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爱心管理现状与对策

2015-05-12杨安宁

广西教育·C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现状对策

【摘 要】针对高职院校爱心管理不到位的现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 爱心管理 现状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3C-0084-02

在当今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一边是企业出现了用工荒,找不到合适的劳动力可用;另一边却是大学生的就业难,尤其是高职学生就业难。在企业需要大量用人之际,为何高职学生还会出现就业难的问题呢?对此,社会各界几乎一边倒地认为是由高职学生的“高不成,低不就”心态造成的,即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择业时存在好高骛远的心态,而在能力方面又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那么,又是什么原因造成高职学生的“高不成,低不就”这种现象呢?追本溯源,还是高职院校的爱心管理不到位所致。

什么是爱心和爱心管理?对爱心的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喜爱之情;二是世界上充满爱的崇高而圣洁的感情或品质;三是关怀、爱护人的思想感情。而爱心管理也源远流长。《尔雅》论及“爱施者,仁之端也”;韩愈在《师说》中谈到“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刘向的《战国策》中的《触龙说赵太后》中谈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爱心管理由此可见一斑。基于此,本文认为,爱心即是以爱为基础的一种美好的思想情感或心态。爱心管理即是散播爱、围绕爱而实施的一种人本化的管理。

一、高职院校爱心管理现状分析

承载着培养我国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本应在职业教育和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然而,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并不能完全得到社会的认可,就业状况不容乐观,甚至一些学生毕业就意味着失业。高职院校在国家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也没有被社会完全认可。不论是学生家长,还是用人单位,都在一定程度上对高职院校存在一定的偏见。这既有社会的原因,也与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不无关系。一方面,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存在脱节;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根本性的原因还是因为在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中,缺乏爱心管理,没有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没有做到一切工作都围绕学生的成才需要来进行。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组织的“人本化”管理实际上就是“爱心管理”。也就是说,要使组织的管理制度得到贯彻和落实,必须先在组织内部形成融洽的、宽松的人际关系,组织的管理者对员工充满爱心,真正关心员工的需要。把爱心管理的精神内涵应用到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中,就要求高职院校的领导和老师对学生要有足够的爱心,能真正关心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学生在校的不同阶段,能给予充分的关怀和积极的引导。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尤其是地方高职院校把招生作为第一要务。众所周知,招生和就业是一对孪生兄弟,就业情况的好与差,直接反映了学院的人才培养是否到位、学院是否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以及学院的社会知名度,进而决定着招生的难易度。生源是否充足,关系到学院的发展,学院关心招生与就业是合情合理的。然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往往更关注招生和就业,而忽视招生和就业之间的中间培养环节。在学生的培养和教育上,创新管理的力度不够,喜欢用传统的老套子、老路子来管理学生,一些学校领导思想上存在误区,认为学生能力的提高固然重要,但远不如保持学院稳定更重要,学校不出大的乱子,那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在这种思维模式下,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是站在学校的角度上,而不是站在学生成才的角度上进行的,缺乏人本化关怀的爱心管理。其导致的结果也是不容乐观的。如,在学生入学初期的迷茫与困惑中,虽然很多院校也进行了入学教育,但力度不够;缺乏推心置腹的引导,不少学生依然不能很好地适应高校生活,对前途依然感到迷茫;在学生进入大一下学期,当他们慢慢开始懈怠时,没有人及时给予他们引导和激励;当管理松懈、良好学习氛围缺失时,没有人想方设法为他们营造一个团结进取、积极向上的氛围;在提升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活动中,没有多少人愿意主动为他们搭建一个个合适的舞台,创造、维持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具有竞争性的环境。于是,学生基本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没有人引导、没有人激励、没有人想方设法为他们提供一个健康积极的成才环境。这也就导致了大批的学子在背负着家人的殷切期盼、充满希望地来到高职院校后,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再进取了,理想没有了。几年时间混过去了,知识学到的有限,能力提高的不多,素质也没有上档次,就业自然不尽如人意,有的甚至根本找不到工作。因此,在高职院校中,积极推行爱心管理,以爱心为动力,以爱心管理为基础来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提升学生的素质与能力,甚为必要。

二、高职院校爱心管理不到位的原因分析

(一)高职院校领导对爱心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毋庸讳言,作为高职院校的领导,没有不希望学院快速发展的,没有不希望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的,他们也关心爱护学生,也在为学生的成才创造一些条件。但是,这种努力与实际需要还有很大的距离,领导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为学生的成才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没有想方设法去调动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目前,我国公办高职院校占高职院校的绝大多数,公办高职院校的领导一般都是上级任命。这种人事靠任命的形式导致许多高职院校领导开展活动时常唯上司意图是瞻,而不是考虑学生的切身需要。公办高职院校的领导没有什么压力,因而动力往往也不足,他们只要在位,基本无后顾之忧,学校经营的好坏对他们没有多大影响,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成为社会上需要的人才对他们也影响不大。这种现实导致了他们在制定学院的政策与措施时难以注重实质,难以对学生的爱心管理有足够的重视,难以对教职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有足够的关心,因此,也难以调动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难以把爱心管理做到位,难以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二)跟踪管理不到位

任何一所高职学校的领导和教职员工,都希望学生成才,这种愿望是好的。但是,只有愿望还是不够的,行动到位才是关键。毋庸讳言,绝大多数高职学校在管理上也动了一些脑筋,如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军训以及开展其他的一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这些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是有一定的帮助,但是这种类型的管理时常是虎头蛇尾,难以坚持持久。入学教育、军训等过后,学生进入常规性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人生观教育和纪律教育跟不上,大一上学期中后期学生开始松懈,到一年级下学期多数学生已经毫无斗志可言,接下来的两年时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混”过来的,辅导员个别谈心少了,系部领导的关爱少了,教师的心理沟通也少了,激励成了空白,当头棒喝消失,指明方向的航标灯时隐时现甚至不见,学生基本处于一种无管理的自由散漫的环境中。这些对于18岁左右自制力有限的年轻学生来说,结果是糟糕的,上进的氛围不见了,他们技能学得好坏也往往是放任自流。

三、高职院校爱心管理的对策

高职院校的爱心管理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一)改革传统的教育管理体制。一是政府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高职的办学,各种社会办学力量对高职院校的运作有监督、管理的功能,由此高职院校的领导时刻有危机感,因而就会考虑将主要精力转移到如何进行人才培养方面上,爱心管理才有可能到位。二是变高职院校领导的任命制为选举制,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安排下,候选人采用上级领导提名、学院教师提名、教师自荐等多种形式,规定任职年限与约束条件,通过施政报告的演讲对比,让全院教师民主选举,优胜劣汰。这样上任的学院领导多是贤能之才,必然会注重人才培养,注重教学质量,注重爱心管理。

(二)加强跟踪管理。高职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思想不稳定,波动大,不少对未来焦虑与不安,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希望通过几年的高职学习,提升能力,以便将来更好地就业与创业。高职阶段的跟踪管理就变得非常重要了。跟踪到位,学生都能成才,若跟踪不到位,他们很容易变得很懒散,随心所欲,随波逐流,其质量也无从谈起。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大对学生的跟踪管理的力度。在这方面,单靠辅导员的力量是不够的,应该是科任老师及辅导员一起用力,在学生迷惘的时候及时给其指出前进的方向,在学生沉沦的时候及时给以当头棒喝,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以帮助,在学生需要锻炼平台的时候及时为其搭建成长与成才的平台,在学生成功时及时给以喝彩。高职院校的老师,应该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是前进方向的指路人。高职院校的各级领导,不再仅仅是管理者,而是良好的成才氛围的创建者,师生共同前行的激励者与同路人。

【参考文献】

[1]任超奇.新华汉语词典[K].武汉:崇文书局,2006

[2]张家太,徐彻.现代汉语褒贬用法词典[K].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

[3]莫衡,等.当代汉语词典[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杨安宁(1968-),男,河南新县人,硕士,北海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企业管理。

(责编 何田田)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