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交通类科技期刊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
2015-05-13张彦敏
张彦敏
摘 要:针对我国交通科技期刊目前所处的不利局面和面临的挑战,就知名数据库检索情况,利用具体数据分析了我国交通类科技期刊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差距。通过对科技期刊质量评定常用指标的统计,发现我国交通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偏低,与国外相对成功的同行期刊比较,存在很大差距。为此,提出一些对策,以期促进我国交通科技期刊快速、优质地发展。在我国特有的经济、文化、科技背景下,伴随我国在数量上步入期刊“大国”而非“强国”的行列,数目庞大的交通科技期刊现状究竟如何?它们对我国甚至人类交通方式的改变、交通效率的提高等等方面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各自质量、效益、发展前景是否尽如人意?是否存在一些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措施有哪些?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交通科技期刊 期刊检索 质量评价 对策
中图分类号:F5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98X(2015)01(c)-0211-04
Abstract:In view of the disadvantage and challenges of traffic sci-tech periodicals in China at present,this paper presents the achievement and the deficiency of them by analyzing the retrieval of well-known database.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indicators used to assess the quality of sci-tech periodicals,the paper shows that traffic sci-tech periodicals in China has low influence factor and citations,and have serious deficiency compared with those relative successful periodicals in domestic and foreign.At last,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to promote the fast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raffic sci-tech periodicals in China.In our unique economic,cultural,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background,ranks along with the number entered on the journal of Chinas“big country”instead of“power”,a huge number of traffic scientific journals how the status quo?They even change our way of human traffic,traffic efficiency,etc.what kind of role play?Their quality,efficiency,development prospects are satisfactory?If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and problem solving measures have.This will be further discussed herein.
Key Words:Traffic sci-tech Periodicals;Periodicals Retrieval;Quality Assessment;Countermeasures
科技期刊在科技發展的整个过程中承担着知识记载和知识传播的功能,它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媒介。“一个国家的科技期刊的出版状况,是衡量该国科学技术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1]。科技的发展对人类交通的改变和影响有目共睹,而交通类科技期刊作为交通科学技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交通业的发展中理所当然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1 交通类科技期刊取得的成就
同其他行业科技期刊一样,我国交通科技期刊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解放初期到“文革”前夕的新创期、“文革”十年“动乱”停滞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恢复和快速发展期。截至2005年5月1日,中国大陆拥有科技期刊5384种,其中交通类期刊有250种左右[2],占总数的5%,且很大一部分历史长达30多年,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期刊及交通事业的稳定发展与繁荣。
“质量是科技期刊的生命”,随着我国交通科技的进步,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印刷术的快速发展,再加上国家政策倾向、编辑人员的努力等,交通科技期刊的学术、技术水平明显提高,编辑、印刷、装帧、版面设计等等也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4]。在现有的交通科技期刊中,部分已被国际、国内权威性的期刊质量级别评定体系检索:一些具有较高质量的期刊被美国《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简称EI)检索,如2012年被EI检索的交通科技期刊有《汽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学报》《中国公路学报》《西南交通大学学报》《中国航空学报》(英文版)《中国公路学报》《铁道学报》《中国铁道科学》以及一些大学学报等;一些被国内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分别如“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目前,尽管国际核心和国内核心在学术水平衡量方面存在各种争议,但其仍是期刊质量评定的一个相对客观和完善的方法。交通类科技期刊有一部分能够入围,证明它们的出版水平获得了业界认可,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值得肯定。
2 我国交通科技期刊现状
我国交通类科技期刊自解放以来历经60多年的发展,在部分期刊取得可喜成就的同时,其整体现状究竟如何?跟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如何?整体质量是否乐观呢?下面将根据常用科技期刊质量评定体系和指标对我国交通类科技期刊进行分析。
2.1 我国交通科技期刊的国际现状
当前,国际上四大常用的期刊检索工具有SCI、EI、ISTP、ISR,其中ISTP主要检索会议文献,而ISR由于收录的论文与SCI有较多重复,且收录我国的论文偏少[5],因此,自1993年起国内已不再把ISR作为论文的统计源,故ISTP和ISR均不在本文探讨范围之内。现仅对SCI和EI对中国交通类科技论文的检索情况加以统计分析。
(1)交通类科技期刊被SCI检索的情况[5]。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自1957年创办以来,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具权威的期刊检索系统。2012年被SCI(包括核心版和扩展库)共收录期刊8000多种,包含中国期刊共113种。这113种中,香港地区有2种,占1.77%;台湾地区有22种,占19.47%;大陆期刊有89种,占78.76%。在大陆的SCI检索的期刊中交通科技类期刊有0种。这些数据表明,跟国际整体水平相比,中国期刊和年发表论文虽然数量惊人,但质量仍有相当的差距。在这种不理想的局面下,中国已入围SCI的期刊也存在一定的学科性差异,比如:生物学、物理、地学等基础类科学期刊比较多,而作为工学类的交通类科技期刊没有一种被收录,这说明交通类期刊質量跟其他一些科学的优秀期刊相比,出版水平也存在明显的差距。这就意味着,中国大陆的交通类高质量论文若要在大陆发表,就几乎不可能被SCI检索,因而“被迫”投向国外,导致优秀稿源外流,这对交通类期刊来说无疑是恶性循环。
(2)交通类科技期刊被EI检索的情况。
相比SCI,中国期刊被EI检索的情况要乐观得多。前文提到,2012年有若干交通类科技期刊被EI检索,那么跟国际和国内其他学科相比,状况又如何呢?
世界范围内,2012年EI共收录期刊3683种,其中中国大陆期刊有209种(英文版54种,中文版155种),约占世界总数的5.67%,国内交通类期刊被EI检索的除了前文提到的一些之外,还有一些大学学报,总共不到20种[6],占世界比例不到0.54%,占中国大陆入围期刊比例不到10%。这些数据表明,交通类科技期刊在EI数据库中拥有一席之地,但所占比例甚小,与国际总体水平相比同样还有很大差距,可以说喜忧参半,忧多于喜。
面对不同的市场、读者和作者群,有些交通科技期刊举办了不同的版本,这些有着不同的定位。比如:有些期刊有中文版和英文版(或其他语种),有的有国际版和国内版等等,而不同的版本质量和检索情况可以完全不同。比如:《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该刊中文版于2001年国内版创刊,其后7年内分别于2008年和2013年被EI检索,而2009—2012年4年间没被检索,质量可谓起伏不定;2006年该刊国际版创刊,但从2008年至今一直被EI检索,除了语言因素外,说明该版不论学术水平还是期刊质量都得到了国际认可,其经验值得其他期刊借鉴。
由EI数据库检索的期刊数量及其种类每年都发生着变化,交通类每年都有不同的期刊入选,同时又有一些曾多次入选的期刊被淘汰,其中存在的问题引人关注、值得深思。
2.2 我国交通科技期刊的国内现状
国内评价期刊质量的体系主要是核心期刊,尽管其起步比国外晚了20多年,但仍是入围期刊较高质量的象征。在四大核心期刊评价体系中,目前最具影响力的当属“中文核心期刊”。它考虑到影响期刊质量的多种因素,同时结合专家的定性分析,对期刊进行评定。《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自1992年起每隔4年出版1次,截至目前已出版过6版。
最新的2012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收录期刊2000多种[7],其中交通类科技期刊有51种。细分交通类核心期刊,铁路运输11种,公路运输10种,水路运输9种,航空、航天18种,交通运输综合3种。跟医学类、农业类、经济类等期刊相比,依然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可能与我国不同学科的发展程度、科技人员素质、经济状况等相关。
3 交通类科技期刊质量评价分析
常用的科技期刊质量评价指标有很多,该文主要针对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对我国交通类科技期刊状况进行分析。
3.1 影响因子
目前,不论国际还是国内,评价期刊质量的重要指标均有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他引量、被摘率、影响因子等,其中最首要的就是影响因子指标,影响因子越大,表明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水平也越高[8]。影响因子的计算公式如下:
影响因子=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总数[8]
由该公式可见,在论文总数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论文被引用的次数越大,影响因子就越大。影响因子是个变量,每年都可能取不同值。部分交通科技期刊2012年影响因子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这是交通科技期刊在期刊界影响力的量化。
从表1可知,我国交通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整体偏低,这也是该类期刊的整体水平的反映。为此,基于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需要有针对性地提高期刊的整体质量,比如:提高载文的科学性、前沿性、实用性、规范性等等,同时加强期刊推广,比如:加强互联网建设、与各大索引数据库建立合作等等。
3.2 被引频次
被引频次是衡量论文观点被学术圈认可的程度,也是对作者学术水平的反映。中国的论文发表量世界第一,遗憾的是引用率却排100名之外,这种现象反映出我国学术界的浮躁与功利性、科技的不成熟以及制度不够完善[9]。受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交通科技期刊的被引频次同样不容乐观。2012年统计的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内学术论文中,交通类只有一篇,即长安大学刘浩学的《驾驶员昼间动态环境暖色调障碍物空间距离判识规律》,发表于《交通运输工程学报》,被引频次也只有17次。
在较低的被引频次下,多数期刊中还出现了作者反常自引、专引名人文献[10],罗列文中根本未曾引用的文献“充当门面”,甚至有的作者误认为参考文献中的外文文献越多,论文的水平就显得越高。另外,有些期刊编辑也负有一定责任,比如:仅仅为了凑整版面或版面紧张而删减引用文献,造成引文关系无法得以客观反映。为此,若想提高论文的被引频次,必须加强引文行为的规范性。
4 交通类科技期刊发展对策
根据前文分析,我国交通类科技期刊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不论与国际还是国内其他科技期刊相比,均存在一定差距。为了提高交通科技期刊的质量,本文针对当前局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以供参考。
4.1 制度扶持、培养
2012年新闻出版总署发布《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之后,我国非时政类期刊转企改制工作也逐渐开展起来。事实上,交通类科技期刊中有的早已在本世纪之初就已企业化,有的尚在转企过程中。这些期刊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有的很快适应市场规律,期刊发展顺利,而有些期刊则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期刊质量明显下降。总体来说,交通科技期刊由于其自身的特点,面向行业属于理工类而不如社科类期刊那样密切联系大众生活,再加上主办方和办刊人员普遍存在思维定势,不重视甚至缺乏经营理念等原因,注定交通类科技期刊将会面临受众小、发行量小、广告经营困难等局面,造成期刊亏本经营的状态。这一切可能直接导致期刊经营上投入大于产出、资金不足以及发展受限。尤其对于那些主要依靠版面费维持营运的期刊社来说,往往被迫放宽对稿件的要求,导致学术水平不高、撰写低劣的稿件混入,造成期刊没有质量可言,在业界不被认可,更加吸引不来高质量的稿源,最终陷入恶性循环。
为此,需要制度上对交通类科技期刊进行扶持。目前,若要求交通科技期刊完全自负盈亏,可能导致绝大多数期刊社面临倒闭。为此,相关部门或单位需要针对具体原因增大扶持力度,而不是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另外,大多数交通科技期刊隶属于高校或科研院所,属于单位辅助的、非盈利的部门,往往得不到重视,编辑人数得不到充分配备;编辑工作者的个人发展也处于不利的地位,发展空间严重受限,这些都造成编辑工作繁重而得不到重视,最终必然导致期刊编辑人才流失、干劲不足。这显然有悖于“高质量的期刊离不开高水平的编辑”以及“创建精品期刊”的要求。因此,相关部门应采取具体的措施,不论从财政拨款还是人才引进,都要加强扶持力度。
4.2 走“集团化”道路,创特色化“精品期刊”[11]
目前,国内交通科技期刊大多数还在单打独斗,普遍处于经济效益较差,投入大于产出的窘境。放眼国际,欧美一些比较成功、有影响力的期刊早已步入集团化发展的道路。这也不失为我国交通科技期刊发展的一条借鉴之路:数个期刊联合,走出版业集团化发展道路,扬长避短,资源共享,借整体优势顺势发展。集团化还有一个好处在于,根据发展需要,就集团内不同期刊不同定位,集大众之力,创“精品期刊”,这也顺应了国家号召的“以规模数量增长为主向以质量效益为主转变”的办刊方针。另外,目前交通科技期刊同质化现象严重,综合性期刊偏多;很多期刊的刊名、内容、栏目、版式大同小异,风格趋同,且面面俱到,缺乏特色。比如某交通科技期刊栏目同时涵盖道路工程、桥梁和隧道工程;轨道交通;工程经济、施工车辆;交通……真可谓“无所不包”,可这样的期刊特色、优势何在?
截至目前,我国交通科技期刊有些已成功步入“集团化”轨道,也有一些开始尝试。比如,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下属的《交通标准化》《交通世界》《交通建设与管理》《运输经理世界》于2013年3月联合起来,成立了“交通运输科技传媒(北京)有限公司”。该公司根据四本杂志的特点和现状,进行了不同定位,并借助“媒体+活动+调查+咨询+研究+培训”的跨媒体整合传播优势,赢得了交通行业及与交通相关领域诸多读者的共鸣和欣赏,为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市场搭建了交流与宣传的平台,为我国行业媒体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4.3 加强国际合作,推动英文版交通科技期刊的创办和运作
科技带动期刊的发展,期刊又反过来推动科技的进步。交通科技相对发达的欧美国家,比如:美国拥有最健全的交通系统;德国,无论是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的平均长度都位居发达国家之首。目前一些知名的期刊检索系统也都在欧美,就SCI、EI等检索情况来看,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期刊遥遥领先。据统计,当前世界上交通运输领域的SCI国际期刊美国最多,其次为英国;综合运输类核心期刊,同样是美国居首,英国次之;铁路、航天、水运核心期刊类,法国、比利时、德国、荷兰、日本、澳大利亚又各自占有一定比例,中国始终不在其列。国内交通科技期刊非常有必要加强国际合作,学习国外期刊先进的办刊理念、编辑规范、运营方法等,争取尽快与国际接轨,并带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随着国际一体化步伐的加速,英文版科技期刊作为国际间科技交流的桥梁,不但有利于科技成果的推广,而且更有利于论文的国际检索。目前,我国英文版科技期刊数偏少,只有229种(不包含已停刊的),占科技期刊的4.25%,其中交通类的更是少之又少,这是我国当前交通科技和出版业发展不足的现状缩影。现在有些交通科技期刊已身先士卒,成功拥有中文版和英文版,也有一些期刊在努力尝试中,这都不失为业界的楷模。比如:《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国际版)自创刊2年后一直被EI检索;现代交通学报(英文版)前身为创刊于1993年的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西南交通大学学报》(英文版)),自1997年起被英國的SA(Science Abstracts,科学文摘)收录。
可见,在我国交通科技与世界接轨的过程中,英文版交通科技期刊的创办和良好运作具有举足轻重的角色,也不失为一条加强国际合作的捷径。为此,笔者建议推动英文版交通科技期刊或英文网站的创办。当然,期刊还可尝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比如与国外期刊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合作,也可通过社会上一些拥有资源、对国外期刊业颇为了解的中介与外界取得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4.4 建立稳定的作者群和强有力的编辑队伍
研究表明,交通科技期刊的作者群分布与地域性、教育背景、单位性质等有关[10]。首先,北京、上海、广州、杭州、西安等文化、经济发达地区,作者群相对集中;其次,大多数作者的教育背景良好,具有较高的学历;最后,作者分布与单位性质密切相关,相比企业来说,大多作者集中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根本上說,期刊的质量取决于作者的水平。为此,期刊若要提高或保证自身质量,首先要确保拥有良好的稿源。期刊必须根据自己的定位,建立稳定的、高水平的作者队伍,并建立长期、有效的维护机制。
另外,从某种角度来讲,期刊也是编辑人员再创作的成果,其水平和质量也是编辑人员素质的全面体现。因而,一支强有力的、高素质的编辑队伍是期刊走向成功的支柱。现在,大多数期刊编辑已不再仅仅简单从事组稿、编辑加工和出版活动,而同时也要参与经营活动,这对编辑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位有必要吸引人才、引进人才,建立长效的培训机制、奖罚措施等,为期刊保质保量、良性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4.5 加强期刊管理,促进期刊标准化建设
期刊的成功运作离不开有效的内部管理。高效的、良好的期刊管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国内交通科技期刊同其他行业的科技期刊一样,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由事业单位到企业化的过程,有或多或少的历史遗留问题和管理惯性,普遍缺乏经营理念。科技期刊自身的特性决定其不像大众文化生活类期刊受众广,发行量大,办刊经费绝大部分来源于财政事业拨款,办刊人员普遍不重视甚至没有经营理念。
为了在市场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期刊的管理者不仅要求有远见卓识,还要采取合理的、高效的管理方法,具体包括人员管理、期刊编辑管理、市场运营管理等等。借鉴国外经验,笔者建议各期刊制定相关规章制度,让编辑人员、市场人员等工作起来有据可依。美国科技期刊业如此发达,与各期刊编辑部都有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编辑出版程序,所有人都必须按规定办事分不开[12]。这为国内交通科技期刊提供了借鉴。
5 结语
总的来说,我国交通科技期刊目前基本处于“数量庞大,质量低下”的整体局面,不论国际检索还是国内核心期刊入库情况,都不容乐观。有关科技期刊质量评定常用指标显示,我国交通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偏低,与国外相对成功的同行期刊比较,存在很大差距。为推动我国交通科技期刊更快、更好地发展,从国家层面讲,国家应从政策上进行扶持,而不是简单的一刀切,让科技期刊自负盈亏;对交通类期刊社而言,应该不断合理化经营理念,争取在不久的将来,有大批优秀的交通类期刊出现。
参考文献
[1] 邬书林.进一步重视科技期刊的作用,努力改善科技期刊出版的经济文化环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1,2(4):1-3.
[2] 百度.交通类期刊有哪些?[EB/OL].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RLNJNfZ4LM03nhykYtV70vXn8vckJA0EiRtuXfB5nzATNZxtOt1-KJ7H_ZSXvfHSKlItaroMiwEE-BEm1nRF_,2011-04-22.
[3]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Z].北京: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3.
[4] 学术·杂志.什么是Ei、SCI、ISTP、ISR检索[EB/OL].http://www.zhazhi.com/lunwen/qikan zhishi/6543.html,2011-3-20.
[5] 豆丁网.交通运输领域的主要SCI国际期刊[EB/OL].http://www.docin.com/p-348138228.html,2012-02-25.
[6] Elegant Sky的新浪博客.EI收录中国大陆期刊名录(2012年)[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c13b1901011vfm.html,2012-09-20.
[7] 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北京大学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Z].北京: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北京大学,2012.
[8] 张凌之.影响因子在我国科技期刊评价中的作用分析[J].编辑学报,2003,15(2):127.
[9] 金碧辉,刘雅娟.期刊评价与影响因子、被引频次[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8,9(4):239-241.
[10] 宋培元.我国科技期刊现状及分析[EB/OL].http://wenku.baidu.com/link?url=zQ7U9bVPX1yAxiKz.ABe5Ui8amqxeGMe9D2jAJjIXGXENLzpB4ShpUlaKVMbK-qWMqR4c0-CLAHwIcK6hk5HqtpUQ_-4NIIlguanF1qQ0Kci,2013-12-20.
[11] 张治国.论学术期刊转企改制的难点与出路设计[J].出版发行研究,2011(11):15-18.
[12] 圣才学习网.看学术期刊转企改制面临困难与出路:陕西为例[EB/OL].http://yingyu.100xuexi.com/view/otdetail/20120927/f2ebe059-5e74-4614-8b0e-6f5998792119.html,2012-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