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口老龄化与政府医疗卫生支出的关系

2015-05-12吉雅

卷宗 2015年4期
关键词:相关性分析人口老龄化

吉雅

摘 要: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趋势,中国也正在面临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挑战。本文旨通过利用Spss对全国2002年—2012年政府医疗卫生支出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来检验人口老龄化对政府医疗卫生的支出是否存在显著相关性。最后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得出相应结论,并希望能够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医疗卫生支出;相关性分析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与医疗条件持续不断的提高和改善,寿命也随之延长。致使出现了老年人口比重过大的老龄化社会。部分学者认为老龄人口比重的不断增加使政府在医疗卫生支出的比重逐年增加。本文通过spss的相关性分析定量方法研究其二者是否具有相关性,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为政府部门在应对老龄化时提供相应的政策与建议。

1 文献回顾

从老龄化与政府医疗卫生支出的研究文献看,一些研究发现老龄化与医疗卫生支出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比如Hitiris和Posnett(1992)使用OECD20个国家在1960-1988年的横截面数据,发现老龄化(65岁以上人口比重)的医疗卫生支出弹性为0.55;Jonsson和Eckerlund(2003)利用1998年的OECD国家数据发现,如果把65岁及以上人口包括在内,发现年龄对医疗卫生支出呈现正的显著性影响。

另一些研究则认为老龄化与医疗卫生支出无显著关系。Genten,T.E.(1992)从需求的层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认为年龄本身并不会引起医疗卫生支出的增加。Zweifel等(1999)应用瑞士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与医疗卫生支出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老龄化并不是引起医疗卫生支出增加的原因。

还有一些研究认为老龄化与医疗卫生支出的关系较为混合。Komai和McHale(1999)利用OECD25个国家1970-1996年的数据考察收入、医疗技术与老龄化对人均医疗卫生支出的影响。发现老龄化(65-74岁人口占比)对总医疗卫生支出并没有显著关系。而7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的增加,实际上总体医疗卫生支出在下降。Christiansen et al. (2006)把模型设定为五类:①仅控制年龄变量②控制年龄变量+国家现变量③控制年龄变量+国家哑变量+时间哑变量④控制年龄变量+国家哑变量+时间哑变量+GDP和人口特征变量⑤控制年龄变量+国家哑变量+时间哑变量+GDP和人口特征变量+制度与技术变量,发现模型控制的变量越多,老龄化对医疗卫生支出的影响越弱。

2 资料来源与研究设计

2.1 人口老龄化和政府医疗卫生支出水平现状

人口老龄化是指在一个社会中,老年人口比重逐渐增加的过程。一般认为,人口老龄化是指在一个地区内,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超过7%。如图一所示,我国2000年时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超过了国际上的统一标准7%,步入了老龄化社会。到2012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到达9.4%。从1997年开始,我国几乎每5年,老龄化人口比重提高1.2个百分点。而这一比重还在不断的上升。

根据我国统计年鉴中关于各地区财政支出项目的分类,以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为例,政府购买内容包括:一般公共服务、国防、教育、医疗卫生及各种事物等支出。本研究采用政府购买支出中的医疗卫生支出作为研究对象。如图二所示,从2006年开始,我国政府对医疗卫生的财政支出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从2003年到2012年,近十年的时间,政府对医疗卫生的财政支出增长了8.2倍。

2.2 研究设计与测量指标

①人口老龄化的数据

根据本文分析的重点,人口结构主要指老龄化比例。按照相关年份(2003年—2012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 65岁以上人口占比表示老龄化程度。

通过分布的散点图,可以看出两者之间具有正相关性。即老年人口比率越高,政府医疗卫生支出越多。

3 结论分析与政策建议

老年人口比率的增加与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存在正相关关系,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这说明随着老年人口比率的增加,医疗卫生方面的政府购买会呈现上升趋势。我们针对这一结论提出的建议有一下几点:

3.1 通过人口政策,适当调整人口的结构

中国目前既要控制人口增长又要防止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过快。我国在2013年十八界三中全会中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标志着“单独二孩”政策将正式实施。这一政策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日后,我国依旧需要根据我国发展的不同时期适时的制定不同的计划生育政策,以此减缓中国“未富先老”的步伐。

3.2 完善医疗保障体系

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扩大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建立健全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老年医疗保健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预防、医疗、护理和康复等多种服务。例如,“时间银行”即让“年轻”的老年人来照顾“年老”的老年人。这样不仅能够让“年轻”的老年人做到老有所为,同时也可以为他们年老之后存“志愿服务时间”。对于社会而言,也可以节约社会资本以及人力资本。使人力资源合理化运用。

3.3 引进PPP模式,弥补政府购买不足

在中国,医疗以公立医院为主导,但政府投入占全部医疗费用比例却很低。在医疗体制改革中,虽然加大了对卫生事业的财政预算,但大量的公立医疗机构依旧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中国可以借鉴外国成功医疗卫生领域公私合作的案例,推广PPP模式,逐步实现政府购买向PPP模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郑小强中国人口老龄化对报纸消费市场的影响——基于老龄化程度与报纸发行量关系的实证分析,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2]邬沧萍主编.社会老年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4-315.

[3]余央央. 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医疗卫生支出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2.

猜你喜欢

相关性分析人口老龄化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滨州市城区苔藓植物主要重金属含量的调查与分析
上市公司财务指标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实证分析
淘宝星店成长中的粉丝力量
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研究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内蒙古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