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河南农村留守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2015-05-12周淑贞

卷宗 2015年4期
关键词:分层目标语文

【课题来源】“河南省教育厅2014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资助”编号:2014-JSJYYB-155

语文是百科之母。在语文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很重要的措施是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只有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生作业等方面体现层次性,才能不断提高教学实效。

1 留守学生存在的语文教育问题

1.1 留守学生概念界定

留守学生特指那些不能随外出务工、经商或从事其他活动的父母一起生活而留在家乡的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由于父母大都常年在外打工,部分学生在假期仍要留在学校学习、生活。2014年,河南义务教育阶段仍有农村留守学生280多万人,数量之大占全省义务教育在校生数量的两成还多,这意味着河南每5个初中、小学学生中就有1个农村留守学生。

1.2 留守学生语文教学问题的提出

留守学生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总体上看,留守学生和同龄人相比,在学习、性格和心理等方面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极少数留守儿童表现出比一般孩子具备更好的自理能力和身体素质,他们成绩拔尖,性格活泼开朗,各方面能力都很强,但是绝大多数留守儿童却处于弱势,他们的教育中存在较多的问题。由于亲情缺失,家庭监管缺位,再加上农村的基础教育环境较差,留守学生往往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不适应感,在行为上出现了“留守儿童综合征”。其中之一就是语文学习成绩整体偏差的现象。

1.3 分层教学

所谓分层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具有的不同知识基础、能力大小和学习需求方面的差别来分不同群体给学生制定不一样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采取有一定差别的教学方法,以兼顾不同学生的教学模式。分层教育就是指依据不同学生在能力、素质、知识程度上的不同划分不同的层次,从而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层次的教育,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知识的不同需求。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避免出现“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差等生吃不了”的情形。

2 语文教学分层施教的组织与实施

2.1 目标分层制定

根据不同的学生层次,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不同层次的学生其学习目标要结合这一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基础,确保学生有足够的能力达到这一目标。目标不可以过低,过低的目标会使学生过于放松,成绩下降。而过高的目标则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对于那些比较优秀的学生,应适当拓宽教学大纲的标准进行教学,注重学生特长优势的培养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该层次的学生阅读和作文水平要上档次,力争在各级刊物上发表作文。对于那些还不错的学生,按学科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狠抓基本功,加强知识上的查漏补缺,加强阅读和写作,注意改变过去不良的学习习惯,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培养自学的能力。而对于那些相对而言不怎么好的学生,按学科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进行教学,着力培养语文兴趣,注重基本知识的落实、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潜能的开发以及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

2.2 阅读分层要求

就是根据学生现有的阅读知识、阅读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针对性地进行课堂阅读教学,又称分组教学、能力分组。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形下,教学组织形式上教师充分考虑到班级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区别对待地设计和进行教学。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学习指导。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优发展的一种因材施教模式。

清代大词人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是中学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原文如下: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在课堂上的朗读环节中,对于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对他们的要求是借助注释,读懂词意,老师对学生们朗读的要求特别明确、具体,并且很注重对学生们进行巧妙的朗读指导与激励。在学生们都已经读准了字音之后,老师这样引导语文基础稍好的一类学生:“很好,谁再来读一读《长相思》?请你,其他同学注意听,特别注意,他在读词句的中间时是怎么停顿的,是不是读得有板有眼?”可不要小看老师的这一番引导之语:既有对那个要进行朗读展示学生的要求,也有对剩下听读同学们的要求。这样一来,简约的课堂引导语里面就包含了丰富的教学信息,可谓是既能够让朗读的同学有展示的欲望,又能够让听读的同学可以静下心来认真品悟。

2.3 提问分层回答

每一节课几乎都是由问题串起来的,老师对问题的设置更要精心。上课时,分层提出思考问题、启发思维,引导大家看书学习,不同类型的学生分层钻研、尝试练习。如问题的设计已经分层,在提问时就要注意分层实施,让各个层面的学生在课堂上受到触及,都动起来,做学习的主人。如设计的A题就是提问中下层面的学生,B题提问中等生,C题提问中上生。这样做,可以解决学困生吃得消,优生吃得饱的问题,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得更有信心。与此同时,注意对学生进行宏观和微观的分类指导,宏观指导是针对全体学生或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或面向学生逐个进行启发指导;然后在教师指导下对本节课进行归纳小结,强化学习重点,强化学生训练,进行分层练习。

2.4 作业分层设计

语文作业设计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是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达成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渠道。语文教育中不可避免的要进行一些练习,在进行练习的时候可以选择不同难度的习题,对于不同层次的留守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练习。

《背影》是义务教育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在作业环节,可以这样设计:

以下三个练习任选其一:

练习一、给文章配上恰当的背景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背诵文中第二次描写背影的片断。

练习二、模仿描写背影片断,写下你生活中感受到的背影,可以搭配简笔插图。

练习三、选择一篇你喜欢的朱自清散文阅读,从语言特点的角度写一段200字的赏析性文字。

练习一评价标准:1.音乐恰当,读书流畅、富有感情;2.能准确、熟练背诵第二次描写背影的片断。

练习二评价标准:1.片段描写能恰当地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刻画出生活中自己熟悉的背影;2.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形象可感。

练习三评价标准:1.着重从语言特点角度;2.赏析文字结合作者散文风格及语言特点;3.语言简洁优美。

3 本研究尚待解决的问题

3.1 班级学生人数过多

农村学校条件有限,班级人数多。这就给阅读分层教学带来压力。老师备课中预设的分层目标很难在上课时得到一一落实。对学生个别辅导的机会就不多。反倒忽视了阅读能力中等的同学。

3.2 学生在思想上对待分层存在抵触情绪

在分层模式实施之初,教师就要对学生开展教育引导,让他们正确理解分层教学的作用、地位、意义,让他们明白,开展分层教学是为了让每一个层级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开展语文学习,要将分层与分等级区别开来。

学生的分层并非一成不变,无论是哪一层级的学生,都应当按照层级的标准进行管理,凡是达到层级标准的予以保级,达到上一层级的要予以升级,同样,已经无法达到本层级标准的要进行降级,以动态管理模式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在针对留守学生进行的语文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是兼顾留守学生全面发展的一次创新,也是因材施教的具体落实途径,能够较好地激发留守学生学习积极性,让留守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域得到长足发展,在提高河南农村留守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

作者简介

周淑贞(1983-),女,汉,河南省滑县人,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分层目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