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护理专业病理学模块教学模式的探索

2015-05-13秦博文

护理研究 2015年27期
关键词:病理学模块教学方法

张 燕,秦博文,王 东

模块教学模式(MES)直译为“就业技能模块组合”,指可应用技能组件式计划、模块式技能培训或模块教学(培训)模式等,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ILO)在综合并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开发出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为了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于1993年在职业教育中引进了模块教学,总结出了相对适合我国的“宽基础、活模块”教育模式。所谓“宽基础、活模块”教育模式,就是从以人为本、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出发,根据正规全日制职业教育的培养要求,通过模块课程间灵活合理的搭配,首先培养学生宽泛的基础人文素质、基础从业能力,进而培养其合格的专门职业能力。病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是护理专业学生必修的核心课程之一。依据“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1]”的原则,针对病理学课程内容多、名词抽象、难掌握等特点,本研究在我院病理学教学采用了模块教学法,重点在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4个系统教学中引入临床病理、病例分析课程,使知识跨度最小、强化记忆,使学生遗忘现象达到最少,融会贯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有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院2014级护理专业4个班学生255名,其中1班63名,2班65名,3班64名,4班63名。4个班级学生年龄、入学后的文化课程和基础课程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将1班和2班学生1 2 8名作为观察组,3班和4班学生1 2 7名作为对照组。

1.2 方法

1.2.1 教学方法 教材均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病理学》第3版。理论及实验教学大纲由病理教研室统一制订,并由同一位老师任课,每周2学时,上课时间由学院统一安排。对照组班级按照教材既定的顺序进行讲授,观察组分4个模块进行讲述,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实验课安排在病理学实验室,学习观察相关组织切片。第1模块即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在教授动脉粥样硬化、原发性高血压、风湿病时,首先复习心脏、血管的正常组织结构、心血管系统功能等。通过回顾,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出发生心血管疾病原因,进行病情分析、典型病例引入,找出病变特点、讲解病理变化、对机体功能与代谢的影响、临床表现及护理原则。第2模块即呼吸系统疾病:讲授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炎疾病时,首先熟悉呼吸系统的组成、肺泡的微细结构、各器官功能等,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组织结构的认知、理解,继而导出可引起本系统疾病的原因、典型病例引入、对该病的分析与总结。第3模块即消化系统疾病:按照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系统各器官作用、相关典型病例分析、引起本系统疾病的原因、胃炎、消化性溃疡、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先后顺序进行讲述。第4模块即泌尿系统疾病:如讲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疾病时,首先从泌尿系统组成、各器官功能、正常肾脏组织结构、微细结构入手,引发本系统疾病原因、典型病例导入、联系以前所学医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意识,对病例进行分析,先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深入讲解与总结。

1.2.2 评价指标 采用期末成绩进行两组教学效果评价。期末进行统一结业考试,理论成绩占50%,期中考试占10%,实验成绩(包括切片的辨认及实验课绘图)占20%,平时作业占10%,课上回答问题及出勤率占10%。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班护生期末成绩为8 5.3分±6.7分,2班为84.7分±8.0分,3班为72.7分±7.6分,4班为70.9分±7.8分,4个班期末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个班学生教学方法评价结果见表1。

表1 4个班学生教学方法评价结果 %

3 讨论

3.1 传统病理学教学弊端 教师上课主要以讲授为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材是教的内容,教学偏重理论学习的系统性,学生的参与意识差。对实训部分重视不够,实验只是看标本、组织切片,学生们实践能力不足,往往与理论教学脱节严重。学生是通过老师的传授被动地接受知识,“填鸭式”积累知识,致使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要问为什么的习惯,使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缺乏创新意识。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只局限在分数,学生只注重死板读书、追求高分,视野局限于学校和教科书,忽视了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

3.2 模块教学用于病理学教学的意义 采用模块教学在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讲授、实验、作业、复习的教学模式,使知识点前后贯通、早期融合。让学生在学习病理时已有了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有利于促进和提高临床知识的理解和掌握[2]。模块教学更接近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高职学生文化基础略微差些,理解力、想象力、学习能力都比较弱,他们更加容易接受直观的、感性的知识,学习较为复杂的理论时则有很大的难度。模块化的教学减少了系统理论讲解,让学生的学习难度下降,同时能以有限的时间学到实用的知识,提高了教学和学习效率。模块教学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模块课程内容之间的相对独立性,保证了同一时间可以开展多个班级不同模块的教学工作,提高了教学设备的利用率。而且由于实训设备直接和模块课程配套,实训项目有较强的针对性。模块教学对教师来说随意性大,教师须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包括教学大纲、教案的内容都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使模块教学内容成为有一条明确主线的一体化教学内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模块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模块式教学从内容上满足了学生的要求,选取他们感兴趣的知识。此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更能激发了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课前的预习、课堂中的讨论、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都使学生有较高的积极性进行学习与思考,既巩固了基本知识,又学到了课堂学不到的东西[3]。

目前,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1]。为此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成了高职院校办学的迫切需要。一种教学方法不足以应对教学实践,所谓“最优”教学方法就是倡导不同教学方法的相互组合[4]。本研究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耳、眼、手、脑都动起来,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了学习效率。

[1]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EB/OL].[2014-03-24].http://baike.haosou.com/doc/8523785-8844292.html.

[2] 董刚,张丰雷,韩婷婷.模块教学法在口腔组织病理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4(3):227-228.

[3] 李川,张银龙,罗红艳,等.模块式教学模式探究[J].甘肃科技,2009,25(18):162-163.

[4] 钟青霖.“实施模块教学模式”整合理论与实践课程——高职高专院校教学模式改革之探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7(23):97-99.

猜你喜欢

病理学模块教学方法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WST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施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集成水空中冷器的进气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