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2015-05-12卢剑
卢剑
摘要:分析了制约本科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从规模控制、加大投入、学校重视、学风建设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3-0048-02
自1999年本科扩招,本科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由于生源质量下降,院校教学资源有限,致使本科教学质量出现明显下滑。2001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4年教育部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尤其是在2007年,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此后,从国家到地方,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各高校,都极其重视本科教学质量,教育部将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作为科研项目进行立项,多年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应该注意到,由于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本科教学总体质量并未得到实质性提升,对于一般本科院校更是如此。为此,在多年从事本科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就如何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提出以下粗浅的想法。
1 控制规模、加大投入
扩招以后,学生数量剧增,但各高校获得的政府投入有限,教育部直属院校和各省市重点发展院校情况尚好,大部分一般本科院校明显存在师资力量不足、师资培训跟不上、实验实训设备老化、数量不足的情况。要保证本科教学质量,各级政府必须加大对高校的投入,不能将高等教育作为一个产业。从中国教育网的统计信息(表1)看,虽然国家层面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一直很大,生均教育经费平均年增长率在12%以上,远高于国家GDP增长率。但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高校经费主要用于学校的扩张和科研,真正投入教学的经费极其有限,二是各高校教育经费不均衡,较发达地区教育经费充足,中西部地区教育经费偏低。例如2011年上海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为29560.09元,而江西省为8724.98元,相差悬殊。因此,国家在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应重点扶持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均衡教育资源。
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应对各层次教育需求进行充分调研,适当调整各层次教育规模,以缓解人才市场上一边是民工荒,一边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局面。当然在2007年后,本科招生规模得到了控制,以江西省为例,根据江西教育网的统计(表2),江西省本科招生规模逐步稳定在11万-12万之间。教育部也陆续对各高校进行教学水平评估,对师生比、实验设备台套数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情况在不断好转。
2 高校应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科研成果是硬指标,教学质量是软指标,学校的知名度、各种高校排名、政府经费投入等大多以高校科研业绩为依据,因此各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近几年虽然有了一些改观,比如浙江大学2003年教师节时重奖长年坚持本科生教学一线的两位教授,此后各校纷纷效仿,对坚持本科教学且教学质量良好的教师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并要求高校教师必须承担一定量的本科教学任务,这样做虽然传递了一定的正面信息,但均有作秀之嫌,并未从根本上转变学校重科研、轻教学的局面,大部分本科院校仍然是以教学养科研,一个教师辛苦授课一学期,不及接一个普通项目或发表一篇较高级别论文的工作量。因此,高等院校必须转变观念,摒弃急功近利思想,充分认识到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采用各种措施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把提高教学质量工作落到实处。扎扎实实地把本科教育工作做好,正确对待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3 加强学风建设
要经过相当长的一个时间周期,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形成一个学校良好的学风,但要使学风变差可能只需两三年,正如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由于就业不够理想,学校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舆论导向错误及社会上各种不良思潮泛滥,高校学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对本科教学质量造成致命影响。加强学风建设已是各高校刻不容缓的首要任务。改善学风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率。这方面工作从国家到地方到各院校都采用了前所未有的力度来推进,关键是要根据社会需求调整各层次教育规模和专业结构,让学生在完成本科学业后能找到一条实实在在的与专业基本对口的出路,否则学生不可能有学习积极性。
(2)严格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考风不正,学风不可能正,学校对考风抓得不可谓不紧,对舞弊学生的处理不可谓不严,但监考老师有些责任心缺少对学生听之任之,有些处于对学生的同情而网开一面,使考风不尽如人意。学校也经常为提高就业率而要求老师尽量降低补考率、挂科率,使各项学生管理制度难以落到实处。我国高校存在一个奇怪的现象,只要学生主观上想毕业一般都能顺利毕业,因学习成绩差而不能正常毕业的寥寥无几,学生淘汰率接近零,这样长此以往,本科教学质量只会逐年下降。因此,高校必须严格执行既有的各项学校管理制度,以高瞻远瞩的姿态改变高校严进宽出的现状。
(3)学校的学生管理部门应正确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大学里为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组织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设有各种学生团体,学校也会经常举办各种课外活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极高。殊不知,部分学生在参与各项活动的同时并未重视专业学习,往往是本末倒置,而学管部门为了将各项活动举办好,使学生活动看起来有声有色,也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甚至经常为学生开出参加某些活动而不上课的假条,这在高校是一个极其普遍的问题。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学管部门必须与教学部门达成共识,学生以学为主,在学有余力时参与学校的各项课外活动,一般活动不得占用教学时间。
4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质量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点,其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及责任心,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到现场学习相关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并做好有关配套工作,解决教师后顾之忧。而高校教师亦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上好每一堂课。
总之,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是高校永恒的主题,只有教育主管部门、高校、教师共同努力、多管齐下,才能将这项浩大而艰巨的工程做好,才能为国家培养更多合格的建设人才。
(责任编辑:侯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