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十年《梧桐雨》与《长生殿》比较研究述略

2015-05-13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山西临汾041001

戏剧之家 2015年6期
关键词:白朴李杨长生殿

徐 婕(山西师范大学 戏剧与影视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1)

近十年《梧桐雨》与《长生殿》比较研究述略

徐婕
(山西师范大学 戏剧与影视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1)

中国戏曲史上著名的两部作品《梧桐雨》与《长生殿》,二者取自同一题材,但二者存在着很大差异。《梧桐雨》与《长生殿》比较研究,一直都是学术界讨论的焦点。本文主要对近十年来的相关研究状况进行简要梳理。

《梧桐雨》;《长生殿》;近十年;研究述略

元曲大家白朴取材于天宝遗事的戏曲作品有两部,然而流传至今的只有一部,便是《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朝代更迭,清代洪昇同样取材于此事,创作了戏曲史上重要的作品《长生殿》。洪昇的《长生殿》深受元代白朴《梧桐雨》的影响。洪昇在《自序》中说:“余览白乐天《长恨歌》及元人《秋雨梧桐》剧,辄作数日恶。”因读《长恨歌》、《梧桐雨》两部作品,触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洪昇的《长生殿》基本继承了《梧桐雨》的剧情框架,但两部作品具有完全不同的特色。这一现象,受到学者们的关注,许多学者对两部作品进行了比较研究。本文仅选近十年关于二者文本比较的研究进行梳理。

一、主题思想差异性的讨论

近十年以来学者们对于二者的主题讨论,焦点主要有两个:一为二者主题的差异性的讨论,二是关于主题差异性的原因的讨论。

首先,学者们一致认为《梧桐雨》与《长生殿》的主题思想存在着差异性。他们分别从二者政治主题与爱情主题的侧重角度,以及它们对待李杨爱情的不同处理方式,讨论两部作品主题思想的差异性。学者们关于两部作品思想的不同之处所持观点基本相似。认为《梧桐雨》主要是以批判李杨二人的爱情为主的政治剧,而《长生殿》则是以政治、历史为背景的爱情剧。

龙明明在《从杨贵妃之死看〈梧桐雨〉〈长生殿〉的不同》一文中认为:“白朴要写的是一部以爱情故事为内容的政治剧。”对于《长生殿》的主题则认为:“《长生殿》是一部以写李杨的“钗盒情缘”为主同时寓有“垂戒来世”之意的历史剧。”[1]邱雯在《不同的杨、李之恋——〈梧桐雨〉、〈长生殿〉的分析和比较》中进一步明确指出两部作品不同的主题思想。他认为“《梧桐雨》主要从历史和政治的角度批判杨、李之恋,感慨历史兴亡;《长生殿》主要从爱情角度赞美杨、李之恋,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2]

姜晓光《浅谈〈长生殿〉和〈梧桐雨〉的异同》一文,则从批判与歌颂两个角度,对这两部作品的主题进行了比较。他认为《梧桐雨》中,作者白朴对李杨的爱情持批判思想:“《梧桐雨》主要从历史和政治的角度批判李杨之恋,感慨历史兴亡。”同时他认为《长生殿》中作者洪昇对李杨的爱情持歌颂的态度:“《长生殿》主要从爱情角度歌颂李、杨之恋,并阐释‘乐极哀来’的道理,以‘垂戒来世’。”[3]他进一步指出:“洪昇把政治当成了推动爱情发展的工具,而白朴则把爱情当做批判政治的工具。”[4]分析了两部作品在处理爱情与政治时所持有的不同思想。杜巧月在《论〈梧桐雨〉和〈长生殿〉中杨贵妃形象的差异》中提出了与姜晓光相似的观点,即“两部作品对待李杨的爱情态度是不一样的。白朴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是讽刺的,洪昇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是赞美的。”[5]李华《从〈梧桐雨〉到〈长生殿〉——论〈长生殿〉对〈梧桐雨〉的继承与创新》一文也继承了“《梧桐雨》既是一部爱情悲剧,又更具有政治历史剧的特点,而《长生殿》更多的是一部爱情剧”[6]的观点。

凡事都有一因果,于是便有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梧桐雨》、《长生殿》主题思想差异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者们大都从白朴、洪昇两位剧作者不同的创作意图,以及二人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两方面进行研究。

白朴与洪昇,在创作剧本时各有自己的创作目的,进而决定了两部作品的不同主题风格。龙明明认为“白朴要写的是一部以爱情故事为内容的政治剧”,“白朴借此婉转地表明了自己感慨兴亡、以示惩戒的创作意图。”[7]然而洪昇的创作意图在“例言”中明确指出,“他创作《长生殿》是因为‘后又念情之所钟,在帝王家罕有’,‘专写钗盒情缘’,从这个‘专’字可推断出《长生殿》的主题是抒写李杨情缘。”[8]姜晓光认为“白朴在《梧桐雨》中借着李杨爱情悲剧批判时政,寄予了自己的政治理想,表达了对金哀宗荒淫误国行为的鄙薄怨恨”,针对于洪昇的创作意图他认为“他创作的《长生殿》是一出悲喜剧,既不违背历史,又总结了历史的教训,但文中突出的是“情”这一主旨。”[9]

两部作品具有不同的主题思想,一些学者认为这与两位作者本身的身世、思想不无相关。汪晓希《杨玉环〈梧桐雨〉与〈长生殿〉中形象的相异》一文认为,白朴所处的年代正处于朝代更迭之时,白朴年幼失去双亲,过着不断奔波流离的生活,影响了他的世界观。“因此《梧桐雨》这部作品亦体现出了作者感叹人生变幻的题旨。”[10]生活在清朝的洪昇,自10岁起学习礼教,清统治者推崇的程朱理学,在洪昇的思想中扎根,造成了他思想中积极地维护封建伦理。汪晓希指出,作者意图总结历史的教训以垂戒来世,指出“古今来逞侈心而穷人欲,祸败随之”。

二、杨玉环形象差异性的讨论

由于两部作品的不同主题思想表达的需要,因而杨玉环的形象在这两部作品中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而这一差异性亦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龙明明从比较《梧桐雨》与《长生殿》对马嵬事变一段的不同处理入手,分析了两部作品中截然不同的杨玉环形象。认为“白朴笔下的杨贵妃仍是传统宠妃、怨妃的形象”,而“《长生殿》中的杨贵妃面对惊变表现得多情而又十分镇定、有主见”。因而“洪升在这里是把杨贵妃作为一个美好形象来塑造的,因此他煞费苦心地在后文中强调她的死是为国捐躯。”“洪升笔下的杨贵妃自始至终追求着真挚的爱情而不计其它,甚至可以为爱人牺牲生命,‘安史之乱’不但不是她的责任反而使她成了无辜的牺牲品。”[11]

张利玲、陈亚军在《文学世界中的杨玉环——以〈长恨歌〉、〈梧桐雨〉、〈长生殿〉为中心》中指出“虽然因为杂剧体制的限制,《梧桐雨》涉及杨玉环的笔墨也不多,但白朴却似乎有意选用了不少《长恨歌》舍弃的民间传闻,有意无意把杨玉环塑造成一个头脑简单行为污秽的宫廷尤物,客观上让观众或读者觉得她的悲剧是自作孽不可活,使人难以怜悯和同情。”对于《长生殿》中杨玉环的形象,二人认为“《长生殿》不仅淘尽了一切有损人物的污秽笔墨,而且进一步把她塑造成一个冰清玉洁,关心国计民生,积极推动皇帝勤政并在生死关头深明大义、为国捐躯、无畏奉献的女英雄。”[12]

对此其他学者持相似观点。如邱雯认为“白朴的《梧桐雨》中,杨贵妃被极力塑造成庸俗放荡的贵妇人形象,是一个在爱情态度上不忠贞,在爱情考验面前不坚定,在临死之前只知道绝望、抱怨的红颜祸水。”“洪昇在塑造杨贵妃的形象时,奉行‘凡史家秽语,概削不书’的原则,淘尽了一切有损人物的污秽笔墨,把杨贵妃塑造成一个冰清玉洁,对爱情专一,敢于为爱情牺牲,并在生死关头深明大义、无畏奉献的女英雄。”[13]姜晓光认为在人物形象方面,《梧桐雨》的作者对于杨贵妃持鄙薄的态度,而在《长生殿》中作者对于杨贵妃是讴歌。李华则认为“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长生殿》比《梧桐雨》更胜一筹。”[14]他认为梧桐雨中的人物形象比较单一,而《长生殿》中的人物形象丰满而真实。

三、结局差异性的讨论

近十年来关于两部作品不同结局设置这一问题的讨论,学者们所持观点基本相似。学者们认为从结局的悲剧性角度来看,《梧桐雨》比《长生殿》所具有的悲剧意味更强。洪昇用虚构的手法处理《长生殿》后半部分,使《长生殿》的悲剧性大为降低,使之成为一部悲喜交加的作品。

周潇《对〈梧桐雨〉中李、杨爱情的再认识——兼与〈长生殿〉等作比较》中认为“《梧桐雨》较之《长生殿》,其悲剧性质显得更彻底。而悲剧的直接原因就是帝、妃之间婚姻爱情的缺陷。”[15]他从两部作品的结构角度入手,分析两部作品中不同的虚实处理方式,认为《梧桐雨》不像《长生殿》以虚幻的方式让二人重聚,使《梧桐雨》成为元杂剧中罕见的一出纯粹的悲剧。龙明明则提到“白朴是完全按照一部悲剧的要求来写作《梧桐雨》的,重点放在唐明皇对失去的爱情的感喟与怀念。《长生殿》不是悲剧,洪昇要写的是能战胜死亡的真正爱情。”[16]

姜晓光认为这两部剧作,在故事情节方面相似,但是“《梧桐雨》以史实为据,以李杨爱情悲剧结束;而《长生殿》在《梧桐雨》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与突破,虚实结合,在李扬悲剧之外又作了拓展,借助神仙幻化,使李扬爱情在天上重续。这就弱化了悲剧氛围,用结局的喜剧意味满足了读者的心理,李杨爱情也因此获得了读者的同情和理解。”[17]

李华认为:“白朴是完全按照一部悲剧的要求来写作《梧桐雨》的,让玄宗一人孤独怀念贵妃、反思过去,全剧在哀婉的歌声中作结,从而将悲剧气氛推向了顶点。在结局的处理上《长生殿》设计得更加巧妙,而《长生殿》‘成仙团圆’的结局安排,使得作品融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于一体,既演绎了爱情的真谛,又升华了剧作的主题。”[18]

纵观上述,近十年关于《梧桐雨》与《长生殿》的文本比较研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比较二者主题、人物形象、结局方面都有了深入且全面的研究。希望未来学者们能够从更多角度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

[1][7][11][16]龙明明.从杨贵妃之死看《梧桐雨》《长生殿》的不同[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01):144-145.

[2][13]邱雯.不同的杨、李之恋——《梧桐雨》、《长生殿》的分析和比较[J].考试周刊,2009,(20):24.

[3][4][9][17]姜晓光.浅谈《长生殿》和《梧桐雨》的异同[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02):23-24.

[5]杜巧月.论《梧桐雨》和《长生殿》中杨贵妃形象的差异[J].戏剧之家,2014,(02):146-147.

[6][14][18]李华.从《梧桐雨》到《长生殿》——论《长生殿》对《梧桐雨》的继承与创新[J].青年文学家,2014(11):41.

[8]洪昇.长生殿[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10]汪晓希.杨玉环《梧桐雨》与《长生殿》中形象的相异[J].博览群书,2013,(05):122.

[12]张利玲,陈亚军.文学世界中的杨玉环——以《长恨歌》、《梧桐雨》、《长生殿》为中心[J].现代语文,2007,(03):23.

[15]周潇.对《梧桐雨》中李、杨爱情的再认识——兼与《长生殿》等作比较[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2,(02):11.

I06

A

1007-0125(2015)03-0052-02

猜你喜欢

白朴李杨长生殿
Current oscillation in GaN-HEMTs with p-GaN islands buried layer for terahertz applications
“孤篇横绝”与格调错位——论白朴的文化人格和艺术思想
Effect of sintering temperature on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borosilicate matrix blue–green emitting color conversion glass ceramics∗
长恨歌
谁的爱情没有瘀青
第二颗纽扣:失恋博物馆“镇馆故事”
寂寞梧桐听雨声
板凳甘坐三十二年冷 新见卓识海峡两岸知——读评《白朴著作生平论考》
锦袜易生尘 何处觅长生——《长生殿》中“看袜”情节的文化解读
洪和《长生殿》研究的世纪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