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湾青年工作思考

2015-05-13内蒙古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银利民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两岸关系大陆交流

◇ 文/内蒙古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 银利民

近年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为两岸同胞带来切实的福祉。然而在这一过程当中,两岸青年一代的交流却显得不够,彼此之间的认同度还存在不足,两岸青年一代的思维理念也存在相当的差异。去年3月,岛内爆发大规模“太阳花学运”,台湾青年学生走上街头,抗议两岸服贸协议,反对马当局所谓“黑箱作业”,经民进党背后鼓动和操作,最后演变成“反马”、“反中”的政治运动。运动不仅冲击台湾政局与社会的稳定,也为两岸关系再度蒙上阴影并带来新的挑战,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受阻。

一、反思“太阳花学运”

“太阳花学运”发生一年多来,反思这场学生运动,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台湾岛内因素是主要原因。一是对岛内蓝绿政治斗争加剧造成社会内耗的不满,对台湾世代分配不公的不满,对自身前途找不到出路而产生迷茫和焦虑;二是长期以来台湾当局“去中国化”教育对青年一代产生的不良影响。台湾青年对大陆存有误解甚至偏见,加之大多数台湾青年没有、或很少来过大陆,对大陆发展现状缺乏全面、深入、客观的了解与认识,加上一部分台湾媒体对大陆有很多负面性的报道,这些都使台湾青年一代对大陆不了解、不信任、不认可,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到对祖国的认同、对两岸和平发展的认同,两岸青年一代的隔阂不但没有消除,反而有加深的倾向;三是国民党领导人的执政能力,民进党人的介入以及“独派”势力的火上浇油等等。

(二)两岸关系只是表面的理由。台湾多数民调结果显示,岛内民众仍对大陆充满猜忌、防范甚至是敌对心理,在统“独”认同上,则有所谓“统降独升”现象。在“两会”签署的一系列协议中,虽然大陆一再“让利”,但岛内的“三中”团体(中小企业、中下阶层、中南部民众)对此认同度并不高,甚至反而将之解读为“图利财团”,还有海峡两岸实力的消长等。

(三)各种社会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场运动充斥着多元性与杂乱性,对于大多数台湾青年参与者来说,他们是无意识的参与者,或者说是“糊里糊涂”的参与者,还有一些人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参与者,他们把参与运动当作是难得的一场“嘉年华会”,是一出可以尽情渲泻个人情感的行动剧。

“反服贸运动”,最直接的不良影响首先就是《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生效时间被无限期推迟;其次国民党政权的政治权威更加扫地,这场运动的“后坐力”直接在“九合一”选举中给予国民党沉重的打击,这样的结局可能是某些政党所最乐见的结果,他们才是运动的真正赢家;第三台湾工商界的竞争力因此受到的伤害可能是长期性的,多大程度影响到台湾经济的竞争力还要更长的时间来评估。

此次“太阳花学运”,再次展现出台湾部分青年群体影响台湾政治过程的能力和两岸关系的能力。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支持者来说,2014年的台湾青年政治参与可以成为一次很好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战略的再教育过程。

二、台湾青年思想状况分析

(一)台湾目前正处在一个多元的文化环境,民主化、台湾化、以及以各种传播媒介影响台湾青年和社会各阶层的全球化,正不断地侵蚀过去所持有的传统价值。

(二)参与学运的,大体上是在校青年学子以及那些立足未稳的初入台湾社会的青年群体(包括所谓的“待业族”、“青贫族”、“无壳族”和“垫底族”),他们是“太阳花”运动最活跃的参与主体来源,同时也是台湾“九合一”选举“首投族”的主力。

(三)台湾认同的激增在很大层面上要归因于台湾青年的成长环境。年轻一代的选民,自二十年前李登辉推行“去中国化”,开始塑造所谓的“台湾意识”,逐步塑造了台湾今天的“台湾主体意识”。今天台湾的年轻一代就是在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身上“中国基因”减少,而“恐中”、“反中”、“反统”情绪更加强烈,而在李登辉之后的陈水扁也是大力地推行台湾认同与“去中国化”。因长期受“台独史观”影响,很多青年人只知道“台湾人四百年史”,不清楚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只知道民进党“革命”,不知道国民党如何光复、建设台湾。这种异化后的“小确幸”理念的内在逻辑与“台独”理念非常相似,特别是在对“自主性”与“本土化”的诉求上,而“台独”势力也充分利用了这两条天然通道,潜移默化影响青年的“国家认同”。

(四)近20多年来,台湾青年群体大规模的体制外政治参与活动多数是因偶发事件引发的,而且以“嘉年华”式的抗议示威运动居多,很多参与者是以“看热闹”的方式被卷进运动中,他们一开始并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更谈不上政治上的系统性和深刻性。如1990年的“野百合运动”、2006年的“红衫军运动”中,台湾的年轻人都曾经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最后“割稻尾”都是两大政党和少数政客。

(五)两岸比较,大陆对台湾是一半务实一半亲情。虽然两岸交流热络,官方交流活动日渐频繁,大陆方面亦时有“让利”的说法出现,但台湾对于大陆的政治认同却未见提升,甚至在台湾的中南部地区,呈现下降走势,两岸在台湾经贸受益的理解上存有认知差异。

(六)从现实来看,尽管近年来大陆各省市以及有关部门每年都会组织两岸青年之间开展各种交流活动,如夏令营、冬令营、训练营、青年发展论坛等,为两岸青年提供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也创造机会使台湾青年更多更深入地了解大陆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但是目前两岸青年的互动交流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主要的问题在于两岸青年交流形式有待于进一步创新,领域有待于拓宽,交流合作的机制化平台亟待建立和完善。从形式上看,台湾青年参与大陆组织的两岸交流活动,多数情况是被动式的接受,看的多、听的多,而亲身参与度不高、互动性不强,很多时候活动组织得比较隆重热烈,但实际交流的效果却不尽理想。另外从内容上看,历史、文化、教育、旅游等方面开展的比较多,而经济、科技类的交流却很少。此外,两岸青年交流并没有完全实现对等、双向交流。目前大陆组织的两岸青年交流活动相对较多,台湾青年赴大陆学习、交流的人数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而大陆青年赴台湾学习、交流却相对较少,在台湾实习、创业的就更少。特别是台湾当局至今还没有对陆生赴台求学完全放开,“三限六不政策”使大陆青年在台湾的学习生活受到很大限制,不能够深入了解台湾社会,不能够更多参与到台湾的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中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两岸青年一代的交流产生限制作用,对两岸青年之间深入了解与认同形成了障碍。

(七)部分台湾青年不满两岸关系的现状,但学运发生的更多原因是对岛内蓝绿对峙内耗的不满、对世代分配不公的不满、对现实形势分析的落差、对自身前途命运不安的焦虑等等。

(八)新媒体在太阳花运动中得到了充分运用,第一时间现场直播,利用流动网络,第一时间传达信息;迅速架设学运入口网站,及时互动,运用网络工具,使得整个运动的宣传和组织做到了小而精,快而准,深而广的效果。

三、今后工作对策

对这场学生运动,两岸各界都在反思,也在深入思考两岸青年的交流问题。首先,“太阳花学运”凸显了两岸青年交流及相互了解的重要性。台湾青年对两岸关系现状不满,对两岸关系升级存有恐惧,在一定原因上与两岸青年交流有关,目前主要的问题就是彼此之间了解、沟通、交流的较少,彼此信任、真诚合作、建立友谊的就更少。台湾民调显示18-35岁的台湾青年中有71.4%没有到过大陆,台湾一家电视台最近的民调显示,有三分之一的台湾青年想要到大陆发展,而有过半数认为,在大陆就业的薪水与发展较台湾好。如何做好两岸青年交流,扩大台湾青年的受益面和获得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两岸关系的进程。

其次,“太阳花学运”,一是再一次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二是不应该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过程保持过度急切的态度,三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促进两岸融合任重道远。近年来台湾社会民粹意识抬头,社会失序现象加剧。民进党从“为反对而反对”的立场出发,阻碍两岸进一步交流融合,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带来不稳定因素。如何化挑战为机遇,持续加强两岸制度化交流,加深台湾青年对大陆的了解认同,实现两岸民众间的心灵契合,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第三,当前海峡两岸的发展已经出现了两种新常态。 一是大陆不断深化改革的新常态。大陆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正在开启一个以改革为牵引的全面发展时代,这个变革和成果会成为“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 另一新常态是台湾“逢中必反”、“逢马必反”。台湾“反服贸”运动后,常态化的“反中”“反马”活动加剧社会失序、台当局失语。部分民众抗议大陆新航路,冲击陆委会,冲击“总统府”,抗议加入亚投行。2008年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两岸关系发展实践表明,民进党和泛绿决心持续遏制两岸经济与文化联系,自外于大陆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发展,这势必加剧台湾经济的边缘化程度。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由于两岸长达数十年的隔绝,不同的发展轨迹、政治环境和社会文化生态造成了两岸人民,特别是青年之间的许多隔阂和误解,这些隔阂和误解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消除的,推进两岸青年互信必须顺势而为,持之以恒

(一)制定两岸青年交流规划

对于两岸青年的交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多想些办法、多创造些条件,让两岸青年多来往、多交流”,使他们能够担当起开拓两岸关系前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目前,两岸青年交流热络,但也出现了形式单一、内容老套、深度不够、参与感弱、互动性差等问题,应该针对台湾青年特点改进交流方式。两岸青年交流的制度化,有利于生成两岸公共生活的基本规则与关于社会基本结构的正当性共识,为两岸青年交流提供承认和遵守的共同社会规范以及良好的对话环境。

为此,建议中央召开两岸青少年交流工作会议,对此项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研究和部署,制定两岸青少年交流工作规划,明确提出指导方针、工作目标、实施步骤和方法。同时,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从中央到地方,分层次建立健全大统战工作指挥协调机制,加强宏观指导和管理,克服盲目性和分散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整合所有工作资源和力量,发挥其最大效能,从而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加大两岸青年交流力度,优化两岸青年交流模式

1、两岸青年交流应形成全方位、立体式、大覆盖面、纵横交错的大格局,形成做台湾青少年工作的新的工作体系。 目前涉台单位在开展两岸青少年交流工作中,与台湾的联系、合作渠道比较少,而且多为“泛蓝”或知名的统派社团与人士,并多有重叠,形成工作的制约瓶颈,使工作的覆盖面受到局限。不能只从表面上看交流人次的多寡与声势的大小,而要从更深的层次来分析两岸青少年交流工作的质量与实效问题,而交流渠道问题就是一个很关键性的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各有关系统、行业、部门、单位应在中央的整体统筹下,大力协调配合,通过不同的渠道和角度,发挥各自的优势,将交流的工作面覆盖到岛内150多所高校及绝大部分中小学校;延伸到台湾青少年的家庭生活及学生的父母、亲友、乡邻、教师;涉及到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宗教等各个领域和理、工、农、医、商、文等各个学科,使交流真正深入到台湾青少年特别是台湾中南部青少年的全部生活、学习、工作中去。在对台青年的工作中,应突出重点,应突出做好台湾重点高校、重点科系、重点专业、重点学生社团、重点人物以及“台独”倾向较严重的校、系的工作,重点做好台湾各大专院校的校长、教务长、学务长及院系主任的工作。

此外,还应从长远对台工作需要出发,观察、物色、跟踪、研究台湾青年中的一些重点人物。包括具有统独不同政治倾向的人物、有可能成为领导型乃至领袖型的人物、可以在两岸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人物、科技类的重要人才等等,各涉台单位都应注意观察,及时报告,国台办汇总情况,建立青年重点人物档案,编织联系跟踪网络。

2、在原有交流基础上,拓展交流的领域和层次。两岸青年交流要勇于打破既有框架,积极拓宽领域。大陆赴台交流要向台湾中南部倾斜,而台湾赴大陆交流也要向大陆二、三线城市倾斜。两岸都要尽可能将最全面、最深入、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彼此,只有这样才能够开拓彼此了解与认知的视野,对彼此有全面、深入、客观的体会。同时,在交流的人员方面,也要不断扩大范围。大陆要积极邀请没有来过大陆的台湾青年交流参访,而台湾也要更加积极主动地邀请大陆青年、学生到本地学习、交流、创业。两岸需要相向而行,形成合力,共同寻求两岸青年交流新的契机和切入点。

3、进一步加强两岸文化交流。文化认同是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向心力的动力之源,是国家认同最深厚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瑰丽灿烂,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尽管由于种种原因,两岸同胞长期分离,但中华文化始终是维系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且早已渗透到台湾同胞的思想感情、社会道德和生活习俗之中。对于两岸年轻人来说,文化交流可以发挥文以化人的教化作用。一方面可以批驳“台独”势力割断两岸历史和文化联系、制造两岸同胞对立的论调。另一方面应该进一步挖掘两岸文化资源,构建和完善两岸文化交流平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两岸青年喜闻乐见的交流活动。在文化交流的内容与方式上,官方介入得越少效果反倒越显著,让市场去决定两岸文化交流的项目和内容,例如大陆的《甄嬛传》、《中国好声音》、《爸爸去那儿》等节目,在台湾就造成极高的收视,取得“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4、与时俱进,创新形式,加强互动。当今网络时代,资讯异常发达,两岸沟通的方式也需要网络化、信息化。两岸青年人思维活跃、创造力强,沟通能力突出,学习和掌握网络技术具有优势。因此两岸青年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利用新媒体平台和新科技手段,包括各种先进的社交软件,建立两岸青年互动的“朋友圈”,发文字、晒图片、传视频等,增进彼此互动与了解。

(三)出台和落实惠台青年政策,厚植共同利益

两岸青年交流,要处理好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关键是如何照顾解决多样性问题。对于大陆方面来说,我们必须体认到,“没有参与就没有认同”,我们在两岸共同参与领域的潜力还很大。当然,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长期的、艰苦的政治工程,两岸共同参与也要循序渐进。大陆方面要更好地理解、谅解、尊重与包容台湾青年群体,要展现出更大的自信和格局。当务之急是要研究如何让台湾青年群体有机会参与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中来,如何让台湾青年分享大陆发展的机会、利益和荣耀。

坚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战略安排,就是给两岸年轻一代创造更好的条件生活在一起,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要有更大的耐心和信心。在两岸最终完全统一的进程中,台湾青年群体是全体中国青年群体中平等的一部分,两岸青年同样可以在和平发展进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要更多地发挥他们的正能量。要历史地、发展地、全面地、辩证地看待台湾青年群体在台湾政治过程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展中的角色与作用,切勿将“太阳花”运动简单地与“台独”划等号。

在目前的情况下,大陆方面应继续实施惠台青年政策,加速推进两岸文化、青年交流。这有助于营造“两岸一家亲”的浓厚氛围,增强台湾青年对大陆的亲近感、融入感和归属感,逐渐增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观念,促进中国认同的形成与凝聚。要让台湾青年加入到大陆发展的大战略中来,让更多台湾青年分享“中国机遇”、“一带一路”等带来的机遇,为他们在大陆创业提供更合适的条件,为他们来大陆就学、工作、创业创造条件,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舞台。《联合报》2014年8月的调查发现,台湾18至22岁人群有意赴大陆工作者占比为50%,23至29岁人群中有意者占比为46%,30至39岁人群中有意者占比为42%。要进一步吸引、帮助台湾年轻人到大陆就业,设立“台湾青年自主创业专项资金”,择优对台湾青年的创业项目进行扶持等。

(四)两岸青年通婚可以视为通商、通邮、通航三通之外的第四通。

两岸通婚不仅是一对对两地夫妻的结合,也将两岸同胞的友情、爱情、亲情用血脉连接在一起。其中两岸婚姻家庭的培育的下一代子女,很自然的比普通台湾孩子了解大陆要多一些,有更多机会和父母回到两边家乡,并有自然感情,深化青少年认同感,两岸婚姻家庭子女不仅肩负着上一代父母的期望,也肩负着促进两岸认同和融合的重任。

(五)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网络社交媒体

两岸的青年,已经习惯了用网络和影像作为联络传播的工具。未来对台政策,尤其是对台湾青年的交流,必须积极参与网络社交媒体的运作,因此扩大两岸网络平台的参与度,争取年轻族群尤其是意见领袖的支持,同样是两岸交流切实可行的方案。

新的网络时代带来新的社会观察视野,在重度使用网络的台湾青年族群中,新媒体已经取得比传统媒体更强更广的效应,如何结合新媒体的优势,设置两岸共同认同的伟人或者传统文化议题,从而塑造两岸青年共同的荣誉感和认同感,这对推动两岸青年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两岸关系大陆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冰之大陆
冰之大陆
台湾问题——和平或对立对未来两岸关系的影响
冰之大陆
“交流”等5幅
大陆的漂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