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关系水平对师生冲突事件归因倾向的影响
2015-05-14高超
高超
〔摘要〕为考察初中生的师生关系对师生冲突事件归因倾向的影响,采用自编的《初中生师生关系调查问卷》和《师生冲突事件归因问卷》,对大连市某中学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初中生师生关系问卷总得分及各个因子的得分分别与师生冲突事件归因倾向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初中生师生关系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师生冲突事件的归因倾向。
〔关键词〕初中生;师生关系;师生冲突;归因倾向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5)07-0004-04
一、 问题提出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学校环境中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建立起来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相互联系。国外研究显示,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形成对学校的积极情感态度,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较高的社会适应能力;不良的师生关系可能使学生对学校产生消极的情感态度,在学校环境中表现出退缩和攻击性行为,从而影响其学业行为和成就〔1-3〕。国内学者刘万伦〔4〕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小学生学校适应性与师生关系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学校适应的重要因素。目前,关于师生关系的研究大多借鉴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的研究思路和方法〔5〕,从教师知觉的角度去探讨师生关系。已有研究大多采用Pianta〔6〕编制的教师评价师生关系的5点评定调查问卷。但是,国内有研究者认为,学生对师生关系的评价更能反映学生的感受,与学生的心理行为有更密切的关系。由此可见,究竟采用教师评价还是学生评价来测量师生关系要视研究的问题而定。
在师生交往过程中,由于彼此之间的角色差异,必然会产生对立和冲突。Juvonen〔7〕的研究表明,个体对人际交往的归因会影响对交往对象的态度及情绪,从而影响彼此之间的关系。Crick〔8〕等人的研究表明,同伴关系适应水平较高的个体,能够对交往进行更为合理的归因;而适应不良的个体则倾向于作出不合理的归因。在师生冲突的研究领域,Hansen〔9〕的研究表明,学生的人格特点、社会地位、智力及与教师交往的态度等方面都会影响师生交往,从而导致师生冲突。师生冲突可能由可观察的主体之间的行为对抗,转变为较为隐蔽的情绪抵触和心理对立,这种师生之间的紧张关系是不易被觉察的,但是,它的负面影响可能比师生之间的正面冲突还要严重。
鉴于上述研究,我们进一步考虑到,不同的师生关系水平(或类型)可能会影响师生冲突事件的发生,更会影响学生对师生冲突事件的归因倾向。可以作出这样的假设:具有良好师生关系的学生倾向于将师生冲突事件的原因归结为学生的过错;而师生关系不良的学生则倾向于把冲突事件的原因归结为教师的过错。
师生冲突事件普遍发生于大中小学各个年级的师生之间。但是,由于小学生的道德判断水平尚属于他律阶段,所以,他们一般倾向于将师生冲突的过错归结于学生。而高中生和大学生已经有了比较稳定的自我道德判断标准,因此,他们对师生冲突事件的原因倾向于作出比较客观公正的归因。初中生道德判断正处在由他律向自律过度的阶段,师生关系水平更有可能影响对师生冲突事件的归因倾向。因此,我们选择初中生为研究对象。
由于研究的对象是初中生,考察师生关系水平对师生冲突事件归因倾向的影响应该以学生知觉到的师生关系为基础。所以,关于师生关系的评价应该是学生的评价。为此,我们必须首先编制由学生评定的师生关系调查问卷和师生冲突事件归因倾向问卷。然后根据师生关系的调查结果划分被试的师生关系水平,再根据“归因问卷”的调查结果考察师生关系水平对师生冲突事件归因倾向的影响。
二、 研究方法
(一)被试
问卷编制阶段,从大连市某中学初一和初二年级各随机抽取三个班级,共取得253名被试,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被试237名。其中初一学生124名,其中男生65名,女生59名;初二学生113名,其中男生58名,女生55名。
调查研究阶段,从大连某中学选取六个班级共302名初中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初一3个班级,初二3个班级。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的有效被试279名,其中初一学生141名,其中男生72名,女生69名;初二学生138名,男生74名,女生64名。
(二)研究工具
1.《初中生师生关系调查问卷》的编制
在前面的论述中已提及,国内暂时还没有比较权威的师生关系调查问卷,因此编制一份信效度指标良好的师生关系调查问卷就变得非常必要。本研究试图从实际出发,通过对问卷题项的搜集及整理,编制一套行之有效的初中生师生关系调查问卷,作为后续研究的基础。
笔者选取不同学业水平、不同性格的中学生进行访谈,主要了解他们对于师生关系以及师生冲突事件的个人想法,在访谈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测量师生关系的问卷,初步形成了《初中生师生关系调查问卷》。构想问卷共24个题目,有五个维度:情感关系、教学关系、信任执行、课外沟通、关系知觉。
情感关系维度主要测量师生之间尊重、理解的程度,如“我的老师很尊重我的感受”;教学关系维度主要测量在教学环节中师生的组织配合程度,如“我们班的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
信任执行维度主要测量学生听从教师指导的程度,如“我能很好地完成老师交给我的任务”;
课外沟通维度主要评定师生之间进行沟通的顺畅程度,如“我很少与老师倾心相谈”;
关系知觉维度主要评定学生对师生关系知觉的程度,如“我在老师眼中是个调皮的孩子”。
问卷设置正向计分的题目和反向计分的题目各12个。问卷的A1(我的老师理解我内心的想法)和A15(很多时候老师不了解我的想法)两题为测谎题。问卷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得分越高表明该被试的师生关系越好。
利用学生心理健康课的时间,组织被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问卷测试,指导语如下:“亲爱的同学,你好!因研究需要,请大家积极配合完成一项问卷调查。下面有一些关于你与老师交往方面的句子,请你考虑现在你的班主任老师的大致情况,仔细阅读每一条后,根据它和自己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在各题后选择相应的字母,每题只能选择一个字母。答案没有好坏对错之分,也无关于同学们的品行评价,而且你的回答对他人绝对保密,请按照自己的真实情况作答。”测试时间大约为20分钟,收集到的问卷数据应用SPSS for Windows 16.0进行统计分析。
对调查问卷的23个题目作主成分因子分析,采用方差最大旋转法,删除1个题目,分析结果显示:KMO值为0.896,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p<0.001,数据适合作主成分因子分析。根据特征根大于1,提取5个公共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1.388%。
使用SPSS软件对师生关系问卷的数据作内部一致性分析,结果表明师生关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05,比较理想。同时分析该问卷的分半信度,采用奇偶分半,结果显示该问卷的分半信度为0.842,比较理想。间隔一个月之后随机抽取部分(n=41)被试进行问卷重测,从而考察问卷的重测信度。结果表明这部分被试前后两次测试的皮尔逊相关系数r=0.792,p<0.01。
依据师生关系调查问卷的总分与各题目得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作为衡量问卷内容效度的指标,结果表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在结构效度方面,经过主成分因子分析提取5个公共因子,调查所得数据的因子分析结果与理论构想基本一致,可见问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
2.《师生冲突事件归因倾向问卷》的编制
在与学生访谈的基础上,笔者根据师生日常交往过程中经常产生的矛盾,设计了12个师生冲突故事,故事中引起冲突事件的责任不明,即无法明确地将冲突归因于教师或者学生,每个故事都属于归因两难型。例如故事三:小文平时是个沉默内向的人,而小强是个调皮的孩子。下课的时候,小强捉弄了小文,惹得周围的同学们都哈哈大笑,小文忍不住打了小强,还把小强打伤了。这时候老师来了,简单了解事情的经过后,狠狠地批评了小文,而没有批评小强。这是一个初中校园中比较常见的冲突。教师由于日常事务过于繁忙,面对学生的问题,往往只是了解到事情的大概情况就作出判断,很容易引发师生冲突,同时很难对这些冲突进行责任归结。在每个故事后有三个选择:归因于教师(计1分)、归因于学生(计3分)、归因于环境(计2分),让被试选择一个最接近自己心中想法的答案。12个故事的总得分越低,表明该被试越倾向于将师生冲突归因于教师,综合得分越高,表明该被试越倾向于将师生冲突归因于学生。
使用SPSS for Windows对师生冲突归因倾向问卷的数据作内部一致性分析,得出的克隆巴赫α系数为0.813,分半信度为0.752,比较理想。间隔一个月之后随机抽取部分(n=41)被试进行问卷重测,从而考察问卷的重测信度,结果表明这部分被试前后两次测试的皮尔逊相关系数r为0.802,p<0.01。
以师生冲突事件归因倾向问卷的总分和各题目得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作为衡量问卷内容效度的指标,结果表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三) 调查研究
使用编制好的《初中生师生关系调查问卷》和《初中生师生冲突事件归因倾向问卷》进行调查,对初中生的师生关系及冲突事件归因倾向关系作初步的探讨。
装订好后,以班为单位,分别进行团体测试。测试前先由班主任维持秩序,班主任离开后主试向学生宣读指导语,接着进行正式测试,测试时间大约为20分钟。将测评数据输入计算机后,应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师生关系与师生冲突事件归因倾向的相关分析
初中生师生关系总分及各个维度得分与师生冲突事件归因倾向得分的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
如表1所示,师生关系问卷总分与师生冲突事件归因倾向得分呈显著正相关;师生关系问卷中的各个维度与师生冲突事件归因倾向得分也都呈现显著正相关。
(二)师生关系与师生冲突事件归因倾向的回归分析
以师生冲突归因倾向得分为因变量,以师生关系问卷总分为自变量作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的回归方程是:y=8.533+0.166x,其中y代表师生冲突事件归因倾向的得分,x代表师生关系问卷的总分;R2=0.383。分析结果表明,可以用师生关系问卷的总分预测师生冲突归因倾向的得分。
以师生冲突事件归因倾向得分为因变量,以师生关系问卷中各维度的得分为预测量作多元线性回归,采用逐步回归法(Stepwise),5个自变量中有4个进入回归方程,得出回归方程为:y=8.421+0.236x1+0.204x2+0.115x3+0.162x4。其中y代表师生冲突归因倾向,x1代表教学关系,x2代表信任执行,x3代表情感关系,x4代表友好沟通。调整后的R2=0.383,自变量解释了整个因变量变异程度的38.3%。
四、讨论
(一)师生关系与师生冲突归因之间的关系
研究表明,初中生的师生关系与师生冲突归因之间具有中等强度的正相关(r=0.619),即师生关系良好的学生倾向将师生冲突的责任归因于学生,师生关系不良的学生倾向将师生冲突的责任归因于教师。笔者认为拥有良好师生关系的学生,其对人际关系的知觉能力较强,他们在进行人际交往的时候能够想到自身的问题,同时他们为了维护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发生师生冲突的时候,往往愿意主动承担责任,因此倾向于将师生冲突的责任归因于学生;而师生关系不良的学生,他们的人际交往模式更看重他人的错误,因此发生师生冲突的时候,他们倾向将责任归因于教师。
师生关系良好的初中生倾向于将冲突责任归结于自身,这样他们能够从人际冲突中总结经验,主动调节自己的行为表现。师生关系不良的学生,倾向于将冲突的责任归结于教师,而很少从自身寻找原因,这种归因模式不转变,这类学生在今后生活中也很难更好地处理与教师及他人的关系。
为了检验初中生师生关系能够解释师生冲突归因的量,以师生冲突归因为因变量,以师生关系为预测量作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师生关系影响着师生冲突归因,能够解释冲突归因的38.3%。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让初中生对冲突进行更合理的归因,有利于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二)研究存在的样本问题
研究取样由于实际情况的限制,并没有完全按照分层随机取样的原则,被试中没能选取初三学生,有待后续研究加以完善。
五、结论
第一,初中一、二年级学生师生关系问卷总得分及各个因子的得分分别与师生冲突事件归因倾向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第二,初中一、二年级学生师生关系问卷总得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师生冲突事件的归因倾向。
参考文献:
[1] Birch S H, Ladd G W. Childrens interpersonal behaviors and the teacher-child relationship [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98, 34, 934-946.
[2] Fisher D, Kent H, Fraser B.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acher-student interpersonal behavior and teacher personality [J].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 1998, 19(2):154- 166.
[3] Adelman H S, Taylor L. School counselors and school reform: New directions [J]. Professional School Counseling, 2002, 5(4), 235-248.
[4] 刘万伦, 沃建中. 师生关系与中小学生学校适应性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 21(1): 87-90.
[5] 王晓华,王耘. 3~6年级学生及其教师对师生关系知觉的比较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6, 3
[6] Pianta R C. Patterns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ildren and kinder-garten teachers [J].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1994, 32(1): 15-311.
[7] Juvonen J. Peer harassment in school: The plight of the vulnerable and victimized[M]. NY: The Guilford Press, 2001.
[8] Crick N R. The role of overt aggression, relational aggression, and prosocial behavior in the prediction of children's future social adjustment [J]. Child Development, 1996, 67(5): 2317-2327.
[9] Hansen J B, Feldhusen J F. Comparison of trained and untrained teachers of gifted students [J]. Gifted Child Quarterly, 1994, 38(3):115-121.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教育学院,武汉,430056)
编辑/王抒文 终校/于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