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大的捷径,是用时间和生命阅读一流的书
2015-05-14王强
王强
北大出了许多企业家,这让我非常自豪。我经常回忆,北大为什么会产生企业家?我一直以为清华才有可能产生企业家,因为它搞科技。北大是学术的殿堂,是精神自由的三角地,是让灵魂再生的地方。企业、上市等好像与北大无关。但是经历了这么多年后,我明白了北大为什么会产生企业家。
以北大的32楼为例,当年我和俞敏洪作为北大的青年教师,住在该楼的第二层。后来俞敏洪创办了新东方,成了伟大的企业家。
第三层楼,当年住着一个来自山西的叫李彦宏的青年,天天在水房里光着上身用冷水冲澡,唱着“夜里寻他千百度,你在哪呢”,天天念“百度”两个字,于是后来创立了百度公司。而从知识储备来讲,李彦宏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做企业,他读的是图书馆系古典文学编目专业。
第四层楼住着北大中文系的“愤怒诗人”黄怒波。这些年来,黄怒波令人刮目相看,成为中坤集团的创始人,在冰岛购置了土地。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北大中文系的女生楼里,有一个长相非常平凡的人——龚海燕,她充满着激情,创办了“世纪佳缘网”。
英文系、图书馆系、中文系都是与金融、融资、管理完全无关的专业,但是学这些专业的人怎么会成功地创办企业?我想,这是因为北大给予了我们一样东西,就是怎样塑造生命的东西,使得我们对知识的渴望超过一切。
我有一个座右铭:“读书只读一流的书。”真正值得我智力投入、值得我尊重、花费我精力的大概是两大类——读书一定要读一流的书,做人一定要做一流的人。
正是读经典,读那些能够改变我们生命轨迹的书籍,成为北大人离开校园后,不管走到哪个领域,都能比别人走得稍微远一点儿的保证。因为那些书不是字,而是生命,这些生命对读者的生命来说,是一种引领。
现在我们生活在信息的海洋里,也算人生有幸,但是要接受的信息太多了。那么什么样的书该读呢?我读书的选择是这样的:畅销书坚决不读,不是我看不起畅销书,而是我知道生命有限,只能读真正一流的作品。
我所读的作品的创作年代越来越早,因为我觉得越是早期的人,他们写下的文字越是生命的写照。
读一流的书,就要衡量这个作家写这本书前的状态是什么。他是为满足市场的需求而写,还是倾其心血、生命和经历而写。如果你读的不是真文字,遇到的不是真语言,那么你最后见到的也一定是虚幻的世界,而不是真实的世界。读书真正对读者产生作用的时候,就是读者和书中的生命融汇在一起的时候。千百年来,没有被淘汰的著作是人类一代又一代人选择的结果,而不是现在市场的选择,更不是广告词的选择,这是非常关键的。
为什么读经典能改变我们的生命呢?文学的功能是什么?在我看来,文学的功能就是:真正有力量的文字,一定能够对我们的审美进行奇异地再造,在我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上有奇异的启示,有充电的感觉。所以,那些具有人类最高价值的东西,就会融入我们的血液里。一旦人的身体里有这三样东西,在现实社会中就不会轻易被世俗的、流行的、暂时的甚至非常糟糕的价值观扭转。
读那些经典的、人们熟悉的甚至很多人因为追求时髦而不屑一读的文字吧。这些文字会使我们对生命、审美、真理、语言与世界的关系有更直接的感受。我认为我人生最大的捷径就是,用时间和生命阅读和拥抱了世界上一流的书。
我还有一个看法——读书和吃饭一样,不能偏食,要膳食平衡,精神的脾胃才能健康。
首先,是不是要读读宗教和神学的书?我觉得一定要读。读神学著作我们才能理解超越人性的东西,才能获得一种上帝般的眼界,才能达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我时不时会翻出《大藏经》来没有目的地读,还有《圣经》《古兰经》及其他宗教、神学的理论著作。
读完神学,我觉得我理解了宇宙的神秘;反观宇宙,我更加清醒地意识到了人的渺小,这使我不得不变得谦卑。不要把宗教、神学等同为迷信。
第二,一定要读哲学书。哲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关于人之为人的存在根由的一种诘问。作为一个人,我们不得不问我们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我们要到哪里去。
第三,不能不读历史著作。历史对人类到目前为止的所有生活场景,进行了最接近真实的描述。人的生命有限,如果想领略人类经历的酸甜苦辣、成功和失败、生命和死亡,就只能去读历史。
第四,心理学的书要读。像弗洛伊德这样的心理学家,他拆解的是人类意识的存在,探寻的是一个人的意识和心灵究竟是怎样协调运行的,是如何保持人之为人的内在本质的。
人是感情动物。那些穿透情感层面、展示情感宇宙奇景的一定是好诗。所以为了使情感丰富,一定要读诗。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东西是接近上帝的:一种是诗,另一种是音乐。
文学作品不可不读。作家通过语言挑战人的想象力,这是文学的基本功能。比如村上春树,他的作品的题材和写法奇诡诱人,有人把他视为通俗作家中的摇滚乐手,但我认为他一点儿也不缺乏深刻性——实际上他是在试图捕捉现代文明里飘浮的现代人存在的本质和表征。我喜欢的作家有卡尔维诺、君特·格拉斯、雷蒙德·卡佛、博尔赫斯、米兰·昆德拉,接下来就是村上春树了。
我有村上春树的日文原版书、英译本、台湾赖明珠译本和国内的林少华译本。我是村上春树迷。为了读懂村上春树的作品,我发誓开始学习日文。
科学领域的一流读物也要读。我坚信在科学思想和人文思想方面,存在着某种意义上平行发展的东西。
人的日常阅读应该融合以上种种内容,要学会做出一盘有利于精神和心灵健康的“沙拉”。我称这种读书为“饮食平衡法”读书。这样人的生存才能不偏颇,精神的林木才不会因营养匮乏而枯萎或畸形。当然这是“读书人”的读书,专家学者另当别论。从终极目的上说,读书是建造一个完全属于自己心灵的世界的过程。
人读书越多,越不会被外在的环境所困扰,越不会被寂寞孤独这样可怖的东西所折服。因为书籍逐渐在人的心灵里,建造了一个完全独立于外界力量的王国,这个王国是被心灵完全拥有的,在这个世界里栖居着令人神往的古今中外丰富而伟大的灵魂。
当一个人的内心拥有这样一个王国的时候,他灵魂的承受能力会有多么坚强!因为他完全不需要依靠任何外力来支撑他的生命。
(小平摘自《课外阅读》2015年4月上,Getty Images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