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的三个关键点
2015-05-12张栋
张栋
【关键词】 生物教学;有效性;师生关系;生活
实际;师生互动
【中图分类号】 G63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5—0075—01
在全面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用最少的教学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取得最大的收获,是任课教师不得不研究的课题。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会因为喜欢任课教师,进而喜欢上教师所教授的课。因此,教师要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做朋友。那么,怎样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用自己真诚的爱去感化学生,让他们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其次,教师要蹲下来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知道他们想要什么,能做什么,喜欢什么,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真正做到“知己知彼”;再次,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尤其要偏爱“学困生”,对他们要多几分关心和爱护;最后,教师要善于利用表扬机制。在课堂上,对于学生做得好的地方及时表扬,使学生获得心灵上的愉悦和满足;对于那些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更要适时进行指点和纠正。
二、联系生活实际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手段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知识,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知识。这样由实践到理论,能使其体会生物知识的重要性,进而激发学习兴趣。因此,对生物教师来说,必须充分考虑课本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有哪些联系,并将此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例如,在“基因突变”一节课中,教师必须了解:1.基因突变与环境的关系:物理、化学、生物等环境的变化是基因突变的外因,要减少基因突变就应该尽量避免接触射线、亚硝酸等物质,最后提升到要重视环保;2.基因突变与疾病的关系:基因突变可能会引起癌症的发生,如果能诱导突变的致病基因逆向突变,可以从根本上治疗有关疾病;3.基因突变与育种的关系: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的特点可以应用于育种,太空育种就是利用太空复杂多变的环境诱导基因突变的。
三、实现师生互动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师生互动教学是指建立在师生人格平等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种教学方式。要在生物课堂教学实现师生互动,教师应主动转换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生物课堂的“主宰”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如此的互动交往才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进行师生互动的方式很多,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用学生感兴趣的事例把他们带入生物知识的学习中。如,在学到“基因的结构”时,向学生介绍基因工程是生物学领域尖端的技术,在农业领域内的应用广泛。如转基因植物的研制可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提高植物中的某些特定成分,并不断地改良现有品种。
二是通过提出有价值或者感兴趣的问题实现互动。如,学生初次接触克隆羊多莉的报道,很容易产生诸如“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克隆人”、“能不能克隆其他动物”、“克隆技术有何用途”等问题,以这些问题为中心展开讨论,必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师生互动。
三是通过做实验实现师生互动。如,在做“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学生发现用毛细吸管不容易把滤液划细划匀,甚至有时可能把纸划破,此时笔者提出“你能找到替代毛细吸管的更合适的划线工具或划线方法吗?”“能否用其他蔬菜代替菠菜?效果如何?”等等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和探究欲望。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