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用典手法的鉴赏教学

2015-05-13韩美祥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用典古诗文教学鉴赏

韩美祥

【关键词】中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用典;鉴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0-0074-01

用典是古典诗词达意抒情最经济而巧妙的方法。用典,贵在精切、自然,运化无迹,以“精妙隐密”为人所赏。正因为如此,就给学生读懂诗情、鉴赏古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使鉴赏成为诗歌教学的一大难点。那么如何教会学生鉴赏用典手法,读懂诗人表达的情感呢?

一是丰富积累,知人论世。

诗人运用典故是为了隐密、经济地表达自己丰富的情思。典故,即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那么了解相关典故涉及的人与事,就有助于我们读懂诗情进而鉴赏古诗。除了过于冷僻生涩的典故,出题者会作补充注释,更多的时候是不需要对典故补充注释的。因为唐宋以后通常是那些广为人知的古代故事,或公认的、有指代意义的词语,才被诗人作为典故在诗词中运用,如“负米”“青眼”“洗耳”“五柳”等。

如果学生没有一些常见典故的知识储备,鉴赏就成了无米之炊。所以语文教师要丰富学生在这方面的积累。

同时,学生还要了解人生经历、人生理想以及诗人写诗时的处境际遇等,学生只有知人论世,才能理解诗人与这些典故涉及的人与事有着怎样的关系,诗人用上这些典故是想隐密地表达怎样的情感。

二是古今类比,以古比今。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用典”为“据事以类义”。即诗中所运用的典故涉及的人与事,与诗人的处境际遇或社会时事等极其类似,诗人用典的用意,或以古人自况,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心中块垒,或曲折隐密地表达对时事的看法,讽喻当世。

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通过引导分析使学生懂得,诗人用典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古今类比,以古比今,从而使学生准确理解诗人隐密而丰荣的情思。如在教学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分析典故中的人与事与辛弃疾的处境际遇类似的关系——南北朝时期宋文帝刘义隆曾草率出师北伐,但落得向北回望,仓皇败回;辛弃疾当时的南宋当权者韩侂胄筹划北伐,轻敌冒进,草率从事,结局堪忧。学生通过这一类比,就不难读懂辛弃疾要表达的情感是隐射现实,讽喻南宋当权者,希望他们应以史为鉴,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

三是古今对比,以古衬今。

人生失意,仕途坎坷,命运多舛,诗人如何表达自己的这种难以言说的伤痛?诗人通常以古代英雄人物的典故入诗。这些英雄人物坚贞高洁,才气超群,在清明的政治时代,能幸福地实现自己人生理想,创下的丰功伟绩与日月同辉。这就与诗人的处境际遇、时代特征形成鲜明的对比。

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分析古今鲜明对比,从而使学生懂得,诗人运用古代英雄人物功成名遂的典故,字面上表达的是对古代英雄人物的仰慕,却又隐密对传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人生失意的伤感之情。

如教学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古今比较。周瑜年少得志,指挥赤壁之战,功成名就。这与作者自身的处境际遇形成强烈对比。学生也就不难理解苏轼一方面表达自己对古代英雄的仰慕之情,另一方面,也感慨自己人生已老、功业未就、怀才不遇的无限伤痛。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用典古诗文教学鉴赏
用典犹如用比兴
习近平用典
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书法展作品赏析
赏一赏纳兰性德的词
古诗文教学对培养人文素养的思考
如何培养学生在学习古诗文中入情入境
浅论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古诗文教学的利弊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从“意会”走向“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