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DW电磁波地震前兆测向仪监测能力初探
2015-05-13鑫耿瑞岩朱曲杰徐焕锰陶寅陈飞秦磊连云港市地震局江苏连云港222006连云港地震台江苏连云港222061
吴 鑫耿瑞岩朱曲杰徐焕锰陶 寅陈 飞秦 磊连云港市地震局,江苏连云港 222006连云港地震台,江苏连云港 222061
LDDW电磁波地震前兆测向仪监测能力初探
吴 鑫1)耿瑞岩1)朱曲杰1)徐焕锰1)陶 寅1)陈 飞1)秦 磊2)
1)连云港市地震局,江苏连云港 222006
2)连云港地震台,江苏连云港 222061
LDDW电磁波地震前兆测向仪研制项目,由连云港市地震局承担,2011年10月得到连云港市科技局批准立项并进入项目实施阶段。经过了近两年时间的科技攻关,于2013年6月研制出16位电磁波前兆测向仪样机并投入试运行。经过两年时间的观测,监测到一些地震前兆异常,在利用单台资料判断异常来波方向性方面取得了一点新的进展。2014年5月通过连云港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组项目验收。
(1)2013年7月22日甘肃定西6.6级地震前兆资料分析。该仪器各方位平时背景值约为20 mV左右,在试运行1个月后,于2013年7月14日11:00开始,记录到连云港市正西方向出现较强脉冲异常信号,脉冲幅值达到80~500 mV,超出正常背景值的4~25倍,脉冲异常信号间断出现,时而平静,时而增强,既有单脉冲信号,也有连续多脉冲信号,从几分钟到十几小时不等(图略)。异常持续7天时间,平静1天后,2013年7月22日7时45分在甘肃定西发生6.6级地震,发震方位在连云港市正西方向,震中距离我市约1 370 km。该地震造成近百人死亡,800余人受伤,数万人受灾,经济损失达数亿元。
(2)震例资料特征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在地震发生前9天,该仪器监测到震前电磁波异常信号,异常信号表现为间断脉冲或者连续脉冲形态,异常最大幅度达500 mV,异常结束后平静1~2天发震,异常方向直接指向发震方位。
表1 震例前兆异常统计
(3)结论。该仪器试运行两年来,监测到了一些地震前兆异常,结合以往震例经验分析。①电磁波临震异常与时间的关系:目前我们掌握的震前电磁波异常形态有4种:有中短期异常,临震平静型;无中短期异常,临震阶跃平静型;无中短期异常,临震脉冲平静型;无中短期异常,临震数值为0型。后3种形态一般在震前10天左右出现频度较高,这对于预测发震时间提供了较好的依据。②电磁波临震异常与震级的关系:根据以往震例经验,异常持续时间越长,震级越高。该仪器监测到的地震属于临震脉冲平静型。这种类型的一次6级地震临震异常累加天数可能在10天左右。③电磁波临震异常与地点的关系:我们监测到的2013年7月22日甘肃定西6.6级地震,异常方位直接指向发震方位,显示出较好的单台指向性。为我们分析发震方位提供了参考。该仪器既可以作为固定台站监测,也可以流动观测。如果今后能够合理布局台站,就有可能对未来发震地点进行交汇预测。
需要说明的是:震前电磁波异常的传播,有其明显的方向性和局限性。如果台站位于震源区电磁波传播路径的强区,距离虽然很远,也有可能监测到明显的异常信息。反之,如果台站位于震源区电磁波传播路径的弱区或者盲区,距离虽然很近,也有可能监测的异常信息较弱或者根本监测不到异常,我们认为这是很正常的。因为,这与震源处地应力的作用方式(压力、张力、扭力)以及发震断层的错动方向(正断、逆断、平移)以及电磁波传播的特性和路径(直达波、折射波、反射波)等因素密切相关。希望一台仪器能够监测到所有方位的地震是不现实的。
·地球动力学与地震的产物——地壳和地幔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