群众的困难和问题,把群众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重视做好党员队伍的舆论引导。如今每天不断的新闻热点事件,一方面是社会发展转型所致,另一方面也是新媒体形势快速发展的必然。换言之,现在想要通过某个手段堵住信息外泄,几乎已经不可能。在这样的情况下,基层党组织必须主动发声,加强舆论热点引导,特别是与区域建设、区委区政府重要决策相关的媒体舆论,一定要下大力气对党员进行教育和引导,以达到统一思想,凝聚区域精神力量的目的。
“众人划桨开大船”,注重发挥广大党员在新媒体形势下的主体作用
新媒体形势下,每一个个体都是信息源。同理,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特别是党员党性教育中,每个党员既是被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而且主体作用更加突出。
培养党员学习运用新媒体手段,以增加党性教育吸引力。新媒体形势下,党员展现个性更大胆、更直接,传统的“一言堂填鸭式”党员教育模式已不可能保证其权威性。相反,是非大家谈、好坏大家评、界限大家划,人人参与、相互启发“群言堂自助式”的教育方式,更容易被广大党员接受。在此基础上,培养党员把手中的“通信工具”、“交流平台”变成“教育讲台”,引导和鼓励党员人人登讲台、唱主角,既增强党员的主动性,又增加教育的吸引力,还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将先进典型事迹制作成适合新媒体传播的形式,以增加党性教育感染力。鼓励党员发现和挖掘身边的先进典型,比如,近几年来我们宣扬的一大批先进典型中,有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金钱与物质,挖掘探寻南口战役历史的普通个体户杨国庆;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主动回报社会的企业经理刘鑫宇;有40年如一日,用自己微薄收入接济帮助多个困难家庭、诠释人间真情的夏景富老人;有孝老爱亲、感动世人的朴实村民历保元;有力排众议下嫁失去双腿恋人,并艰苦创业书写人间真爱的女主角李伟,等等。把这些先进典型制作成“微视频”、“微讲述”、“微故事”等适合新媒体传播的形式,上传至新媒体平台,既亲切可信,又形象直观,极易产生思想共鸣。
发动党员参与管理新媒体传播平台,以保持党性教育的生命力。新媒体形势下的传播力难以准确计算,如果我们不去占领这个阵地,就会被别有用心之人钻空子;如果我们用好了,就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议支部党员在30人上下的,可以建立支部“网络传播群”,党员数量较多时可以建立党小组“网络传播群”,由党员轮流值守“群长”岗位,引导党员个人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经历的、感受的正能量信息,通过这个平台进行传播和扩散,以增强党员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
“为有源头活水来”,顺应新媒体形势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坚强的战斗堡垒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面对新媒体形势的挑战,实现这一奋斗目标,我们需要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
立足新媒体“源头”,加强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传统的工作方法,不聚齐开不了会、议不了事,在沟通上受限较多,工作时效也受到一定影响。新媒体形势下,特别是多样化、快捷、顺畅的沟通方式和途径,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工作创新不断“注入活水”,提供了很多新的可能,进一步增强了时效性。可以尝试以QQ、微信等平台,建立微群,开通网上会议室,随时随地沟通和共享信息,第一时间办理相关工作或形成决策意见;班子成员个人可以通过微博、博客、QQ空间等途径,开展工作和学习;相互之间可以互相“关注”,实现理论上的“零距离”沟通和交流。
把握新媒体“源头”,加强基层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大有作为。比如,培养发展新党员,可以发挥网络平台的便捷优势,开展网上党课教育、网上党的知识学习,进一步丰富教育学习手段和内容,以增强教育学习效果。又如,严格党员管理,可以发挥新媒体的灵活优势,公开公示党员的言论、表现、形象等,进行网络监督,促使党员以更严格的要求和标准,加强自律,维护党的良好形象。
用好新媒体“源头”,借助“他山之石”互学共促,进一步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多维的新媒体空间,海量的大数据信息,使我们可以随时学习到全国各地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鲜经验,有些可以直接“拿来”使用,有的可以“改造”借鉴。同样的,我们自己探索总结的党建工作经验体会,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与全国各地组工干部进行交流。比如,近年来我们探索“党员远程教育”,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加强网上交流,一方面可以加强学习交流,共同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鞭策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创造新鲜经验,以取得更大的成绩。
(作者:中共昌平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责任编辑:金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