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智慧思想的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研究框架
2015-05-14赵国杰王海峰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300072华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系保定07003
赵国杰,王海峰,2(.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300072;2.华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系,保定07003)
大成智慧思想的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研究框架
赵国杰1,王海峰1,2
(1.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300072;2.华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系,保定071003)
摘要:在发掘钱学森大成智慧思想的精神实质并荟集中国学者关于城市开放复杂巨系统发展问题的研究路径后,论证了钱学森大成智慧指导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研究的科学性,建构了一种把过程哲学、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螺旋思想和大成智慧思想综合集成起来解决低碳生态城市发展问题的研究框架。该研究框架对于目前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大成智慧;低碳生态城市;综合集成;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螺旋思想;过程哲学;研究框架
人类社会从农耕社会进入工业化社会之后,城市发展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生产力大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遭受着难以言说的苦难。1962年,美国学者卡逊夫人就出版了引发争议、引起轰动的专著《寂静的春天》[1]。它暗示着人类社会发展的生态意识的觉醒[2],是反思工业社会的开端。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此进入了后现代社会。
在后现代社会,城市该如何发展,这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众说纷纭,从概念创新到实践探索创意无尽的领域,诸如紧凑城市[3]、拼贴城市[4]、绿色城市、卫生城市、山水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阳光城市、生态城市和低碳城市,不一而足。一个最新的城市发展概念则是中国学者仇保兴博士于2009年将低碳城市概念与生态城市概念集成在一起的低碳生态城市[5-6]。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当年就公开出版了《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7],2010年和2011年又先后出版了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2010)》[8]和《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2011)》[9]。
人们一直关注并研究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2,10-12]和低碳生态城市发展中的“善治”与“过程创新”[13-15],故本文认为,在“遭遇发展”[16-17]之后的后现代社会的城市发展研究应该有一种集大成而有智慧的哲学视角;人类社会必须反思“发展”[18],以钱学森院士的大成智慧思想[19]为指导,综合集成怀特海的过程哲学[20]和梳理人事物纠纷的方法—肖纪美院士提出的解决人事物纠纷的交叉类比方法论[21-22]、顾基发研究员与朱志昌博士共同提出的物理-事理-人理(WSR)方法论[23],应用多种螺旋[24-26]思想,重构城市发展研究的理论框架。
一、中国对城市发展问题的研究
1.中国学者研究城市发展已形成的范式
中国学者对城市发展问题的研究一直遵循的是“马世骏——钱学森院士研究范式”。1984年,马世骏院士和其指导的博士生王如松率先从“城市是一类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27]的视角对中国的城市发展问题展开了系统分析与系统研究。1990年初至1992年,钱学森院士等首次把处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方法定名为“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28-29]。其实,“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就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中的一类系统,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复杂”和“开放”。并且两位院士对于处理此类系统的方法思路也高度契合。此后,中国学者研究城市发展问题时,基本上选择了基于开放复杂巨系统研究范式的城市发展研究视角与思路,形成了图1所示的研究谱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图1 中国学者研究城市发展的谱系
2.钱学森大成智慧思想及其构成
对于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硬系统方法论并不具备指导作用。以钱学森院士为首,中国学术界提出了处理复杂巨系统问题的“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与“综合集成研讨厅”,即大成智慧思想或大成智慧方法论[40]。
钱学森院士指出,唯一能有效处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包括社会系统)的方法,就是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就该方法实质而言,是将专家群体(各种有关的专家)、数据和各种信息与计算机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把各种学科的科学理论和人的经验知识结合起来。这三者本身也构成了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具有整体优势和综合优势[28]。1992年,钱学森院士针对如何完成思维科学的任务——“提高人的思维能力”这个问题,进一步提出“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HWMSE)”[30]。其构思是把人集成于系统之中,采取“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技术路线,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使“研讨厅”这个集体在讨论问题时使得成员间能够互相启发,互相激励,使集体的创见远远胜过一个人的智慧。通过“研讨厅”体系,还可以把今天世界上千百万人的聪明智慧和古人的智慧(这种智慧可以通过书本上的记载以知识工程中的专家系统体现出来)统统综合集成起来,以得出完备的思想和结论[41]。若严格地依据参考文献28,可以将钱学森院士的思想概示于图2。
图2 钱学森院士的综合集成方法的体系结构
由此可见,钱学森院士高度重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专家的科学知识与群众的经验智慧的结合;二是群众意见、经验与智慧;三是人、机结合,以人为主。为突出并牢记这3点,我们将其用“*”“**”醒目地标示于图2之中。图2中,A和B的交集为人-机结合,以人为主;A和C的交集为今人与古人的智慧结合;B和C的交集为机器和数据的结合;ABC交集即为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和综合集成研讨厅。正是依靠此方法,方能从数据中发掘出信息,再从信息中凝练出知识,进而活用知识生成智慧,来解决开放复杂巨系统问题。
随着钱学森、戴汝为、于景元等学者的研究进展,戴汝为院士、钱学敏教授开始在论文中使用钱学森“大成智慧工程”、“大成智慧学”等提法。尤其是钱学敏教授认为,可以把钱学森的大成智慧思想归结为三大部分:大成智慧学、大成智慧工程和总体设计部[42]。大成智慧学是以辩证唯物论为指导,利用现代信息网络、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方式,集古今中外有关信息、经验、知识、智慧之大成,即“必集大成,才能得智慧”!大成智慧工程是实践大成智慧学的方法,它由“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与“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组织架构组成;总体设计部是运用大成智慧工程来实践大成智慧学的集体和组织保证[19,42-43]。钱学敏教授特别指出,实践大成智慧工程的关键是“如何集成”[19,42]。
3.钱学森大成智慧思想对低碳生态城市发展
研究的方法论启迪
针对西方和日本学术界提出的处理开放复杂巨系统的各种方法论,有学者认为,中森义辉的“i-系统方法论”与钱学森的大成智慧方法论是殊途同归的方法论[44]。其实不然,无论是切克兰德的“软系统方法论”,弗洛德和杰克逊的“总体系统干预”,还是日本学者的“西那雅卡系统方法论”和“i-系统方法论”,都绕不过,离不开,处理不了隐性知识。目前看来,只有钱学森大成智慧方法论有可能处理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的问题。故各种系统方法论解决开放的复杂巨系统问题的能力见图3。
图3 各种系统方法论处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问题的能力
人类在研究和实践低碳生态城市这个复杂的开放巨系统的过程中,显然要处理大量的前所未遇的问题,其中必然包括大量的已有的显性知识不能处理解决的问题。因此,作为研究开放复杂巨系统的指导思想的钱学森大成智慧思想能够指导相关的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研究与实践课题。
4.基于钱学森大成智慧思想研究城市发展与 管理的初步尝试
钱学森院士处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大成智慧思想被城市发展和管理领域的研究者直接予以应用。有学者据之提出图4所示的“城市管理综合集成体系结构”。此类研究力求贯彻钱学森大成智慧思想的大成智慧工程。但是,这些不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如何集成”的难题,即集成的具体方法与过程依然悬置,而且图4根本没有认识到钱学森院士大成智慧思想的精髓(见图4和图2),由此可见,钱学森院士高度关注的3点已荡然无存。因此,要研究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与管理必须把握图2所示的钱学森大成智慧思想的精神实质才能解决如何集成或找出具体的集成方法。
图4 城市管理综合集成体系结构[45]
二、解决“如何集成”的关键难题的探索
1.应该用物理-事理-人理(WSR)方法论支撑大成智慧思想
国家自然基金委管理科学部和信息科学部于1999年联合资助了“支持宏观经济决策的人-机结合综合集成体系研究”重大项目,并且在“支持宏观经济决策的综合集成方法体系与系统学研究”子课题中,着重研究实现综合集成的具体方法体系和系统学理论[46]。该子课题负责人之一顾基发研究员与课题组成员唐锡晋副研究员指出,可以用顾基发研究员和朱志昌博士早在1994年于英国联合提出的物理-事理-人理(WSR)系统方法论来实现综合集成研讨系统的建构[44]。此外,他们也分析了其他的综合与集成方法,指出这些方法与钱学森院士的综合集成方法有某种互通或可用于综合集成之中[47]。
顾基发研究员、刘怡君副研究员和牛文元院士指出,处理社会系统需要钱学森大成智慧思想作为指导,并且处理社会系统有3个方面:处理物与物的关系需要物理,处理物与人的关系需要事理,处理人与人的关系需要人理,总起来要求运用物理-事理-人理的方法[48]。
综上,本文认为,WSR方法论可以作为支撑大成智慧思想而实现综合集成的方法论。
2.应该用旋进方法论实现WSR方法论的动态化
另一位子课题负责人王浣尘教授(2002)则建议在综合集成的研究中关注WSR方法论和旋进方法论,指出WSR方法论和旋进方法论与综合集成之间存在如图5所示的关系,并且至少可以派生出4种方法论:旋进-综合集成方法论、旋进-WSR方法论、WSR-综合集成方法论和旋进-WSR-综合集成方法论[24],见图5。
图5 WSR方法论和旋进方法论两者与综合集成方法论关系[24]
其实,王浣尘教授的研究最重要的贡献不在于图5的3种方法论的组合。3种真正独立的方法论自然会有3种组合方式:一是独立的方法论3种;二是两两组合的方法论3种;三是由3种方法论组合而成的方法论1种,即一共可以有7种方法论。故其所谓的至少可以派生出4种方法论是不言而喻的。然而这3种方法论真是并列的、独立的、可以相互组合的方法论吗?王浣尘教授并未给出严格的证明。其实,王浣尘教授的真正贡献在于他提出的旋进方法论是以类比方法建构起来的研究动态过程为主的方法论。
在人们看来,钱学森院士的综合集成方法论是一种科学的哲学方法论,它对WSR方法论起着指导作用。WSR方法论是一种侧重于系统结构形成的科学方法论,而旋进方法论则是侧重于动态过程研究的工程技术方法论。据此,本文作者认为,三者的关系如图6所示。钱学森院士的综合集成方法论与WSR系统方法论、旋进方法论三者之间是一种三层递阶关系。而且王浣尘旋进方法论需要与亨利·埃茨科威兹的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和野中郁次郎的关于知识生成与传播的“四螺旋”予以适当的综合。故本文作者建构了图6所示的框架模型,以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钱学敏教授强调的“如何综合集成”的难题。
图6 三层方法论构成的集成体系实现综合集成
三、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研究系统框架设计
1.解决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必须 实现WSR过程的协同
1988年,王如松博士在研究城市生态系统辨识的第三步时指出:导致城市生态系统矛盾难以解决的主因是物理过程、事理过程和情理过程失衡。一是应该用生态滞竭指数来测度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物理流;二是用生态协调指数测度城市生态系统中各组分的和谐度;三是用城市自我调控能力的高低测度城市中不同利益的个人、集团之间的情理和谐。关于生态城的建设,他强调应该从生态工艺的设计与改造、生态关系的规划与协调、生态意识的普及与提高来解决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物、事、人三方面失衡,实现三者的协调[49]。
2007年,王如松博士在研究城市生态症结时,转变了其研究思想,将原来的“情理”改为“人理”:“物,即资源代谢问题,指资源代谢在时间、空间尺度上的滞留和耗竭;事,即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问题,系统在结构功能关系上的破碎和板结;人,即人的行为和信息反馈机制问题,指社会行为在局部和整体关系上的短见和反馈机制上的开环和时滞。”[50]在他看来,这些问题是物、事、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生态关联的失衡所致[51]。
由上可知,只有变失衡为平衡,也即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人、事、物复杂的纠结,理顺三者的关系,也就是实现“物理”、“事理”和“人理”过程的协同,才是实现生态城市、低碳城市和低碳生态城市的核心。
由上可知,我们还应该寻找一种有关过程的哲学方法论,将其作为把过程研究集成到图6所示的研究框架中的指导思想。这不禁使笔者联想到过程哲学。
2.应该将过程哲学集成入低碳生态城市发展 研究系统框架之内
过程哲学产生的背景和低碳生态城市的背景相似,都是对传统的过度工业化发展带来的各种生态问题和世界重大问题的反思。过程哲学的代表人物为英国哲学家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其思想集中体现在《过程与实在》一书[20]。随着人类对于反思过去发展方式,过程哲学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正如王治河博士指出的,过程哲学是一座有待发掘的思想宝库,具有综合性、对过程的强调、对互依互动性的强调、对创新的推举、和中国文化的亲缘性五点理论优势[52]。更何况过程哲学还与东方文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发展观存在某种契合,故愈来愈多的中国学者开始在相关领域中重视、研究和应用过程哲学。
本文作者亦希望能够通过对过程哲学的发掘,去寻求对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大成智慧思想有所裨益的启迪,进而形成对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过程设计。所以,本文在论证了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研究的大成智慧思想、WSR方法论和多种螺旋思想的关系的基础上,初步建构了一个如图7所示的把过程哲学、WSR方法论、多种螺旋思想和大成智慧思想综合集成起来研究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系统框架。
在此框架下,各类低碳生态城市主体从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物理、事理和人理三个维度进行集成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各类主体践行大成智慧工程,利用人-机结合、以人为主,形成旋进的知识生成过程和传播过程,从而生成解决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各种问题的知识、方案、政策等。而过程哲学将对各类主体践行大成智慧工程的过程设计和过程管理提供有益的启发。
四、结语
低碳生态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对其发展的研究和实践必须以钱学森大成智慧思想为指导,而WSR方法论可以作为在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研究中贯彻钱学森大成智慧思想,进行综合集成研究的一个方法。而挖掘过程哲学得到的启示,将有助于在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研究中进行过程设计,从而利用WSR方法论和各种螺旋思想来实践大成智慧工程。在实践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以钱学森大成智慧思想为指导的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研究框架可能比其他研究框架能够更好、更快地实现物理、事理和人理过程的协同与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卡逊.寂静的春天[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2]翟欣翔,赵国杰,郝清民.面向生态:技术创新的三大经济圈城市发展层级评价研究[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
[3]詹克斯,伯顿,威廉姆斯.紧缩城市: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柯林·罗,弗瑞德·科特.拼贴城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5]仇保兴.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J].建设科技,2009(15):12-17.
[6]仇保兴.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趋势:低碳生态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8):1-6.
[7]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
[8]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2010)[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9]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2011)[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10]赵国杰,兰国良.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测评初探[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3):216-220.
[11]毕星,赵国杰,王巍.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误区与改进[J].自然辨证法研究,2005,21 (9):85-88,106.
[12]兰国良,赵国杰.可持续发展县域经济的多维视角[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
[13]赵国杰,郝文升.低碳生态城市:三维目标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18(6):31-36.
[14]郝文升,赵国杰,黄浩明.“善治”理念下的低碳生态城市及其过程创新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2(1):87-91,100.
[15]郝文升,赵国杰,温娟,等.低碳生态城市的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以天津中新生态城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2,19(4):28-33.
[16]Arturo E.Encountering Development:The Making and Unmaking of the Third World[M].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4:11.
[17]Sachs W.The Development Dictionary:A Guide to Knowledge as Power[M].London,New York:Zed Books Ltd,1992.
[18]叶敬忠,孙睿昕.发展主义研究评述[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2):57-65.
[19]钱学敏.论钱学森的“大成智慧学”[J].中国工程科学,2002,4(3):6-15.
[20]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过程与实在[M].杨富斌,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21]肖纪美.梳理人、事、物的纠纷:问题分析方法[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2]肖纪美.类比与交叉:创造性思维方法[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
[23]顾基发,唐锡晋.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理论与应用[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
[24]王浣尘.综合集成系统开发的系统方法思考[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2,11(1):1-7.
[25]埃茨科威兹.国家创新模式: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创新战略[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26]野中郁次郎,竹内弘高.创造知识的企业:日美企业持续创新的动力[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27]马世骏,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1984,4(1):1-9.
[28]钱学森,于景元,戴汝为.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J].自然杂志,1990,13(1):3-10.
[29]钱学森.创建系统学[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0]戴汝为.系统科学与思维科学交叉发展的硕果:大成智慧工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5):8-11,65.
[31]周干峙.城市及其区域:一个典型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J].城市规划,2002,26(2):7-8,18.
[32]屠梅曾,赵旭.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1997,6(1):45-52.
[33]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概念及其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城市规划,1997(6):17-20.
[34]文宗川,崔鑫.基于开放复杂巨系统的生态城市建设[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0(1):85-88.
[35]付允,刘怡君,汪云林.低碳城市的评价方法与支撑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8):44-47.
[36]倪外,曾刚.低碳经济视角下的城市发展新路径研究:以上海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10(5):38-42.
[37]毛超,李世蓉,刘杨.向“低碳城市”转型框架体系与途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4):25-32.
[38]沈清基,安超,刘昌受.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特征及规划建设的基本原理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10(5):48-57.
[39]李迅,刘琰.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城市规划学刊,2011(4):23-29.
[40]顾基发.系统科学方法论与社会的进步[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9(2):5-9.
[41]戴汝为.钱学森论大成智慧工程[J].中国工程科学,2001,3(12):14-20.
[42]钱学敏.钱学森对“大成智慧学”的探索:纪念钱学森百年诞辰[J].科学学研究,2012,30(1):14-27.
[43]钱学敏.钱学森关于复杂系统与大成智慧的理论[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4):51-57.
[44]顾基发,唐锡晋.综合集成系统建模[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4,1(2):32-42.
[45]宋刚,陈锐.复杂性科学与现代城市管理[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6(4):27-30.
[46]顾基发,王浣尘,唐锡晋,等.综合集成方法体系与系统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7]顾基发,唐锡晋.综合集成与知识科学[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10):2-7.
[48]顾基发,刘怡君,牛文元.社会复杂问题与综合集成方法[J].科学中国人,2010(9):17-19.
[49]王如松.高效·和谐:城市生态调控原则与方法[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50]王如松.生态安全·生态经济·生态城市[J].学术月刊,2007,39(7):5-11.
[51]王如松.绿韵红脉的交响曲:城市共轭生态规划方法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08(1):8-17.
[52]王治河.过程哲学:一个有待发掘的思想宝库[J].求是学刊,2007,34(4):5-6.
Research Framework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w Carbon Eco-city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eta-Synthetic Wisdom
Zhao Guojie1,Wang Haifeng1,2
(1.College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072,China; 2.Depantmen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Baoding 071003,China)
Abstract:Exploring the essence of Qian Xuesen's meta-synthetic wisdom theory and summarizing the Chinese scholar's research approach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ities'open complex giant system,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at the theory of meta -synthetic wisdom is scientific to conduct the research of the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eco-city.In addition,this paper formulates a research framework which integrates with process philosophy,the Wuli-Shili-Renli approach,the thought of spiral and the theory of meta-synthetic wisdom to solve the problem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eco-city.Besides,the research framework has great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etropolitan area.
Keywords:the theory of meta-synthetic wisdom;low carbon eco-city;meta-synthesis;Wuli-Shili-Renli approach;the thought of spiral;process philosophy;research framework
通讯作者:王海峰,hfwang@tju.edu.cn.
作者简介:赵国杰(1950—),男,教授.
基金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资助项目(TJGL12-069).
收稿日期:2014-11-15.
中图分类号:F29;N949;B561.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4339(2015)05-4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