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良好教学环境 促进幼儿数学学习

2015-05-12史秀玲

甘肃教育 2015年5期
关键词:主动数学学习探索

史秀玲

【关键词】 幼儿;数学学习;主动;探索;创设;精神环境;物质

环境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5—0120—01

幼儿掌握数学知识固然重要,然而让幼儿学会如何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对幼儿更为重要。笔者认为,教师在教育活动和教育行为上,为幼儿提供利于他们学习数学的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是幼儿学会主动探索和主动学习数学的关键所在。

一、创设有利于幼儿主动探索学习数学的精神环境

1.尊重和呵护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的兴趣与成人不同,尊重和呵护幼儿的兴趣会使幼儿有安全感。因此,教学教育内容应根据幼儿的兴趣点选择,要相似于幼儿的生活,相似于幼儿的心理发展,相似于幼儿的好模仿等。例如,在小班的数学活动“认识几何图形”中,教师为其取名“图形宝宝找妈妈”,亲切、幼儿易懂、趣味性较浓。在活动中,教师为每个幼儿都准备了三个笑容可掬的“图形妈妈”(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和若干“图形宝宝”,请幼儿按形状特征帮助“图形宝宝”找“妈妈”。妈妈是幼儿最亲近的人,此活动符合幼儿的兴趣点,相似于幼儿的生活。因此,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让幼儿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真好玩,数学就在他们身边。

2. 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理解幼儿自发学习数学的动机。教师应通过仔细观察和倾听幼儿的谈话,了解幼儿表面看似错误的行为的真正目的,避免误解和伤害幼儿,应想方设法保持他们乐于探究身边数学现象的欲望。例如,当教师看到幼儿把苹果摘掉后,不应指责他,而应去了解他破坏行为背后的真正动机,就会知道原来幼儿不是破坏,只是想知道:苹果树妈妈结了那么多果实,可是它到底生了多少个小宝宝?是苹果树妈妈的宝宝多?还是桃树妈妈的宝宝多?这是幼儿自发地研究身边数学现象的行为,教师的理解可以保护幼儿善良的愿望,可以支持幼儿的探索行为继续进行。

3. 让每一个幼儿在数学探索活动中都有所发现,都能体验到成功。小班幼儿按物点数的能力还很差,教师就可以在日常的小组活动中加强他们这方面的训练。如,幼儿在玩建筑游戏时,用积木搭建成功后就会请老师去看,分享他们的成功与快乐。教师在表扬幼儿的同时,可以借机提出新的要求:“你能告诉我这座房子是用几块积木搭成的吗?”点数积木比点数珠子难得多,因为积木排列的不整齐,颜色也很杂,但因为这是在游戏中,所以幼儿会很高兴地一遍遍地点数。这样在多次的按物点数活动中,幼儿就会有不同的发现,就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二、创设有利于幼儿主动探索学习数学的物质环境

材料是引发幼儿探索的刺激物,又是幼儿实现对周围世界认识的“中介”和“桥梁”,即材料引发了幼儿的探索行动,幼儿又借助于对材料的直接操作实现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在幼儿探索活动中所提供的材料既符合幼儿的兴趣需求和原有水平,又蕴含教育目标的内容。因此,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材料应具有以下特征:

1. 材料要符合幼儿的兴趣、需求和原有水平,使幼儿对探索活动能保持长久的兴趣。因此,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学进度、教学目标等设置多种探索材料。如,小班分类能力培养的活动材料就可设置按图形、大小、颜色、用途等归类的游戏材料,有趣、新颖且与幼儿生活经验接近。

2. 提供的材料应该具有艺术性,丰富多样。实践证明,色彩鲜艳、干净、对比度清晰、形象可爱且具有游戏性的材料,能较好地调动幼儿主动探索的兴趣。因此,教师提供的材料应特别强调其艺术性。例如,小班幼儿在体验物体空间关系时,教师可以制作出各种形象可爱、色彩鲜艳的小动物拼图,形象要贴近现实生活,逼真、生动。

3. 提供的材料应注意体现数学活动目标。教学材料的提供应从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出发,充分考虑到它的教育性和科学性,把教师的教育意图和要求融入材料之中。例如,数学活动目标中要求小班幼儿要学会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因此,教师在提供操作材料时就应考虑到操作材料必须具有一个以上的特征,如形状或颜色不同等的特征,才能使幼儿按照其中某一特征进行分类,达到教学目的。

4. 材料要具有可造性、可组合性,即教师制作的不同数量的动物卡片,可以在不同的数学探索活动中应用,可以用于按物点数,可以用于分类,可以用于学习比较,可以用于学习数的分解组成,也可用于学习加减法,等等。

编辑:王金梅

猜你喜欢

主动数学学习探索
关注学生个性 促进主动学习
汉语授课对维吾尔族学生数学学习影响的案例分析
数学文化价值观对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