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我国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风险的研究

2015-05-13闵红

中国经贸 2015年2期
关键词:非营利社会公众筹资

闵红

【摘 要】详细介绍了我国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主要存在的风险,以及造成风险存在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这些风险的一些具体策略和方法。

【关键字】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风险研究

一、前言

与营利组织相比较,非营利组织在运行过程中不仅同样会受到各种各样风险的威胁,某些风险也会与营利组织相同。而且由于非营利组织的特殊性,某些风险还是非营利组织所独有的。因此只有充分了解非营利组织运营过程中的主要风险,并且采取有效的内部控制防范措施,才能降低风险。

二、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风险的主要内容

1.决策风险

决策风险主要表现在管理层对制定的决策偏离组织的预期使命或决策的制定不符合组织的实际需求,从而导致组织运行困难,甚至会严重降低组织的公众信任度。组织运行过程中可能会遇见各种各样的风险,而决策者针对这些风险做出的每一个决策都可能会影响到组织日后的发展,如果决策者做出的决策能够适应组织面临的外部环境以及各种形势的变化,则能够降低决策风险的发生率,促进组织的良好运转,反之,则会阻碍组织的发展,降低组织的社会影响力。

2.筹资风险

对于我国非营利组织来说,筹资风险主要来自于筹资不足、筹资的连续性差、成本过高造成的与组织目标使命偏离,以及组织提供的服务不能有足够的资源支撑等方面,从而导致非营利组织无法按照预期的目标进行运转。此外,还来自于非营利组织之间的竞争、社会资源的稀缺,非营利组织要想获得足够多的资源,只能通过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这样的直接影响就是,竞争实力强的非营利组织往往能够获得较多的资源,但是竞争实力不足的组织则只能拥有少量的资源。且对于非营利组织来说,其筹资成本高,投入比重大,从而影响了组织筹资的经济性。此外,我国的非营利组织的资源大多是来源于政府拨赠、营利性组织捐赠以及个人捐赠,组织的筹资缺少经济性。对于个人捐赠来说,因为没有捐赠金额、捐赠方式的限制,捐赠人完全依靠自己的意志进行有选择的捐赠;而营利性组织的捐赠,其依靠的又是私人关系的渠道获取。受这些不定因素的影响,一旦捐赠者以及营利性组织减少了捐赠额,或不再捐赠,组织的资金流就会直接受到影响,最终阻碍组织使命的完成。

3.社会公信力降低风险

社会公信力是非营利组织的生命之源,一旦非营利性组织的社会公信力降低,其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阻碍非营利组织的运转和发展。其社会公信力降低的主要风险有非营利组织社会责任缺失、信息透明度低以及组织监督不到位三个方面。某些非营利组织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要职责,尤其是对于非营利组织的决策者来说,制定的决策不尽合理,导致捐赠者大量流失。此外,在财务信息的透明方面,大多数的非营利性组织并不对外公布财务信息,从而让捐赠者无法了解组织资金的去向,甚至无法知晓资金利用的合理性、有效性以及公益性。在非营利组织的监督方面,由于监督主体如政府、社会公众、捐款人等并没有足够的动力或能力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监督,从而导致监督机制的失效,降低公众对非营利组织的信任。

三、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风险现状

1.治理结构形同虚设

近些年来,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组织,并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非营利组织内部治理形同虚设而引发的问题也大量出现,重大项目、重大投资及大额资金的支出等没有实行集体决策或联签制度,造成项目实施与组织使命不符、投资出现重大失误、将善款放贷或挪作他用等情况也时有发生,理事会、监事会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造成组织管理混乱、运作无序、甚至诱发腐败。

2.财务会计机构不健全

由于我国非营利组织存在的模式具有官民二重性(即官方性行政管理和民营组织的结合),组织过度地依赖政府拨款,而组织的营业性收入在政府拨款份额面前显得微乎其微,极大的影响了组织的收入结构,从而弱化了组织财务会计机构在管理上和内部控制环节上的强度,尤其是在组织的财务控制上,很多非营利组织并没有设立健全的会计机构和聘用专业的会计人才进行组织内部的会计管理工作,会计人员对相关法规、财务制度及内控制度的把握不到位。其次,大多不具备规模的非营利组织,货币资金的收付、项目支出的审批制度不严,常常有资金挪用的现象,影响了非营利组织组织使命的完成。此外,非营利组织在固定资产的监督、费用的控制上都没有实施有效地监督和控制,阻碍了组织资金的有效使用。组织内部管理层的内部控制意识不到位,也弱化了非营利组织内部的监督效率。

3.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

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机制的不健全主要表现在社会公众对资金的来源、使用、效率和效果不能完全的了解。其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社会公众缺乏组织的绩效信息不能准确地判断组织对约定使命的实现情况,影响了社会公众对组织资金使用情况的了解,对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的浪费更是不得而知。此外,信息披露机制的不健全,难保其内部不会有人借着制度的漏洞挪用捐款,进行腐败,挑战社会公众信任度的底线。

四、非营利组织控制风险的解决方法和对策

1.加强组织内部治理结构建设

加强组织内部治理结构的建设,首先要健全以章程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非营利组织属民间组织,章程是保证组织进行活动的最主要法则。明确理事会、监事会、会长办公室及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制约机制,强化民主决策程序,动员组织内部的人员积极参与到日常决策中来,从而实现组织的科学决策。发挥和保证秘书长办公会的执行职权,以及监事会的监督职权,确保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相互分离,使得各机构与各部门之间各司其职,又相互制约,推进组织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建立以章程为核心的内部管理制度,健全理事会制度和换届选举、审计制度,建立完善的财务会计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保证组织的活动依法、高效、有序地开展,逐步树立良好的社会公信力。endprint

2.加强组织内部的风险识别与评估

非营利组织的风险管理具有不确定性,其受到来自组织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要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识别和评估机制,降低组织风险的发生。如组织管理层,在对组织做出具体决策时,应以组织的目标使命为基础,结合组织的实际需求,正确分析组织所处的外部环境以及各种形势的变化情况,从而降低决策的失误,规避风险,从而保证组织的有序运行始终保持一个正确的方向,并扩大公众影响力。其次,应不断向组织员工强化组织的使命,使业务员工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始终以组织的使命为目标,通过拟定组织的运作目标、信息目标等目标,合理地对组织将要面对的内部、外部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可能存在的风险值。组织做出的决策也要以风险评估的结果为依据。在业务进行过程中和完成后,还要对组织的风险状况进行连续性的评估和跟踪监测,以便能够随时掌握组织面临的风险状况,避免决策失误和决策与组织目标使命偏离的情况发生。

3.加强信息披露力度

公众信任度是非营利组织的生命,因此,实现非盈利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得到社会的信任与支持,从而获得更多可利用的资源。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是指非营利组织在机构设立、治理、管理、筹款、项目开展和对外交易的所有环节中,依照国家现有法律法规和民政部等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应以特定的形式、格式和内容及渠道向社会公众、捐赠人、媒体、行业组织等利益相关方发布或提交的与非营利组织业务相关的信息的行为。做好信息的披露工作,首先,要依法对相关信息进行公布;其次,应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点,建立网上信息的披露制度,从而展示非营利组织在资金使用、项目开展等活动中的透明度,提高公众信任度,并充分扩大和宣传组织所实施项目的社会影响力,从而使潜在捐助者不断增加,使组织获得资源具有可持续性。

五、结语

实现非营利组织内部风险控制,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如政府充分发挥其在政策、法律法规上的制约作用,加大社会公众参与度,从外部做好监督与制约的工作,同时非营利组织内部也要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机制,从而促进非营利组织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万鑫淼.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体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21-31

[2]张蔷.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制度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4:10-25

[3] 赵晓丹.我国公立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22-30endprint

猜你喜欢

非营利社会公众筹资
努力给社会公众求证事情的真相——以金华晚报《求证》栏目为例
义卖书法 筹资助学
社会公众二孩生育影响因素研究综述:2003—2015
社会公众追究政府生态责任的角色定位
义务教育民办学校“非营利”是一大进步
社会公众视阈下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研究——基于武汉市的调查
台湾城市更新中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及其启示
“营利性与非营利”不能再混沌下去
多管齐下筹资 齐心协力助学
筹资百万救助贫困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