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年轮里的印迹

2015-05-12王玲湘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教研员语文老师

王玲湘

“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时间都去哪儿了》那舒缓的旋律、贴心的歌词,直抵人生岁月流转中的种种故事。

时间哪里去了?年轮一圈圈变大,皱纹一点点印刻。转过不惑,回望自己,每个生命都是大自然的孩子,自己也是岁月流转中的一棵树。

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吸纳、成长、奉献、反思,童年—青年—中年,教师—教研员—教师,每一个阶段的成长,如此相似,循环渐进。

初为人师,“备”出来的基础

我出生在素有“小庐山”之称的大茅山,紧邻“中国最美乡村”婺源,群山迤逦,风景宜人,资源丰富。我的红土地的家乡,是一本最厚实的自然之书,开启了我的蒙昧之心。自由的童年里,绿色的自然、快乐的游戏、无意的艺术,把我的眼睛和耳朵的潜能唤醒,为我涂抹了丰富的人生底色。以致后来进师范学校的时候,“多才多艺”使我从同学当中脱颖而出,成为上饶师范复校以来唯一连续三年获得一等奖学金的学生,并成为地区的优秀创新人才。

1989年师范学校毕业后,我回到德兴县,分在了新组建的花桥镇中学。走进这所依偎在山旮旯里的中学,我的教学生涯拉开序幕。不满18岁的我,和7位一同分来的大学生,承担着这所新校的创建工作。两栋半旧的教学楼,满目荒草的校园,条件简陋,设备不全,甚至没有必备的教参。我的师兄、师姐们在理想与现实的落差间备受打击,而我,因为是学历不高的中师生,没有任何埋怨。

学校安排我教初一(1)班的语文。那个时候,年轻的我融入在只比我小几岁的学生当中,一起早晚自习,一起上山打柴,一起在水泥桌上操练乒乓技艺。那时的我,不懂得语文教学的个中三昧。课下,我刻苦地读书应考;课上,我用心地把自己知道的一切告诉学生。

印象深刻的是一次校内公开研讨,我上了一堂名词语法课,从吃的土豆、用的课桌、心里看不见的愿望谈起,运用“归纳法”形象地解释名词,居然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赞赏。

从此,我的教学信心倍增。不会备课,我就“背”课,长长短短的课文,我一遍一遍地读,读到烂熟于心、张口就来。不会上课,我就把自己想成学生,想他们在读第一遍的时候,有什么感觉;读第二遍的时候,有什么问题;多读几遍的时候,又有什么收获。想学生可能遇到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怎么解决。也许是教学相长,渐渐地,我和我的学生也能浸润到蕴含着作者心灵感受和生命体验的文字当中,涵泳体味,真诚地交流、分享各自的感受和体悟。

回忆起来,盲目摸索,摸爬滚打,虽然有艰辛和苦闷,但没有遗憾。艰苦的环境,容易让人产生一种珍惜的情结。更何况事实证明,这种独立作战的本领,为我以后解读教材、设计教学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崭露头角,“赛”出来的思辨

来到南昌师范附属小学,如同走进满目繁花的林荫道上,我知道成长的春天临近了,这样的境界让我向往,让我兴奋,让我激动。但扑面而来的两件事把我重新抛入谷底:由于我是乡下来的教师,分到我班的学生家长聚众闯入校长室,纷纷要求转班;还没平息家长的意见,又迎来了学校的教学竞赛,我的课被评委们定位为“教学方法过于陈旧”。

“错过太阳,你流泪了,你也将错过繁星。”泰戈尔的诗如一盏明灯。经历了阵痛的选择,我提前给未满周岁的儿子断了奶,流着眼泪把他送到乡下。为了弄清语文“怎么教”,我暗暗给自己定了个成长计划,从“备课”“上课”“比课”入手,自名为“三课面面观”。

第一,备课:不看教参,重解读。每次备课,我坚持先不看教参,而是自觉地读文,一遍一遍地读,把阅读体会纲要式地记在备课本上。然后,一本一本地查找背景资料,丰富对文本的解读。最后,才梳理备课思路,撰写备课内容。

第二,上课:视若公开,求实效。为了上好课,我把每一节课都当作公开课,尝试“慎独”的修行。每一堂课,我都想象着有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在认真倾听我的课,我就不敢马虎,板书是一板一眼,读书是一字一句,过渡是严谨自然,提问是一针见血。

第三,比课:比比皆是,共生长。我的比课有三——

一是“与教参比,找问题”。上完课,我会认真翻看教参,查找独立备课的问题,尤其是解读文本的准确性。我最得意的收获是:文本的语言训练抓手,应当是集中彰显文本的人文价值,且符合本学段工具性训练的重要句段。才疏学浅,后来我才知道这算不上什么发现,但当时的心境,却是不能用兴奋形容的。

二是“与同事比,学优点”。下课十分钟,是我向同事请教的黄金时间。顾不得一手的粉笔灰,我要到隔壁教室看看徐老师的板书,他的板书总是简洁、精练,体现文路、教路、学路的有机统一;我还要把课中的问题和困惑抛出来,让下一位要进课堂的老师带着办法去实践。碰到不好上的课文,我偶尔也央求易老师、毛老师让我进教室听课。辜老师的教室就在办公室旁边,我欣慰可以常常听到她的“公开课”。

三是“与名师比,寻差距”。得到名师的同题教案,有时我在课前看,然后“复制”实施,看看哪些生成的问题我不能很好地解决;有时我在课后看,这样的看,条分缕析,如庖丁解牛,所获仅非“牛”矣。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慎独最难,也最可贵。”我虽然没有做到每篇必“修”,但长期坚持,却也能够明白怎么上好一节语文课了。

1999年,我代表南师附小参加南昌市封闭式阅读教学竞赛。当时我正在教一年级,有几个年级的教材不大熟悉。我就把厚厚一叠教材捧回家,按课文内容分类型、分年段,逐一地模拟备课。那是在“五一黄金周”里,整整七天,从凌晨四五点钟,到深夜十一二点,我都埋在我的教材中。比赛抽到的是一篇略读课文《要是我在野外迷了路》,我把“自主学习”的所获运用到课上,设计了三步阅读法:“利用工具书初读感知”“运用学习菜单自读解疑”“抓关键问题研读交流”。此课得到评委们的一致好评,我也获得一等奖的第一名。

2001年,我代表南昌市参加全省第四届阅读教学大赛。特级教师李再、张敏,江西省小学语文专家王瑞源老师他们从教材取舍到课堂结构,从教学方法到教学语言,从难点突破到教学艺术给予我精心的指导。我执教的《庐山的云雾》,以重点句段为教学抓手,以教学情境的创设诱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以问题的设置启发学生的思维,以朗读仿写引导学生感悟作品的语言,在会场引起强烈反响,最终获得一等奖。参加这种高层次的教研活动,让我更深刻地认识了语文课堂。

且教且研,走过爬坡的荒原

2001年,因工作需要,我调入南昌市教科所和南昌市教育局教研室,任小学语文教研员。当教师要“独善其身”,而当教研员就必须“兼济天下”,我感到肩上的责任更大了。所幸教科所是一个名师荟萃、研究氛围浓厚的地方,所长高瞻远瞩,异常重视中青年教研员的专业成长,其他老师也手把手地引我走进教研之门。真诚的人际关系、严谨的治学态度熏陶着我,打磨着我。

1.课题:形而上之思,走向理性的探索。

时值第八次课改,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开放上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非语文、泛语文的现象。解决问题要从研究课题入手。

我最早接触课题,是在南师附小。那时,我先是参加了省小学作文实验,后又参加了中央电教馆的实验项目“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实验。我做这个课题一直坚持了两年多,风雨无阻,慢慢摸索出了一点作文教学的门道。我第一篇发表的小教案《放学以后他们在干什么》、第一篇发表的小论文《在看图说话中发展学生的思维》,都是做这个课题的成果。1998年《江西教育》编了一本小学作文教学增刊,我写的五篇教案全部入选。

几年的作文实验,我摸索出了一套“一重三积累,二次作文法”。即重视习作的过程,积累生活、积累语言、积累技法,改中成文。每单元的习作训练,我并不等到习作课的时候才布置。单元学习前,布置学生积累语言,亲历、收集、观察生活,提炼习作题材;单元学习中,结合课文积累语言和技法;习作成文后,重视作中的自改和互改,二次成文。细想来,这些做法,与新课程习作所倡导的“开拓思路、作中评改”理念是吻合的。

课题能借给老师一双会飞的翅膀,帮助老师去追求高度,这是我初次做课题得到的启示。

如果说最初是“无心插柳”,那后来就是“有心栽花”了。有一阵子,合作学习成了时髦的教学行为,公开课、赛课中如果不用,就仿佛没有赶上教改的节拍。但我总觉得很多时候,合作学习成了课中的一种摆设,并没有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我在自己的课堂上还原了观摩到的情境:把六张课桌合在一起,学生六人一组坐成∪字型,共同学习。结果,同组的同学之间根本没有产生学习的互动与合作,更不用说小组学习成果了。我开始一点一点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用了将近一年半的时间,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才有了很大提高。2000年,《江西教育》刊发了我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策略》,其中的关键词“异质构建”“分工合理”“时机恰当”“目标明确”“时间充足”“成果评价”“建立在独立思考上”,我后来在不少别人的文章中看到后,都有“高山流水得知音”的幸福感。

从“问题”开始,从“小”做起,方能解决真问题,这是我主动做课题得到的感悟。

2.课堂:形而下之修,赋予实践的智慧。

在对语文教学认识不断加深的同时,我也萌生了许多困惑。有一段时间,我感觉自己走上了爬坡的“荒原”。“不进则退”的古训鞭策着我,渴望提升的需求折磨着我,这种内外交织的合力纠结在一块,逼我必须找到超越自我的途径。正当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所里请来上海教科院顾泠沅教授,顾教授所作的《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师研修机制》的学术报告,使我心头一亮,踌躇满志。

2006年,全国第六届阅读教学大赛在江西举办选拔赛,离开讲台五年多的我,毅然报名参加选拔。胜出后,炼狱般的磨课过程,是我涅槃的宝贵经历。我要通过课例,亲历、验证、提升自己对语文教学的思考。我心中的语文课堂是“朴实本色、美丽大气”的,“朴实本色”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灵魂,语文是“语言”的教学,语言的教学就要讲究咬文嚼字,讲求基础知识的训练;“美丽大气”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境界,语文教学不仅是教教材,语文的课文是美的,文字是活的。语文课堂就要披文入情,披文入境,亲历体验,智慧对话,即所谓“读进去、想起来、读出来”,学生在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审美愉悦中得到美的熏陶、情的升华。我所执教的《搭石》做到了,崔峦老师在观摩活动上的总结发言中这样评价:“《搭石》,抓住一行人走搭石、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背老人走搭石的三部分文字,读出了美的画面、美的情境,必然体会到景的美、人的美、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体味到语言的美。这样,语言、情境、人文内涵全都有了。”

踏过了“搭石”,前面是什么?……让我受宠若惊的是,我的成长竟然得到了全国小语会的特别关注,要我在第六届阅读教学研讨会上为第七届阅读教学参赛教师做两节观摩研讨课。小语会的专家亲临课堂听我试教,并作重要指导:“不要有话语霸权”“要体现学生真学的过程,要有实效性”……专家高屋建瓴的指导使我更加认真地思考:语文是什么?教语文为什么?学生需要什么?

接踵而来的各地巡讲,《灰雀》《伯牙绝弦》《杨氏之子》,我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听课的老师告诉我:你的课更加朴实,更加大气了。这些鼓励,更多是从教学艺术的角度。我告诉自己,教学是一门艺术,但同时是一门科学,要通晓艺术殿堂的玄机,要深谙科学大门里面的精妙,离不开我漫漫追求的课堂。

就如此,且教且研,行走在形而上之思与形而下之修中,让我体会到了课堂的精彩与灵动,体悟了教学理念,丰富了研究内涵,提升了教学境界。当我深入课堂调研,发现文言文的教学问题颇多,或“有言而无文”,或“有文而无言”时,我与东湖区邮政路小学的老师们一同研讨,指导熊婷老师执教《伯牙绝弦》,并获得全国小学教育学会专业委员会教学竞赛一等奖。我想,小学的文言文教学能否探索出“朴实本色、美丽大气”的课堂教学呢?我再次以《伯牙绝弦》为例,从小学文言文教材的编排、语文教学的性质、文言文自身的特点思考,多次研读教材,另辟切入点,探索了“以读为主,文言共生”的文言文教学策略。这个课例,几地展示,深受老师们的交口称赞。安徽黄山的教研员焦斌老师给我发来短信说:“此课高超但不玄乎,大气但不空洞,朴实但不乏味,是真正的本色语文。语文味、文言味,点点入味;师生情、知音情,情情交融。”

与老师们磨课,此后成了我教研员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胡婕、熊海滨、周明玉、易艳丹老师参加各届全国阅读大赛,我作为作课团队的指导老师,从抽课题那天起,就与每个人一起经历设计、推翻,再设计、再打磨的过程。陪伴才有感情、有收获,一次次大赛的历练,赋予我对课堂教学更为深刻的理解、更为灵动的实践智慧。

重返校园,扎根生长的沃土

每个人的生命生长,起起落落,总有一些关键的节点,如同经历了冬天的凋零,渴望遇见崭新春天的烂漫一样,需要我们做出困难的决定。40岁,不惑之年,事业的生命力与创新的激情似乎又到了一个“瓶颈”。当清华附小向我伸出橄榄枝的时候,“首都”“清华”“窦桂梅”这些字眼那么有力地敲击着我的心扉。事实证明,自我更新的过程,注定是破坏和重生的过程;自我更新的生长,注定会迎来一个明媚的春天。

对生活的认识改变了,心量放开了,工作的状态、事业的态度随之在变。从前做教研员,我只把眼睛盯在课堂上,认为做好参赛选手参加全国大赛,是我值得骄傲和自豪的。现在我认为,若把眼光盯在40分钟上,只能获得一节课的教学效果,而只有把眼光放在一生的发展上,才能明白小学的使命是为聪慧与高尚的一生奠基。小学阶段,由无数的课堂组成,站在课程构建的视角上,远大于一节课的收获。

做教研员的时候,我的眼光盯着语文学科,关注着语文知识与能力的达成。如今我认为,当眼中只有学科的时候,你看到的只是语文知识;当眼中是整个孩子的生命时,你看到的就是整个世界。语文教学要走向语文教育!

做教研员的时候,我尤其注重教学设计,也注重课堂的生成,那是教师引导学生“请跟我来”的过程中,牵引的生长。如今,我尤其注重课堂的生成、儿童的生长。课堂上,儿童站在正中央! 当我迷茫的时候,我就倾听儿童的声音;儿童与我同行的地方,总是离目标很近。

而这些观念的变化,直接改变着我的课堂:生态的、绿色的、生长的课堂,不仅有语言的生长,还有情感与思维的同生共长!

“老树长新芽,枯木又开花……”时间哪里去了?回眸,生命是一条长河,时间是其中的浪花。任何在生命上游中的经历都会在中游、下游以不同方式沉淀下来。

漫漫追寻,我是密密的语林中,一棵生长的树!

(责任编辑 郝 波)

猜你喜欢

教研员语文老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下)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上)
老师,节日快乐!
为教研员“下水”击掌叫好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