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科研团队学生隐性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

2015-05-14马媛天津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天津300387

关键词:隐性知识博弈论激励机制

马媛(天津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天津300387)

高校科研团队学生隐性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

马媛
(天津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天津300387)

摘要:文章针对高校科研团队中有大量学生参与研究的现状,从激励收益和成本的角度,构建了高校科研团队内学生隐性知识共享的激励模型,分析了目前高校在学生隐性知识共享激励机制方面的不足,并提出改进为线性的激励机制。通过定量分析,新机制在信息对称的条件下能够使学生的隐性知识共享努力水平实现帕累托最优。

关键词:科研团队;隐性知识;博弈论;激励机制

高等院校是我国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统计数据显示,仅在“十五”期间,全国高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约占立项总数的80%,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约占立项总数的70%[1]。然而,当前高校科研团队的科研创新能力不足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2]。高校中的科研团队则是承担科研项目,完成知识创新活动的主体,其创新过程中主要特点之一就是知识的内隐性。隐性知识是指存在于个体中的、私人的且具有意愿和情境依赖的知识,它依赖于个体的经验、直觉和洞察力,包括那些非正式的,难以表达的技能、技巧、经验和诀窍等[3]。隐性知识具有极大的潜在效力,一旦被发掘并成功交流,会使科研创新产生由量到质的飞跃[4]。研究显示,在企业中隐性知识占企业知识总量的90%左右[5],隐性知识的创新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6]。很显然,作为典型的知识密集型组织,高校科研团队中隐性知识占总知识量的比例更高,对团队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力更大。因此促进科研团队中隐性知识的共享,提高科研团队隐性知识的共享水平可以有效地提高团队的核心竞争力和创造力,进而提升高校和国家的科研效率与研究水平。

目前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高校科研团队中的知识共享机制进行了很多研究。李志宏等设计了隐形知识共享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隐形知识共享的各种动力[7];胡刃锋等分析了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影响隐形知识共享的因素[8];喻登科等则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设计了基于社会心理的隐性知识共享模型[9]。国外学者也对隐性知识共享从另外一些角度进行了研究。Lin从经济交换理论出发,认为知识共享的动因是经济收益大于成本,这一理论能更好地解释知识交换关系前期的行为[10];Bock则从社会交换理论出发认为知识共享是互惠、责任等因素以及长期人际互动的结果,该理论可以有效地解释建立知识交换关系后维持长期交换这一阶段的行为[11]。虽然这些文章都从不同角度对高校科研团队隐性知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这些研究中将高校科研团队中所有的成员视为同样的个体,从心理的角度分析隐性知识共享中各种问题,并没有考虑到科研团队中学生这一类成员的特殊性,因此分析高校科研团队中学生隐性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目前尚缺少理论和实证。

目前我国的高校科研团队主要采用导师负责制,由一位或几位导师带领并指导多名学生完成科研项目。在科研团队的组成上,学生占了团队中的大多数;在实际的研究中,学生负责了很大一部分研究工作。因此如何促进高校科研团队中学生隐性知识的共享成为了高校科研团队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

一、影响学生隐性知识共享的社会心理因素和研究假设

隐性知识共享是一种建立在社会网络基础上的个体间的行为交互,因此在隐性知识共享的交互过程中必然会受到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喻登科等人的研究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指出隐性知识的共享先后受到几个因素的影响。首先是基础因素,即需要建立起基本的信任和心理契约关系;其次是激励因素,包括正向的激励和逆向的激励,进而产生隐性知识共享的行为;最后实现隐性知识共享目标,包括个人目标和团队目标等[9]。

由于在实际的高校科研团队建设中,绝大部分团队都能够建立基本的信任和心理契约关系,具备隐性知识共享的基本因素,因此从对影响因素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正向激励对高校科研团队中隐性知识共享的前期过程具有关键作用。但有些研究者将激励因素仅等效为个人心理特性,如将逆向激励等效为嫉妒心等不利于隐性知识共享的个体体验情绪,将正向激励等效为利他主义等利于隐性知识共享的个体体验情绪,这一等效假设显然没有考虑到实际情况中外界环境对团队个体的影响。另外由于将激励等效为个体的心理因素,使得激励的效应由于个体的不同而存在巨大的差异性,难以量化评价,不利于实际的团队建设决策。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在后续讨论中不再考虑激励因素中个体的心理学差异,而是将激励因素等效为外界对个体的实际激励措施。借鉴Lin从经济交换理论出发的研究视角,从影响学生隐形知识共享的因素入手,选择其中最主要的激励因素——学校表彰激励因素进行建模,对高校科研团队学生隐性知识共享前期的激励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审视。使用经济学中的概念将研究对象假设为“理性人”或“经济人”,即假设研究对象所采取的行为都是力图以最小代价去获得最大利益。最后本文提出了改善现有高校学生隐性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的建议,以提高前期建立隐性知识共享关系的效率。

二、基本模型的建立

一般来说,个体不会轻易地将隐性知识共享出来或是将隐性知识显性化,因为共享隐性知识的行为需要个体付出时间和精力的代价。为了方便研究,假设在隐形知识共享的过程中科研团队和学生都追求效用最大化。学生在共享过程中的投入包括投入的研究时间、精力、共享程度等。这里用决策变量a来综合表示学生在隐性知识共享方面的努力水平,并假设学生达到毕业标准时的努力水平是amin。同时假设学生在达到毕业标准前是风险规避的,即假设学生均希望自己能够毕业,此时有a>amin。而随后在学生达到毕业的最低努力程度后,学生是风险中性。因此,下文中仅讨论每个学生均能毕业的情况。假设学生的努力水平是a时,通过隐性知识共享所带来的产出为π,此时有π>0,π'>0,π″<0,即学生的隐性知识的产出水平随着其努力水平的提高而提高,但其努力与产出的比值越来越低。

三、现行学生科研激励机制分析

1.现行学生科研激励机制的模型分析

目前高校科研团队通常采用学校表彰制作为学生的隐性知识共享激励机制,其中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对优秀的学生提供奖学金。假设学生获得表彰的概率为p。为了简化分析,这里假设所有表彰的奖学金数量相同,奖学金的收益为R,则每个学生的预期激励为

p(R)+p(M)

式中,M为表彰给学生带来的隐性激励,包括荣誉感,找工作时的便利等。根据博弈论的委托代理理论,一项有效的激励契约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参与约束(IR)和激励相容(IC)。学生在科研团队中的参与约束(IR)可以表示为

2.在实际博弈中现行学生科研激励机制中存在 的问题

首先,学生的努力水平a初始分布并非是均匀分布。大多数学生在付出足够毕业的努力后,会以平淡的态度对待日常工作,其对隐性知识的共享,仅会付出普通的努力,极少数的学生会消极工作,另有极少数学生出于兴趣、深造或其他理由努力程度较高,因此学生的努力水平a呈现出正态分布。

其次,设学生预期上的最大努力水平为amax,有a≤amax。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大多数学生在隐性知识的共享方面,能够做到的最大努力程度基本一致。但在实际情况中,不同学生对待科研的热情和背景情况十分不同,所以其预期在科研团队中所能付出的最大的努力水平也很不相同。学生总有以最大努力,夜以继日研究的典范,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这是他们不可能做到的。因此一般来说,amax也呈正态分布。图1显示了初始努力水平和最大努力水平的分布状态。同时图中用阴影标出了表彰的覆盖范围。

图1 学生初始努力水平、最大努力分布及表彰覆盖率分布图

实际情况中,表彰制度仅会对比表彰覆盖范围略大的区域内的学生产生激励作用,排名靠后的学生可能会直接放弃表彰的评选。仅以国家奖学金为例,奖学金的数额虽然很高,但平均到高校的某个专业,至多仅有一个名额。此时,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即使自己尽预期的最大努力也无法获得奖学金时,他对获得奖学金的概率预期将直接变为0。当学生对获表彰概率p的预期为0时,式(1)显然不能成立,即此时激励制度对这些学生无法生效。此时很多学生做出的决策将是仅付出最小的努力amin,保证自己能够顺利毕业,放弃在科研隐性知识共享方面投入更多精力,转而追求其他的外在利益,如娱乐享受或做兼职等。图2显示了现行表彰激励制度下,学生隐性知识共享的努力水平的实际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多数学生努力程度a就是达到毕业标准的最小努力水平amin。

3.现行学生科研激励机制带来的负面影响

由隐性知识共享所带来的产出函数π的凹凸性可知,学生的努力水平的边际负效益是递增的,因此对已经接近最大努力水平的学生进行高额奖励,固然对优秀学生起到了奖励作用,但降低了大多数普通学生对隐性知识共享的积极性,挫伤了很多普通学生的科研热情,从整体上看反而降低了整个科研团队隐性知识共享效率,并不适合高校科研团队。如在对天津师范大学的400名学生关于奖学金问题的调查中发现,只有15%的学生认为奖学金对自己非常有吸引力,77.5%的学生认为奖学金的吸引力一般,另有7.5%的学生认为根本没有吸引力[12]。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实际的调查情况与模型反映的问题基本一直,现行的奖学金表彰制度对大多数学生的吸引力一般,奖学金在学生心中的预期收益不足。这也解释了实际调查中发现的大量研究生在研究生二年级毕业基本确定的情况下,在三年级离校出外实习的现象。也解释了如果一个学生有其他方面的特长,他就会在校外做兼职,接私活获得更多收益,而不是为科研团队提供自己的隐性知识。同时,大学或研究生期间,获得奖学金的学生连续多年相对固定,也间接证明了大部分学生对奖学金竞争的参与热情不够。

四、改进学生科研激励机制的模型分析和对策建议

1.改进学生科研激励机制的模型分析

针对现行激励机制存在的不足,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改进。一是扩大激励覆盖范围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为更多学生提供一个公平的利用自己隐性知识获得回报的机会;二是强调激励机制本身所能带来的隐性激励,包括荣誉、找工作时的便利等。有研究对广州两所试点院校2010级、2011级和2012级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后发现,奖学金表彰制度中“奖学金覆盖面和资助程度”对于学习投入度的影响最大[13]。从这两点出发,可以设计一种覆盖所有学生的改进激励方式作为科研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

假设新的激励机制覆盖所有学生并令其为s(π),科研团队和学生的v-N-M期望效用函数分别表示为v[π-s(π)]和u[s(π)]-c(a),则在对称信息情况下,即学生的行动是可以观测的情况下,最佳激励机制的求解可以表示为

构造拉格朗日函数如下

对式(4)进行一阶求导,可得其最优化的一阶条件为

此时s*(π)为最优激励。通过隐函数定理,对式(5)中的π进行求导有

可知,当式(4)最优时,λ=v'/u'带入式(6)中可得[14]

在科研团队和学生的风险规避度不变的情况下(这一假设通常成立),及ρp和ρA不变,则对式(7)进行积分可得

即最优激励制度为线性激励。

线性激励机制就是学生获得的奖励与其个体隐性知识共享的成果线性相关,覆盖所有学生。在具体的实施上体现为取消表彰等级,改为依据成果大小整体排名,并根据排名进行不同数量的物质奖励。排名同时带来了隐性的激励,其具体表现为教师的鼓励,排名定期公布所带来的心理激励,在学生毕业找工作时提供其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效排名等。

改进后的,线性激励机制覆盖了所有学生,能够给所有学生带来激励作用。线性激励机制带来的隐性激励总量远大于现有的激励机制。对式(4)的进一步分析可知,线性激励机制在学生行为可观测的条件下,可以使整个科研团队的隐性知识共享达到帕累托最优。

2.改进学生科研激励机制的对策建议

通过一系列的数学分析和实际调查可以发现,高校现有科研团队中针对学生的隐性知识共享激励机制存在两个非常明显的不足,一是现有的激励机制强调奖励的金额,而忽略了表彰为学生心理层面和未来层面带来的隐性收益,将激励简化为奖金刺激,因此浪费了大量资金,激励效率很低,难以奏效;二是现有的激励机制主要是针对科研团队隐性知识的共享过程中个人贡献最大的少数学生,而忽略了团队隐性知识中占大多数的普通学生,挫伤了学生们对隐性知识的共享积极性,降低了高校科研团队的团队意识和科研效率。因此现行的注重奖金数量忽视覆盖范围的表彰激励制度并不适合高校科研团队。

基于上述分析和进一步的公式推导,提出如下促进高校科研团队中学生隐性知识共享的对策建议。1)取消现行的奖学金等级发放制度,改为根据学生日常的隐性知识共享水平进行线性奖学金激励制度; 2)扩大激励制度的覆盖面,将线性激励制度覆盖至所有学生,可以按月对所有学生的隐性知识共享水平进行评价排名,将最终排名结果计入成绩单,作为学生在校成绩的一部分,重视评价排名所带来的隐性激励; 3)加强高校科研团队教师与学生间的沟通,完善沟通渠道,重视教师对学生日常进步的鼓励与督促作用,降低个体隐性知识共享的成本,提高学生在隐性知识共享方面的努力所带来的隐性收益。

隐形知识共享一直是知识管理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其价值被企业和学者广泛认可,但其共享的难度也为大家公认。如何促进高校科研团队中的隐性知识共享,不同研究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各种见解。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激励高校科研团队中学生隐性知识共享的角度,分析研究了现行激励制度对激励高校科研团队中学生共享隐形知识的不足,这一研究的重点在激励学生开始隐性知识的共享,并形成两种反馈路径,分别从心理回报和利益回报上维持隐性知识的共享过程。

参考文献:

[1]郑永平,孟宪飞,吴荫芳.国家科技奖与高校科技发展关系的分析:基于清华大学获国家科技奖情况[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21(4):101-105.

[2]李霞.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行为模式及其对绩效的影响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2012.

[3]葛芳.图书馆隐性知识的流动与转化探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23(2):129-132.

[4]张滨楠.研究型大学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存续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2013.

[5]边瑛,周世伟,李潇潇,等.现代医院隐性知识的转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28(10):270-271.

[6]刘丽珍,刘国伟.隐性知识与核心竞争力[J].管理科学文摘,2007(2):24.

[7]李志宏,赖文娣,白雪.高校科研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管理学报,2012,9(10):1495-1504.

[8]胡刃锋,刘国亮.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产学研协同创新隐性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5 (7):48-54,90.

[9]喻登科,李亚平,周荣.基于社会心理的隐性知识共享模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11):61-66,43.

[10]Lin H F.Effects of extrinsic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 on employee knowledge sharing intentions[J].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2007,33(2):135-149.

[11]Bock G W,Kim Y G.Breaking the myths of rewards:An exploratory study of attitudes about knowledge sharing[J].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Journal,2002,15(2): 14-21.

[12]王玉.提高高校奖学金制度激励有效性探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2012.

[13]耿精.奖学金制度下硕士研究生学习投入度的实证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4(4):23-27.

[14]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00-110.

Research of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of the Students’Tacit Knowledge Sharing Levels i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s of Universities

Ma Yuan
(Administration Office of Social Science Research,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Tianjin 300387,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status that there are a lot of students participating university scientific research teams,this paper formulates an incentive model of the students’tacit knowledge sharing levels in terms of the incentive income and cost.By analyzing the deficiency of the current incentive mechanism,this paper proposes to use the linear incentive mechanism to replace the existing mechanism.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shows the linear incentive mechanism can make students’tacit knowledge sharing levels realize the Pareto Optimalit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ymmetry information.

Keywords:scientific research team;tacit knowledge;game theory;incentive mechanism

通讯作者:马媛,sunshinemy402@sina.com.

作者简介:马媛(1980—),女,硕士,助理研究员.

基金项目: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1ZX02);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13ZX01).

收稿日期:2015-01-16.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4339(2015)05-459-05

猜你喜欢

隐性知识博弈论激励机制
科学史上十大革命性理论
——博弈论
激励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激励机制在中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馆员隐性知识在团队管理中的应用
新产品开发中的隐性知识转移障碍探析
无知之幕与博弈:从“黄灯规则”看博弈论的一种实践方案
浅议中小企业激励机制
博弈论视角下的建筑工程外包道德风险
博弈论视角下医疗纠纷解决方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