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的三种形式及操作要领
2015-05-13徐杰
【摘 要】读写结合,是指在阅读教学活动过程中,融入“写”的积极因子,在写作教学中发挥“读”的引导效应,从而使读与写相互作用,和谐共生。读写结合,是两个环节的“相融共生”,主要有“以读促写”“以写带读”“读写共生”三种基本形式,其操作要领应随着读写结合的形式不同而有所不同。
【关键词】中学语文;读写结合;基本形式;操作要领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0-0024-03
【作者简介】徐杰,江苏省江阴市教育科学研究室(江苏江阴,214400)教研员。
本文论及的“读写结合”,是指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写”的积极因子,在写作教学中发挥“读”的引导效应,从而使读与写相互作用,和谐共生。
读写结合首先是一种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读”和“写”巧妙结合,从而有效组织语文活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读写结合还是一门教学艺术。所谓的“结合”,并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两个环节的“相融共生”。也就是说,通过“读”与“写”的相互作用,不仅能对读写本身有相互促进的作用,而且能不断生成新的学习资源。
呈现形式之一:“以读促写”
以读促写,常常被用在作文指导课上,其形式是从阅读材料中提取写作指导的元素,然后组织相关的写作活动。
1.把阅读材料作为“例文”,进行句段仿写训练。
教材中有许多经典的语段,对这些语段的模仿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比如梁衡的《夏感》,在表现夏天的热烈和气势的时候,作者连续用了十几个动词。我们可以将其拿来让学生感受“动词的表现力”,让学生仿写“春日的池塘”或是“秋日的田野”,要求连续运用10个不同的动词。这样的仿写,既直观又实用,使学生对“景物描写中的动感”有了实践操作的体验和积累。
2.把阅读材料作为“样本”,进行写作专题训练。
教材中有很多含有某种“相同特质”的文章,它们或者写法上类似,或者选材上类似,把这类文章组合起来,以这些文章为样本,可以很快地使学生获得某种写作的方法。
3.把阅读材料当作“积木”,在文字的不断“变形”中训练写作能力。
比如阅读曹文轩的《草房子》中《孤独之旅》这一章,我们可以做很多“写”的活动:选段组合,写“孤独”;选句排比,说“成长”;编写剧本,细说镜头;用第一人称“我”来改写故事……每一次对原著文字的“重组”,都是基于阅读的一种写作训练,这样的写作活动,有抓手,有指向,有落点。
4.把课文当作“用件”来训练写作能力。
教材中有一些选文并不是经典之作,这些课文,语言浅显,中心也未必深刻,与其“浅文浅教”,不如试着挖掘其在写作训练上的教学价值,也许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以读促写,前提和关键是教师要具有一双慧眼,在阅读材料中发现合适的写作训练“点”,并且通过一系列的读写活动,使这个“点”顺利达成。
所以,要精心选择阅读材料,深入挖掘,以便更好地为“写”服务;要精心谋划阅读活动设计,精巧推进,以便更好地指向“写”的训练要点。
呈现形式之二:“以写带读”
以写带读,课中活动的重心和落点在“读”,“写”是阅读活动的一种推进,一种策略。换言之,就是在课堂上巧妙安排“写”的环节,以此带动、推进“读”的进程。
(一)以写带读之“写”与“读”的关系
1.“写”为“读”指引着方向。
通过组织一个写作活动,来指引学生的课堂阅读和思考的方向,此时的“写”,就是一个方向标。
我在教学《济南的冬天》的时候,为了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地走进文本深处,我设计了三次“写”的活动:(1)写一个词语,用来概括济南冬天的特点,并结合课文,解释这个词语的含义;(2)写一段话,比较第3节和第5节,分析它们有什么异同;(3)文中有三段写山的文字,却不显得雷同,请你写一写其中的原因。这三次“写”,其实就是三次阅读指向,它引导学生从内容层面、知识层面、情感层面、语言层面对文本进行不同角度的解读,从而读深读透。
2.“写”为“读”推进着深度。
我们有些教师喜欢在课堂上“问问题”“找答案”,教师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学生应接不暇地回答,有时候很多提问甚至是无效提问,学生的回答就一直是浅层次低水平。为了让课堂“安静”下来,让学生的心“宁静”下来,就需要给学生整块的时间,以便他们在文本语言里来来回回穿行。此时,“写”也许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我在教学《愚公移山》的时候,问及“愚公精神”,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不怕困难”,显然,他们是受到固有概念的影响,没有能深入文本去理解分析。于是我就安排了一个“写”的活动:愚公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除了“不怕困难”以外,还有什么呢?请你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写一段文字。学生静静读书、写作,不久,就呈现了他们的读书成果——所谓的“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困难的勇气;坚忍不拔的毅力;聚集力量的智慧;甘于奉献的胸怀;面对嘲讽的淡定……在这个读写活动中,因为要形成文字,所以“逼”着学生读得细;因为要挖掘“丰富内涵”,所以“逼”着学生读得深。
3.“写”为“读”提升着层次。
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应该呈现螺旋上升的状态,形象地说,学生的阅读思维应该在课堂上循着文本“一步一步向上走”。在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是通过设计、组织阶梯式的阅读活动来逐层推进,从而达到“在阅读活动过程中培养阅读思维”的目的的,但是,“读”不是也不应该是唯一的途径。有时候,“写”的活动,如搭梯子一般,也能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层次。
我在教学《狼》一文时,采用的教学策略就是“圈点批注”,这也是“写”的一种形式。具体的做法是:(1)分别从屠夫和狼的视角写几个短语来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2)哪些句子最能体现狼的“黠”,请进行简要评注;(3)狼表面的“黠”,其实恰恰表现了它的“蠢”,你同意这个说法吗?请结合课文写写你的发现。这三次写,分别着眼于小说的情节、人物的形象和写作主旨,每一次“写”的活动,都是在前一次读写活动基础上的展开,要写得准确,写得到位,就必须将思维的触角深入到文本的不同层次,而这三次“写”,环环相扣,节节递升,非常鲜明地体现了对“读”的层次性促进作用。
(二)阅读教学中的“写”与作文教学中的“写”之区别
从“写”的形式来看,有写句、写段、写纲、写篇……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写”,都要为“读”服务。比如教学《五柳先生传》,我安排了一个“写”的环节——去掉九个“不”,写的是哪些人?这是一个写句活动,写九句话,绘九种人。这九种人,是五柳先生所不齿之人。这里“写”句就是为了理解人物,这样的“写”,侧面入手,达成正面解读。
从“写”的特征来看,有概写、缩写、扩写、仿写、改写、评写、续写……无论是哪一种“写”,都要“从阅读中来,到阅读中去”,其最终的目标,是对文本的感知、理解、欣赏、分析、学用……是阅读能力的综合体现。
从“写”的时机来看,读前写、读中写、读后写、边读边写……无论在什么时候“写”,都要根据解读文本的规律和阅读活动的实际,“因势象形”地安排。比如我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与诗人同行,“写四字短语”,表现诗人的见闻,这个“写”是在“读”后进行的;代诗人抒情,“写一段内心独白”,表现诗人的心情,这个“写”是与“读”不断交叉进行的;给诗人画像,“写一段肖像描写”,表现诗人的形象,这个“写”,是在“读”之前进行的,先让学生根据学习积累,描述诗人的形象,然后读诗歌,进行印证和互参。我们看,这“三写”的时机,是随着阅读的节奏和进程而如影随形地跟进。
时下,我们有些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课堂上,也开始注重融入“写”了,他们读《济南的冬天》必写《家乡的冬天》;读完《社戏》也写一写《身边的小伙伴》才踏实;学完《安塞腰鼓》,就写《拔河比赛》……有很多诸如此类的“写”,是为写而写。假如没有“读”做铺垫,学生似乎也能写得出,写得好,这样的“写”与“读”就是脱节的,这样的“写”,独立于阅读活动,对文本的阅读体验,并没有起到反哺和推进作用。
以写带读,还需要警惕“一写了之”的现象。有些教师为了推进阅读,也精心设计了以写带读的环节,但往往将“写”作为“读”的一个尾巴,在即将下课的时候,“虚晃一枪”,“写”流于表面,缺乏后续的有力跟进。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如果安排“写”的环节,必须要有时间的保证;另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发挥课堂评价的作用,对学生“写”的成果,及时进行“加工处理”。也就是教师采取评判、矫正、补充、追问、小结、提升等手法,对“写”的内容进行精加工和深加工,以此推动和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
呈现形式之三:“读写共生”。
所谓“读写共生”,就是“读”与“写”相互融合,共生共长。也就是,在读写结合的课堂上,教学的重心不一定是“读”,也不一定是“写”,而是互相支撑,互为作用。读写结合以后,生成新的学习资源,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运用,提升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黄厚江老师执教的《孔乙己》,就是一个“读写共生”的经典课例:先让学生阅读“这双手”,初步理解人物形象;然后根据小说的具体情节,补充关于“手”的描写;最后展开想象,描写孔乙己死的场景(要有“手”)。
读为基础,写为拓展;读是初步理解,写是深入体悟。这样的读写结合活动,串起了小说欣赏的诸多要素,生长了小说的文本阅读空间。读是写的铺垫,也是对写的方向引导,这样的读写结合活动,加深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深度理解,提高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训练了细节描写的能力……如此种种,培养的不是纯粹的“读”或“写”的能力,而是一种综合能力。
既然是“共生”,就不能做简单的“读”“写”加法,而应该“因课制宜”,不同的课文,不同的课型,不同教材选文的课程功能,在读写活动实施过程中,对读写结合的教学指向、对“读”与“写”的组合形式、对“读”与“写”安排的侧重……都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有时先读后写,“读”是“写”之源,“写”是“读”之继。比如教学《散步》,如何能更好地体悟“对举”句子的表达效果,可以安排一个“仿句”训练:先联读文中对举的句子,感受表达效果;接着选文中某句话,将其改为对举的句子;然后学生当堂交流。这里的读写结合,生成了“句式之美与文意之美融合”的新的学习资源。
有时“读”“写”在着力上有侧重,或偏重于“读”,或偏重于“写”,这都得根据教学的需要来安排。比如教学《端午日》,在品读欣赏“赛龙舟”的片段以后,安排一个“写”的环节:扩写“捉鸭子”的场面。这里以“写”为主,但是“写”的方法,来源于“赛龙舟”的语段阅读积累;“写”的准备,需要先读文本的另一个语段;“写”的过程,需要不断回读原文片段;“写”的收获,不仅有写作知识的学用,更有对“湘西民俗风情”的理解和升华。所以说,“读”“写”着力有侧重,归依却是一致的。
“读”和“写”的关系,并非泾渭分明,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读的过程中,融入写的因子,有助于阅读思维的缜密和深入;在写的过程中,不断借助读的经验和感悟,有助于写作实效的达成。请看我的一个课例《枣核》。
活动1:用师生合作完成对联的方法来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师生边读,边创作对联,最终形成这样的三副对联“几颗生枣核,一片思乡情”“一心营造后花园,只为倾诉思乡情”“月夜追忆北海泛舟,他乡畅叙故土深情”。
活动2:用“状语”的语法学习来体会记叙中的情味。本文中出现了大量的对动词进行修饰的状语,学生读书,圈点,联读,体会老友的深情,然后对文章倒数第二段进行“状语补写”,以强化老友的思乡之情。
活动3:用基于文本的拓展来深化学习体验。“追忆”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抒情艺术,在“追忆”的基础上,挖掘出“怀想”,挖掘出“梦境”……然后学用,把文章结尾改写,使其有绵长的余味。
活动1,是典型的“读中写,写中读”;活动2,属于“先读后写”,写是对读的体验的深化;活动3,是“读衍生写,写反哺读”,“追忆”是作者文中运用的,也是一种散文创作技巧,把它拿来,美化原文结尾,提升学生散文鉴赏水平,提升学生写作结尾的能力。这三个活动中的“读”与“写”,彼此之间互为作用,因为它们的巧妙结合,课堂不断有新东西生长,也就达到了“浅文深教”的目的。
拙文所说,是“读写结合”的三种主要呈现形式,在实际课堂中,它们的呈现是千姿百态的,其操作要领也是相机而变的,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读写结合”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